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提出BIM的本质是功能参数广泛集成的数字化模型,属于技术领域的信息化,纠正了当前BIM实践中将BIM混淆于全部信息化的倾向。结合美国公路领域的BIM应用经验,将BIM应用划分为模型应用与集成应用两个层次,并明确了BIM平台与其它平台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深中通道项目的信息化做出总体规划,明确了BIM+MIS并适当集成的结构,最后将深中通道协同工作平台规划为包含BIM模型在内的文档协同平台与工程数据为主的管理平台两部分。  相似文献   

2.
桥梁建设期存在的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已经制约桥梁建设的健康发展。建设期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桥梁建设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建设期BIM协同管理平台架构主要包括核心的数据层、模型层、交互层、功能模块层,业务功能涵盖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等。通过对平台架构以及应用展开研究,搭建基于BIM的桥梁建设期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桥梁建设期工程各方平台集成化高效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收费站日常营运数据的编辑、存储、查阅、管理、通报乃至业绩分析处理等业务,存在实时性弱、便捷性差和用户体验不良等问题,文章基于小程序设计实现了高速公路收费站数据维护管理平台。分析了系统需求,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框架和业务流程,描述了系统架构及开发模式。该系统以蒲掌收费站为试点,依托微信平台,实现了站内日常业务数据的分布式管理、查看和发布功能,且界面友好、性能稳定、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4.
桥梁维养系统是实现桥梁高效管养的重要技术手段,智能化运维已成为桥梁管养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桥梁数字化、智能化维养的关键技术之一。跨海桥梁由于其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及所处区域的特殊性,对桥梁维养工作的要求更高。面向跨海桥梁工程的维养需求,设计了跨海桥梁智能维养系统的总体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以及技术架构。其中,总体架构由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以及数据标准、数据安全构成;业务架构按照感知、认知、决策、行动的业务运转模式进行设计;应用架构以业务架构为基础,包括资产管理和业务在线两方面;基于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梳理了系统的数据逻辑链路,形成系统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是实现应用架构的技术方案,包含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分析处理以及可视化技术5个层级。实践证明,本研究设计的系统架构为港珠澳大桥智能维养系统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为其他同类型项目的维养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港珠澳大桥交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辨析一切影响工程的影响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了港珠澳大桥交通项目期到必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施工过程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它给施工行业带来了工作模式的创新及高效的管理手段。BIM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很多年的应用推广,取得了一些应用成果。但随着建设工程项目规模的日趋庞大、工程结构的日趋复杂、项目数据的日趋精细,单纯的BIM建模等运用已不能满足建设工程项目的需要,BIM协同管理平台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徐州城东大道综合管廊施工建造过程应用为背景,结合BIM技术的应用经验,阐述了其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以及BIM施工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目前大多数信息化管理平台兼容性及扩展性不强、功能单一,满足不了当前工程管理需求的问题,从高质量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架构、兼容性强的数据采集、扩展性强的分布式存储3个方面进行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采用分布式HBase列存储数据库和高性能Spark内存计算引擎,创建行业Hadoop集群生态架构,设计一种多协议、多通道且兼容性强的数据采集系统,为隧道掘进机大数据平台的采集、存储、搭建等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集智能监测、综合分析、协同管理、大数据应用功能于一体的隧道掘进机工程大数据管理平台,从管理和技术层面为类似的大数据平台设计开发提供参考,提升隧道掘进机施工效率,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发平台被运用到工程中,但一般都只是运用到工程的某一个阶段,没有贯穿BIM整个生命周期。该文以BIM全生命周期为核心,覆盖公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个阶段,能够促进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共享传递。初步提出BIM全生命周期意义的公路工程协同管理平台思想,从阶段构架、功能架构和系统架构3个方面详细阐述公路工程协同管理平台,为平台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标准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9.
北横通道新建工程是上海市2015年BIM应用试点项目之一,也是上海市首个全线全覆盖应用BIM技术的特大型城市道路工程。基于北横通道新建工程特点,编制涵盖道路、桥梁、隧道、下立交多工程类型的BIM交付标准和行为标准;结合北横通道新建工程特点,立足技术创新,进行设计方案比选、虚拟建设、工程漫游、施工工艺模拟等BIM应用,并研发了"特大型城市道路工程基于BIM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平台"。其研究成果将提高北横通道新建工程建设效率,提高管理水平,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10.
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工程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等特点,传统运维工作尚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精度差和外海作业安全风险较大等瓶颈性问题。为了实现港珠澳大桥的安全、可靠、高效运维,总结出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存在服役状态感知能力低、监测信息利用率低、交通风险主动管控效率低、运维管理信息化和养护决策智能化程度低等四大共性难题,梳理了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的关键技术,提炼出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的9项工程建设内容:基于5G的跨海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物联网,基于北斗的毫米级变形监测及封闭空间定位系统,水下结构智能监测平台与大数据融合处理系统,基于无人机集控的巡查、检测、应急一体化系统,基于巡检机器人的跨海桥隧抵近检测与维养系统,跨海集群设施服役环境数字化与运行状态监测评估系统,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跨海集群设施数字化维养管理系统,全时交通安全运行与快速应急处置智能系统,跨海集群设施运维一体化管控平台。此外,还提出了包括设备感知层、通信层、基础资源层、数据支撑层、业务支撑层、智慧应用层、用户交互层等的总体技术架构。最后,总结了港珠澳大桥智能运维的主要技术特色。港珠澳大桥的智能运维工作、成果、经验可为其他跨海交通基础设施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二维设计方法和传统的施工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项目建设科学性、合理性需求的问题,本文以实际边坡工程项目为例,将无人机航测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探索了BIM技术在边坡三维建模中的技术路线。基于欧特克BIM平台的Civil 3D建模软件,通过无人机航测的地形曲面数据和克里金插值法补充后的钻孔数据,实现了边坡三维模型的建立,为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圣光集团公司的要求,笔者为该集团公司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业务平台,包含的功能模块有:集团公司产品展示、进销存系统、销售客户下订单、集团子公司间协同办公、业务查询、业务数据统计、用户及系统权限管理等。该电子商务平台能够使集团公司开发的新产品更好的被代理商和客户了解,提高产品知名度,提升新产品销售率;使集团各组织部门办公协作更加便捷;使联盟客户订购产品更加方便、效率;使联盟客户之间实现数据的共享,对数据进行挖掘和统计;使业务数据统计更加详细准确,便于公司科学运营管理,利于公司高层决策分析;使电子商务平台产品化,商业化,从而给公司带来效益。  相似文献   

