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州市中心城区罗江大桥全长387m,主桥采用120+140m非对称独塔斜拉桥,西岸引桥采用3×4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斜拉桥采用单索面形式,墩塔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箱五室箱梁,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柱+钢结构风帆装饰,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矩形柱。重点介绍了此桥的结构设计及静、动力分析结果,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澳门西湾大桥斜拉桥设计为1座双层交通的双塔四索面斜拉桥,主跨180 m,斜拉桥为双幅混凝土箱梁共用"M"形主塔、竖琴式稀索体系组合新桥型,介绍斜拉桥体系、梁、塔、索的设计及斜拉桥施工监控与荷载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3.
石湾特大桥是佛山市禅西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单索面、塔梁固结、墩塔分离的三跨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结构,跨径布置为90.5 m+150 m+90.5 m。介绍该桥塔梁结合体系的构造,主梁、主塔的设计,斜拉索的布置以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苏丹甘吉大桥(Sultanganj Bridge,见图1)全长3 160m,主桥为长576m的单索面矮塔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25+163+163+125)m,主梁采用单箱单室箱梁。引桥为双幅混凝土简支箱梁,标准跨长64m。该桥打破了印度桥梁工程的多项纪录。跨长达到163m,是目前印度跨径最长的矮塔斜拉桥。桥塔采用倒Y形塔,基础以上桥塔高度达到54m,桥面以上塔高24m,是目前印度最高的矮塔斜拉桥。  相似文献   

5.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跨江主桥为(3×48+96+828+280+100) m=1448m的等高塔不对称混合梁双塔斜拉桥,主塔设计采用花瓶型,采用国内外首创的梯度功能混凝土新型结构形式,即在普通混凝土结构层表面设置一层36cm厚的白色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塔柱施工采用钢丝网将结构层与功能层混凝土隔离,通过两套拌和、泵送及混凝土浇筑系统,采取分层、分步施工工艺,使梯度混凝土在斜拉桥主塔工程领域得以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6.
孟加拉卡拉夫里三桥主桥为(115+3×200+115)m四塔五跨预应力混凝土单索面部分斜拉桥,上部结构为横断面带斜撑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根据箱梁和斜撑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意图,采取了斜撑与箱梁节段整体浇注、斜撑钢筋骨架整体安装、斜撑预应力滞后1个节段施工、箱内预留封锚混凝土浇注通道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斜撑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富民桥主桥为折线形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跨径布置为(89+242+89)m,设计上采用了塔梁固结、梁墩分离的措施.简要介绍主梁、主塔及主墩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英德市北江三桥主桥跨径组合为160 m+160 m的独塔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采用墩、塔、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断面,主塔采用独柱式。文章重点介绍该斜拉桥的结构设计特点,并进行了整体分析和局部仿真分析,较为合理地解决了复杂结构的设计问题,可为其他同类桥梁设计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9.
都香高速金沙江大桥主桥采用跨径布置为(340+72+48+32)m的独塔斜拉桥。主梁采用钢-混混合梁,主跨为分离式双边箱的PK钢箱梁,边跨为整体式混凝土箱梁,钢-混结合面位于主跨距桥塔中心线12.4m处。桥塔采用钻石形混凝土结构,总高197.6m,其下布置整体式承台,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斜拉索按空间扇形双索面布置,每个空间索面设20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1 770MPa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束。塔上索距为2.0~4.0m;梁上索距在钢箱梁段为16m,在混凝土箱梁段为8m、4.5m两种。塔端采用预应力锚固,梁端采用钢锚箱锚固。该桥桥塔采用爬模法施工,钢梁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混凝土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  相似文献   

