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针对真空预压地基边缘处理效果,结合温州永强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地基处理,在改扩建工程所在场区选出两块试验区Z1和Z2,Z1区周边打设淤泥搅拌桩密封墙,Z2区周边采用不打设密封墙。全程监测两块试验区边缘区域地基土层在真空预压处理过程中膜下真空度、地表沉降、深层位移的数据。在边缘区域地基真空预压处理前后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土体强度,并比较两块试验区边缘区域固结度与十字板剪切强度,分析两块试验区边缘区域地基预压效果的优劣。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可以表明:周边打设密封墙的Z1区边缘区域地基的真空预压效果明显优于不打设密封墙的Z2区边缘区域。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吹填软土地基真空预压施工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广州港南沙港区吹填陆域工程采用真空预压技术处理软基的现场施工工艺试验研究成果。通过吹填淤泥的表面处理措施以及淤泥搅拌桩密封墙施工等,满足了施工机械和人员进场,以及保证真空度的有效传递等方面的要求,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特殊条件下的真空预压密封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实例,针对在局部有抛石地段的软土采取真空预压方法加固时传统的挖密封沟和施打淤泥搅拌墙技术存在相当大困难的情况,提出了在有抛石地段采取高压旋喷桩密封技术。实测结果表明,采取该技术密封效果良好,真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与堆载方案相比,采取本技术经济效益良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大面积软土地基加固真空预压施工,结合福州某造船厂软基处理工程特点,介绍了主要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提出了厚砂层中搅拌密封墙施工方案与大面积真空预压施工共用密封墙防裂措施。实践证明,真空预压法能有效加固表层为厚砂层的淤泥质软土地基,且具有工期短、施工安全、成本低等特点,值得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吹填陆域真空预压密封墙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大面积软基处理真空预压施工,提出搅拌桩密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工艺试验提出双排长短桩搅拌墙密封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面积真空预压共用密封墙双向抗渗沉陷开裂及周边密封的持久有效性等技术难题。通过实例分析证明共用密封墙处理技术是成功的,对今后大面积真空预压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具有造价经济、节约工期、施工便利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要求场地密封良好,通常在真空预压边界处设置黏土密封墙来确保真空预压区域内部的密封性,但黏土密封墙存在工序复杂、可靠性难以保证、工期较长、对后续掩埋密封膜工序衔接要求高等缺点。我国沿海某港口工程在真空预压软基处理过程中,在无相关规范可循、无类似工程实例可供参考的情况下,通过探索将垂直塑料膜密封墙工艺应用到该工程的真空预压边界密封措施中。该工艺克服了上述黏土密封墙的诸多缺点,经加固后检测软基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孟加拉国某港口工程真空预压加固中遇到的透水性较差的黏土层和透水性较好的砂土层反复交互出现,可能存在边界透水透气、地基固结规律复杂难以预测、地基加固效果难以预测等问题。依托工程的试验区块及典型施工区块,研究黏土搅拌桩的密封墙密封效果、透水层对固结速度理论计算的影响、复杂互层场地加固后的物理力学特性改变等。主要采用试验检测和试验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表层沉降-时程曲线、孔隙水压力消散曲线、加固前后的SPT指标、压缩性指标等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黏土密封墙在粉砂地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透水性砂层的存在对于实际场地固结的影响远小于理论或者理想边界条件下的试验,真空预压对于复杂互层地基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等。对于在复杂互层地基上的真空预压法加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勇  桑登峰 《水运工程》2018,(2):175-180
针对潮间带地区因大水力梯度交替变化的影响导致地基真空预压施工加固效果较差的问题,对塑料排水板打设、侧向密封系统及抽真空系统施工等方面的技术工艺优化进行研究。采用施工全过程监控方法进行验证,得出大潮差条件下开展真空预压施工的积极结果。结论显示,调整水平排水系统的滤管间距、增设双排淤泥搅拌桩作为侧向密封墙和调整真空泵布设方式等,能有效提升潮间带地区真空预压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9.
