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猎德大桥索塔日照温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广州猎德大桥是一座自锚式独塔两跨悬索桥,索塔为贝壳状混凝土结构。处于外界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由于受日照、气温变化等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引起非线性的温度分布,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结合猎德大桥的地理位置、方位、气候条件等因素,以热传导理论对索塔的日照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温度应力进行计算,为索塔提供相关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结构影响较大的是混凝土结构内的最高温度、内外温差及降温速率。通过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梁混凝土浇筑养护期间的温度实测及应力分析得知,结构内的最高温度是由初始浇筑温度与水化热温升共同决定的,而初始浇筑温度又是水化热反应的起始温度;内外温差包括结构中心与表面的温差及结构与外界环境的温差;降温包括结构自身因放热量小于散热量出现的内部自然降温或人工冷却降温和因拆模或养护不当遭受外界寒潮引起的表面温度骤降。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支架现浇箱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横向裂缝,利用空间实体有限元软件对可能导致裂缝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别对支架沉降、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水化降温的效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分批浇筑的收缩差和后浇混凝土水化降温效应是导致背景桥梁出现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在此类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分批浇筑混凝土的收缩差,同时需要对后浇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浇筑时间进行控制,降低混凝土降温收缩产生的约束应力,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通过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根据工程和现场环境的在特点,准确地模拟了实心和箱型两种抗滑桩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变化状况,并考虑了与空气的对流及与锚固地基土的热传递等各种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因素,通过对两种结构抗滑桩里表温差、温度峰值、温度峰值、拉压应力和容许应力出现时间的影响分析,认为箱型抗滑桩具有散热表面较大,温差较小,在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均小于实心结构抗滑桩,其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温度应力引起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开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析了温度对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的影响及产生温度应力的原因,认为温度梯度曲线选择不当和对混凝土水化热与收缩产生的残余应力重视不够是温度应力引起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苏通大桥辅桥箱梁节段水化热效应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是使其表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三维瞬态温度场理论,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苏通大桥连续刚构墩顶现浇块的水化热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箱梁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使底板内外表面受拉,混凝土内部受压,这样的温度应力是自平衡的。水化热效应引起的早期温度应力是不容忽视的,提出了控制水化热温度及温度应力的合理建议,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强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时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在混凝土中心位置形成一个高温带导致内外温差较大,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研究在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鄱阳湖大桥为工程背景,现场测试了П型主梁浇筑过程中的大量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了П型梁顶板混凝土对外界气温敏感,水化热对其影响较小;梁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由于水泥水化作用,不仅会在结构内部产生较高的温度,而且容易使混凝土表面与中心产生较大的温差,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  相似文献   

8.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受水化热、外界环境温度、内部约束条件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开裂现象。为避免该情况出现,小安溪大桥承台施工时,采取了多项必要的降温控制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施工中所采用措施是必需和有效的,可为同类施工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温度应力而导致的混凝土开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水化热产生的裂缝尤其是贯穿结构内部的裂缝对结构的承载力、防水能力,以及耐久性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应用有限元仿真进行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常见的方法之一。文中用MIDAS/CIVIL 2012有限元分析软件对8号主塔承台进行水化热的计算分析,通过对不布设冷水管和布设冷水管的工况进行计算,得到承台内部对应位置的温度均大幅度降低,同时布设冷水管后承台内不利节点的应力也有大幅度的降低,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0.
大体积混凝土桥墩结构在工程中运用广泛,常常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因混凝土水化热导致的温度裂缝。杭州九堡大桥地处钱塘江,受周期性钱江潮倒灌影响,桥墩所处水环境属于盐/淡水交汇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强烈,因此对桥墩结构的耐久性和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裂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针对九堡大桥桥墩结构设计,计算分析了几种施工条件下的水化热效应,并对不利施工条件下的抗裂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了满足创新结构系统的设计要求,混凝土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富含胶结材料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关于水化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借助匹配养护技术对水化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变化对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化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力学、材料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根据构件形状以及配料设计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温度。  相似文献   

12.
不同降温速率下两种应力吸收层对复合式路面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在水泥混凝土基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修筑的复合式路面,可以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点,集两种路面结构的优点。但根据美国俄亥俄州交通厅对已建成CC-AC复合式路面的复合式病害调查结果显示,复合式路面易产生的病害为反射裂缝。国外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应力吸收层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三维模型,分别采用ISAC应力吸收层及低模量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两种应力吸收层,对不同初始温度复合式路面在不同降温速度下产生的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低模量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在防止放射裂缝方面要优于ISAC应力吸收层。  相似文献   

13.
在杭州客运中心站地下室工程施工中,大体积砼裂缝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由于大体积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较大,由外荷载引起裂缝的可能性很小,但由于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的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这将成为大体积砼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强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时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在混凝土中心位置形成一个高温带导致内外温差较大,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研究在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鄱阳湖大桥为工程背景,现场测试了Π型主梁浇筑过程中的大量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了Π型梁顶板混凝土对外界气温敏感,水化热对其影响较小;梁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由于水泥水化作用,不仅会在结构内部产生较高的温度,而且容易使混凝土表面与中心产生较大的温差,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温控措施,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  相似文献   

15.
T型梁桥腹板竖向裂缝是该类桥梁的典型病害,温度效应是引起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工况下T型梁桥的温度效应,选取梁体浇筑水化热、桥面沥青摊铺、日照温差3种工况,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进行实体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混凝土时变效应时,T梁浇筑过程中水化热效应对结构影响较小; T型梁桥桥面沥青摊铺过程对T梁结构影响较大,T梁腹板由于沥青摊铺过程产生的温度梯度而产生较大的拉应力,约4h时温度应力达到峰值,可达3. 8MPa,其量值不可忽视,应在设计验算过程中予以考虑;在日照正温差作用下,T梁腹板将产生较大拉应力,对腹板受力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四渡河特大桥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了为有效地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化热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所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问题,采用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分析程序包",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并根据计算结果,制定锚体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标准和相应的温控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延长结构寿命。  相似文献   

17.
兰州深安黄河大桥主墩采用V型墩.V型墩构造复杂且局部混凝土几何尺寸较大,应进行水化热分析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温度裂缝.水化热分析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先对V型墩结构进行热分析,然后将热分析得到的温度场作为体荷载施加到结构单元的节点上进行热一结构耦合场分析,最终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水化热分析结果可指导V型墩施工方案的实施,并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易引发运东船闸闸首输水廊道出现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建立结构仿真计算模型,进行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对廊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应力和强度发展过程进行定量计算分析。根据最大温度应力荷载和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在混凝土中部进行定量化防裂钢筋的配置设计,起到了较好的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种带系梁的混凝土V形墩施工前期温度应力可能导致系梁开裂的的问题,采用空间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分别建立系梁分次浇筑及一次浇筑数值模型,根据施工步骤及主要工况分析V形墩系梁温度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规律,研究徐变收缩与温度耦合作用的效应。研究表明,两种施工方案中,温度及应力仅在合龙段区域差异较大,分次浇筑时,两侧已浇筑的混凝土限制了合龙段的变形,合龙段的拉应力明显增长;徐变收缩与水化热的温度效应是相互影响的,浇筑早期的徐变收缩作用在可以降低水化热产生的拉应力,且温度越高其作用越明显;分次浇筑可减少后期收缩作用在系梁中产生的拉应力。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桥梁在太阳辐射作用之下所诱发的温度差异应力主要包括自我约束应力以及次应力这两个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桥梁出现结构裂缝,不利于桥梁自身的稳定、安全运行。针对此情况,分析桥梁结构日照温差二次力以及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与要点,望能够进一步在工程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