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障现象一辆2004年2月份出厂的奔驰S600轿车,累计行驶了约26万km,仪表盘上的ABC故障灯常亮。故障诊断ABC(Active Body Control)为主动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该系统是先进的主动悬架系统。ABC系统由前车身高度传感器、后车身高度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  相似文献   

2.
王囤 《汽车电器》1996,(5):8-10
介绍了电控主动悬架系统中应用的光电式车高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这两种传感器分别向电子控制器(ECU)传递了车身高度和汽车转向角度,转向速度及转向方向的信息,由ECR再综合其它传感器的信息,对悬架系统的特性进行调节,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工况对悬特性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自适应阻尼控制悬架系统(ADS,Adjuster Damping Control Sus-pension System)是一种新型电子控制悬架系统,奔驰轿车即装用了这种悬架控制系统。自适应阻尼控制悬架系统将加速传感器、转角传感器、车身  相似文献   

4.
7自由度主动悬架整车模型最优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七自由度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根据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主动悬架线性二次型(LQR)控制器,并构建了实现该控制策略的主动悬架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对主动悬架进行最优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车身侧倾角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半主动悬架较被动悬架,在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方面均有较大提高,同时与主动悬架相比具有性价比高、耗能小等优点,所以半主动悬架成为近年来汽车底盘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车辆4自由度1/2半主动悬架模型,提出了模糊PID混合控制算法,并基于该算法对半主动悬架进行控制,且对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时滞问题做了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混合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在车身加速度、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前后悬架动挠度、前后轮胎动载荷、前后簧载质量加速度等在时域和频域中均有所改善,且一定量的时滞对该算法亦影响较小。这对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的研究和半主动悬架的开发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汽车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阶跃函数和模拟路面为输入,对汽车1/4主动悬架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并与被动悬架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控制的主动悬架,汽车车身加速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凌志LS400电控半主动悬架的功能与故障自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悬架质量的汽车之振动能否控制在最低水平,主要取决于悬架的减振特性。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是根据悬架的位移,汽车的速度、转向、制动等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由电脑进行运算处理后控制电磁式执行元件,实施悬架的刚度与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从而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空气悬架系统经历了钢板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被动空气悬架、电控空气悬架等多种形式的变化。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是一种全主动悬架,悬架的刚度、阻尼特性和车身高度能根据汽车的行驶条件进行智能调节。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
在悬架可靠性试验中,通过在其硬点位置安装力传感器,有效控制悬架硬点受力情况,使得悬架系统在台架试验中的受力状态更加真实和全面。该方法对于尚无白车身作为约束系统的悬架可靠性试验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罗新闻 《汽车维修》2003,(11):14-16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是根据车辆的运动状况和路面状况主动作出反应,以抑制车身的振动和摆动,使悬架始终处于最佳的减振状态.目前,大多数高档轿车都采用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相似文献   

11.
1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初始化方法对于配置了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的奥迪A8轿车,对该系统初始化也就是校准车身高度传感器。当更换了任何一个车身高度传感器或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控制单元,都必须进行系统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VAS505x来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地址码为34-自适应空气悬架);(2)测量每个车轮从车轮中心到轮罩下边缘的高度值;(3)在VAS505x上选择功能10-自适应;(4)将测得的数值逐个输入到控制单元内。  相似文献   

12.
设计一种基于汽车运动-模态的液压互联悬架模糊切换控制策略,利用主要汽车运动模态能量作为实时控制目标实现能量的均衡分配。首先建立汽车悬架动力学模型,然后设计运动-模态识别方法以及切换控制策略,针对汽车车身垂向、车身俯仰以及车身模态设计3个不同的模糊控制器,建立整车仿真平台以及在四通道悬架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分别验证该主动悬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此新型的主动互联悬架可以有效降低俯仰运动以及侧倾运动,从而起到防侧翻的效果,悬架操纵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了汽车转向与悬架系统的综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一种具有扩展的调节器结构LQG控制方法,设计了 主动悬架控制器,实现对车身横摆角速度、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侧倾角和俯仰角的集成控制,从而显著提高汽车的 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用AMESim软件建立了1/4车体二自由度的主动悬架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设计了模糊控制的主动悬架.利用AMESim和MATLAB进行了联合仿真。并与基于传统数学模型的主动悬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车身加速度仿真曲线形状基本上是一致的,与被动悬架相比降低了垂直加速度,有效提高了乘车舒适性,控制策略是可行的。随着被控制对象的复杂化,动力学方程的建立越来越困难,这种联合仿真技术开创了一条效果很好而又不复杂的仿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通用别克新君越车采用连续可变阻尼式(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简称CDC)电子悬架系统,属于半主动式悬架系统(Semi-active Damping System,简称SADS),其目的是改善颠簸路面条件下的减振阻尼状态,适时持续地使每个车轮的阻尼力得到最优调节,减少车身摆动、倾斜和垂直运动,增强驾驶舒适性和动态稳定性。1电子悬架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该车电子悬架系统主要由CDC悬架控制单元、3个车身垂直加速度传感器、2个车轮垂直加速度传感  相似文献   

16.
文中提出了联合线性和模糊逻辑控制的4自由度汽车主动悬架。该主动悬架以线性控制为主,模糊逻辑控制为辅,前者以车身加速度作为控制量,后者以车身的垂直速度与俯仰速度的线性组合和车身位移作为模糊控制规则的输入变量。最后用Simulink进行仿真,并把所得结果与被动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该系统对提高汽车的平顺性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主动悬架集成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提出的主动悬架的集成优化方法是以主动悬架的结构参数与LQG控制器为优化对象,以主动悬架系统输出的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位移、轮胎动位移和主动控制力的加权和为优化性能指标。同时提出了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它利用梯度算法每次迭代得到的结果来改进遗传算法的群体,而用遗传算法的最优个体与梯度算法的迭代解相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优点作为梯度算法下一步迭代的初始点。运用该混合遗传算法进行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优化控制能有效地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李婷 《汽车运用》2014,(5):43-44
双向筒式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在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双向筒式减振器。双向筒式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汽车车轮移近车身,减振器受压缩,此时减振器内活塞向下移动,活塞下腔室的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油液经流通阀流到活塞上面的腔室(上腔),上腔被活塞杆占去了一部分空间,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积小于下腔减小的容积,一部分油液便推开压缩阀,流回贮油缸。这些阀对油的节约形成悬架受压缩运动的阻尼力。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车轮相当于远离车身,减振器受拉伸。这时减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上腔油压升高,流通阀关闭,上腔内的油液推开伸张阀流入下腔。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自上腔流来的油液不足以充满下腔增加的容积,这使下腔产生一真空度,这时贮油缸中的油液推开补偿阀流进下腔进行补充。由于这些阀的节流作用,对悬架在伸张运动时起到阻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主动悬架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协调控制的联合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主动悬架系统的整车模型,采用LQG控制算法,以路面不平度和车身侧倾力矩同时作为车辆系统干扰信号,计算出汽车转向操作下的主动悬架最优控制力.在A级和C级路面上分别对转向盘单周正弦输入和阶跃输入工况进行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协调控制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所提出的主动悬架协调控制策略能在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同时,不影响平顺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液压主动悬架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成  朱善安 《汽车工程》2004,26(6):691-695
以车身垂直加速度和悬架动行程为控制目标,同时引入非线性高通滤波器和非线性低通滤波器,基于逆向递推(Backstepping)技术,并考虑液压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主动悬架的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激励信号作用下,都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