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真空预压治理深圳河二期工程现场试验,分析了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不同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可减少土体向加固区内的侧向位移,降低真空预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格栅型水泥搅拌桩墙的防护效果明显好于采用两排紧密布设水泥搅拌桩墙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富 《水运工程》2020,(8):172-177
真空预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针对增压法真空预压、加热法真空预压两种新工艺,结合现场试验及工程实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增压法真空预压在地基内充入高压气体不能改变土体的饱和状态,同时高压气体会降低真空预压的真空度并可能阻碍真空度沿塑料排水板向深层传递;增压法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工程施工前应做好试施工验证其加固效果;加热法真空预压法通过升高土体温度提高渗透系数、缩短固结时间,同时增大固结沉降量,尤其适用于低渗透性的软黏土或淤泥;针对加热法真空预压现场应用难题提出了新型加热型塑料排水板和闷晒式太阳能加热循环水等改进方法,分别较好地解决了加热塑料排水板的制作加工、加热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缅甸某真空预压工程为依托,研究了真空预压等地基处理方法对缅甸软黏土层的加固效果。在真空预压前后,分别对各个钻孔的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以及现场的标准贯入试验,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深度和效果。得出以下结论:真空预压对缅甸软黏土有较强的加固效果,含水率、孔隙比、压缩系数变小,内聚力、内摩擦角、压缩模量、标贯击数变大,加固深度最大可达到地表以下19 m左右;而在加固深度范围内,其加固的效果随着深度的增大而不断衰减;真空预压对软黏土层加固,其含水率与孔隙比降低了10%~15%左右,压缩模量提高了15%~40%左右,标贯击数提高了50%~60%左右;另外,软黏土层中的淤泥质黏土层经过加固后定名变化为黏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力  张哲 《水运工程》2019,(S2):133-137
在滨州港直排式真空预压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并通过深层真空预压前后的土工试验,分析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十字板强度变化,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位下降情况与地表沉降情况在真空预压期间相关性极高;不同土质在排水板打设后短时间内,孔压消散值会出现增加和减小两种情况;对于渗透性较弱的淤泥质黏土、黏土层等,短时间内膜下真空度的变化对其孔压基本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立超长桩和土体共同作用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预压排水固结法研究软土地基预压后超长桩的承载特性,分析地基土固结沉降、桩身侧摩阻力、桩顶位移-荷载曲线和桩身轴力的变化规律。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对预压时间和预压荷载以及不同土质的预压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单桩与群桩对预压效果的敏感度,并分析固结度对超长桩承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压能较好地改善地基、提高超长群桩的承载能力。增大预压荷载,可增大土体的固结沉降和桩身侧摩阻力;延长预压时间,可提高桩身侧摩阻力,减小桩顶沉降和桩身轴力;预压对群桩的影响好于单桩;固结度越大,超长群桩承载性能越好;对于粉质黏土、黏土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当预压时间分别达到90 d及180 d时,地基固结基本完成,预压不再改变土的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现行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时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首先分析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然后开展不同含水率下新近吹填淤泥的室内真空固结足尺单井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近吹填淤泥主要由较细颗粒物质和极细颗粒物质组成,其中黏粒含量(黏粒+胶粒)和强亲水矿物含量(伊利石+蒙脱石)均较高;孔隙特征主要以孤立孔隙和粒间孔隙为主;含水率基本在100%以上、均大于1.5倍的液限,孔隙比均大于2.5,塑性指数基本在20以上,液性指数基本大于2.0。2)新近吹填淤泥采用现行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时,膜下真空度损失程度可高达20%以上;真空度从排水板向周围土体中传递时的径向损失程度严重,真空压力的径向作用范围仅局限于直径约为40 cm的土柱范围内:土柱范围内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不超过35 kPa;土体的有效加固深度和强度增长幅度均较小。这两方面是新近吹填淤泥采用现行真空预压技术进行处理时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结合新近吹填淤泥的工程特性研发出一种新型加固技术或对现行真空预压技术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粘土密封墙的设计、施工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收集整理已完工的采用粘土密封墙技术进行真空预压加固的工程资料,并对其中5项典型工程的粘土密封墙施工进行分析,提出了粘土密封墙的探摸深度、粘土掺人量、掺人粘土的质量、渗透系数等主要的施工质量控制参数,对今后粘土密封墙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真空预压施工中由于侧向密封系统密封性能差,导致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提出采用单排粘土密封墙结合人工插塑的侧向密封技术。通过与传统的双排粘土密封墙的密封效果的现场试验对比,表明该技术施工工艺简便,密封效果良好,施工成本较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大面积真空预压边界密封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建文 《水运工程》2012,(3):129-132
采用真空预压法对新吹填土及软弱地基进行加固时,边界密封通常采用密封沟的处理方法。但是,对于存在透水、透气的土层,边界密封仅采用密封沟方法不仅不经济,而且也不能达到加固效果。结合大面积真空预压地基处理工程中土层透气、工程造价、工期等实际情况,介绍区间采用密封沟与区域采用黏土密封墙相结合的边界密封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加固效果良好,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真空预压施工中由于侧向密封系统密封性能差,导致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提出采用单排粘土密封墙结合人工插膜的侧向密封技术。通过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施工工艺简便,密封效果良好,施工成本较低,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真空预压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已经在围海造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结合连云港新近吹填淤泥工程,提出浅层3~5 m范围为真空预压处理的重点部位,流动状淤泥抽真空3个月后进入临界状态,继续抽真空效果不显著;进而提出从土体非饱和带角度出发,采用注气法将此时的流塑或软塑淤泥处理成为浅层具备非饱和带的淤泥质黏土。与普通软基处理方法对比后,发现采用注气法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近吹填淤泥采用二次处理技术加固工期虽短但施工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一次性处理技术。从施工流程、技术参数、材料性能参数、施工要点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其中3项关键技术:新型大面积砂被工作垫层、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以及分级真空预压技术。基于依托工程对该技术的加固效果和直接施工成本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加固效果较佳、相对二次处理技术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