13.
周家嘴路越江隧道是2014年上海市首批四个BIM应用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全寿命期采用BIM技术的隧道工程项目。基于隧道工程特点,编制国内首个越江隧道BIM交付标准和行为标准,研究其管片自动化建模技术,进行碰撞检测、总体筹划、管线搬迁、交通组织和施工方案模拟等BIM应用,并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全寿命期协同管理平台"。其研究成果将提高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设效率、减少失误、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14.
CATIA凭借其优秀的曲面造型能力,广泛应用于市政行业,但其本身并不具备地质建模能力,相关应用也相对较少.现针对地质数据传递困难、地层建立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CATIA进行地质BIM模型建模方法研究.采用DACE工具箱的克里金模型拟合地质界面数据,结合CATIA软件优秀的曲面造型能力建立地形实体和地质界面,最终提供一种适用性高的地质BIM模型创建方法.结合3DE平台和CATIA的协同设计功能,保证了地质数据的有效传递,增强勘察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工作协同,较好地解决了岩土相关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重庆某高速公路桥梁,对其养护综合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对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包括施工信息精细算量、协同管理、施工优化等,为大桥施工提供技术保障。以建设和养护一体化信息管理为目标,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桥梁施工阶段信息管理平台,包括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模块、工程进度可视化协同管理模块、安全信息化协同管理模块,从而实现对项目质量、进度、安全多方面信息管控。使用手机APP实现各种信息的录入。将BIM成果转化为养护数据,并在桥梁管理系统中输入养护数据,得到管养决策信息的管养报告,方便管理者对标注进行审核、利用,更新并修正BIM模型的信息,使工程工作效率、养护质量、科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庞敏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3):152-155
描述了一个基于Microsoft.Net平台和Smart Client架构的高速公路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用Web Service解决已有系统的数据层集成和业务逻辑的封装,同时,通过Smart Client为用户提供一个部署方便、管理集中,响应速度快、界面丰富和能脱网使用的应用程序,使整个系统更加实用和可靠.  相似文献   

17.
王正  王建生  韩涛  方周  张阳 《路基工程》2022,(6):141-145
道路的施工建设过程是一个数据容量庞大,数据特征冗杂、信息传递与交互过程复杂的施工活动,传统的施工数据存储、管理与分析依赖于纸质文件和部分电子文件,存在数据利用率不高、数据特征难以挖掘、数据价值难以体现等局限,难以有效地为施工质量把控与运营阶段的数据信息移交提供支撑与服务。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路基路面压实检测数据集成与可视化框架,通过BIM平台与数据库实现在信息模型中集成施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数据可视化,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应用与验证。研究表明:框架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基于BIM技术的道路施工精细化建设与管理提供思路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戈普塔  张筱筱  李强 《公路》2021,66(12):239-245
在研究众多公路工程BIM实施方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BIM建模至交付过程中存在设计协同、各专业间数据逻辑关联、成果质量、统一交付等多个难点,及这些难点导致的BIM建模不规范、过程不协同、交付不一致等技术问题;总结传统公路工程BIM交付中成果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公路工程BIM工作空间模式管理BIM交付的新概念;以机荷高速公路立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制定基于工作空间的BIM协同设计流程,建立项目级协同设计环境;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数据管理;规范了BIM设计协同工作模式,为全生命周期BIM应用、智慧交通应用等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同类工程BIM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COM组件与设计模式的角度研究了财务管理系统架构用户可定制性和财务管理系统模块用户可定制性,不受盐城师范学院财务管理系统的具体需求的约束,教职工基本数据可以由系统管理员随意定义,所有报表结构可以动态定义,保证所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维护性;客户端表示层由FORM窗体组成,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由COM组件构成,便于维护、升级和实现分布式应用;由系统管理员定义多级角色,再根据用户业务需要,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角色,保证系统了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李志军  赵康林 《隧道建设》2013,33(9):757-767
目前工程施工企业大多已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生产,而沿用的人工单机办公信息管理模式过程繁琐、数据规范性差,直观性和即时性不足,已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初步探讨了该系统的研发应用情况,对该系统的研发背景、具体功能、平台架构、实现原理及思路、前景及价值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施工企业生产信息三维管理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基于日常工程生产进度数据生成直观、动态的3D工程模型来及时展示工程项目生产相关信息。通过该系统在北京地铁六号线、仁赤高速公路项目及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的试运行、实践应用,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资源,总体适用于一般施工企业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