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健 《中国水运》2014,(6):32-33
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港口的发展,以及港口航道的疏导能力。文中总结了影响港口航道通航能力的几点因素,基于排队论理论,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了计算,并介绍了建立仿真模型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合理设计和规划航道通过能力,有助于提高港口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总结影响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确定性数学分析方法、基于排队论的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和仿真模型。给出各种方法的研究思路和优缺点,其中数学分析的方法侧重静态分析,而仿真分析的方法侧重动态分析,且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估东营港规划航道与港区的匹配程度,综合考虑船舶的航行安全及航道的服务水平因素,以排队论为基础,构建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并提出代表船型的选取方法,计算得到可通过代表船型数量和货运量,最终得到东营港规划航道的通过能力。计算结果与东营港规划中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沿海双向航道通过能力计算精度,考虑风、流,以及驾驶员人因分析等多因素,引入停船视距、排队论等理论,构建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利用停船视距优化藤井船舶领域模型,精确计算航道交通容量;根据交通容量计算结果,综合船舶到达规律、种类分布等特征,运用排队论模型求取航道通过能力。用典型双向航道和繁忙水域双向航道实例对比分析该模型与传统通过能力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与传统计算模型相比,在沿海双向航道环境中,该模型计算结果与航道实测数据更为贴近,误差小,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以港口服务水平为基准,提出了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定义方法和指标,即在港口正常生产作业状态下,达到指定的港口服务水平时,年通过航道的船舶载重吨总和即为该航道的通过能力.以沿海集装箱港区为例,运用系统仿真方法,计算不同港口服务水平下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沿海港口航道规划、设计以及实施航道扩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文博 《珠江水运》2024,(8):121-123
现有M/M/S排队论模型在用于计算港口锚位数量时采用的公式较为复杂。本文对基于排队论的港口锚位数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快速确定锚位数量的图表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中改进了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定义;提出了港口航道通过能力定义中代表船型的选取标准;给出了以船舶数量和货运量为指标的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分析了青岛港主航道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依托黄骅港航道工程,对由锚地、航道、泊位和天气、潮汐等有关因素所组成的港航系统的作业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港航系统组成要素的特点和各自的运行规则,建立了港航系统计算机仿真模型,对港航系统进行模拟试验,对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为港口航道规划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加丰富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沿海港口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带动下,沿海港口扩大建设规模,对于进出港航道的等级及航道的通航条件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合理设计和规划港口航道通过能力,有助于提高港口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就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构建理论数学模型,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港口航道通过能力进行模拟仿真,并最终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在满足东营港港口进出港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锚地建设,以排队论为基础,构建港口的排队论模型并对东营港进行泊位等级划分,使用Visual C++6.0开发计算程序,分别计算不同等级的最佳锚位数,得出东营港最佳锚位总数,分析表明该港现有锚位数不足,与理论相比缺少6个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