10.
本溪市跨线跨河独塔异性斜拉大桥主桥采用拱式独塔空间异型斜拉桥结构,跨径为(152+48+42)m,主梁由钢箱梁、钢混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3部分组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双箱双室截面,钢箱梁采用双室结构,内部设有"U"型加劲肋板;主塔采用矩形钢箱梁结构,外形为拱形,矢跨比3.12,与水平主梁呈75°夹角,共设22对双排斜拉索,由88根低松弛平行钢索按扇面布置。采用Midas Civil仿真计算了该桥运营时的应力、变形,计算表明该桥主梁、主塔和斜拉索等主要构件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该桥成功设计施工,为今后同类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天水市藉口镇藉河大桥主桥采用独塔双索面斜拉桥,边跨45 m+84 m,主跨155 m,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钻石形塔,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边纵梁,该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辅助墩及过渡墩处设置减隔震型抗震支座。阐述了该桥总体设计时在孔跨布置、主梁、主塔、斜拉索、基础等方面的尺寸确定。对高烈度地区独塔斜拉桥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2.
福鼎市八尺门大桥主桥为(33+67+200)m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塔柱高103.6m,桥塔呈"风帆"造型,采用混凝土结构,装饰塔采用混凝土和钢结构。为提高抗风性能,主梁采用流线型箱梁断面,主跨侧主梁采用钢梁,边跨侧主梁采用混凝土梁,混凝土箱梁和钢箱梁之间通过2m钢混结合段连接,边跨混凝土箱梁设置配重。斜拉索布置为扇形,采用s15.2mm环氧涂层钢绞线。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及ANSYS对该桥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静力、动力特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武穴长江公路大桥全长30.993km,跨江主桥采用主跨808m单侧混合梁斜拉桥,跨堤孔桥采用主跨100mPC连续箱梁,引桥采用30m预制T梁。跨江主桥桥跨布置为(80+290+808+75+75+75)m,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钢箱梁和同外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箱梁U肋与顶板焊接设计要求全熔透,斜拉索采用抗拉强度1 770 MPa高强锌铝合金镀层钢丝,索塔采用无下横梁钻石形混凝土塔,桩基采用3m直径钻孔灌注桩。  相似文献   

14.
吉水赣江二桥工程桥梁全长1310 m,主桥采用跨径为2×110 m的独塔斜拉桥,江中引桥采用40 m标准跨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箱梁桥,陆上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大箱梁桥。斜拉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双肋式主梁、双索面斜拉索,主塔上塔柱采用钢结构,下塔柱采用混凝土结构,中间设置钢混结合段。钢混结合段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形式,钢与混凝土间通过焊钉和开孔板连接件结合。为研究其受力性能,进行了缩尺比为1:3的模型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结合段受力合理。重点介绍该工程总体设计、科研试验及主塔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富民桥主桥为(89+242+89)m的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为独柱式折线形斜塔,箱形断面.主要介绍富民桥主塔的设计过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主塔的构造特点及结构计算情况.  相似文献   

16.
株洲湘江大桥是G60醴陵至娄底高速公路扩容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主桥采用(122+230+230+206+104)m四塔五跨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该桥采用刚构-连续体系,中塔采用塔梁墩固结,边塔采用塔梁固结、塔墩分离,以提高桥梁整体刚度并控制温度效应.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斜腹板单箱三室箱梁截面,悬臂长7m,通过设...  相似文献   

17.
廖维  汪溯 《中外公路》2006,26(5):40-42
湛江海湾大桥主桥斜拉桥全长840 m,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跨径组成为60 120 480 120 60 m,其中两侧60 m边跨为混凝土箱梁结构,480 m主跨及120 m边跨为钢箱梁结构。主塔呈火炬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55.11 m。该文主要介绍大桥48#主塔下塔柱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多塔部分斜拉桥有别于常规矮塔斜拉桥和多塔斜拉桥,需关注支撑体系、主塔外形和结构设计、主梁结构形式选择等问题。文中以九江八里湖大桥80.55m+2×132m+80.55m三塔戒指造型部分斜拉桥为例,通过对多塔体系的比较、主塔、主梁的受力分析,选择中塔固结、边塔活动的支撑体系,预应力混凝土主塔结构,等高度边箱主梁构造。  相似文献   

19.
付小烦  陈楚龙 《桥梁建设》2023,(S1):119-126
结合桥位处地形、地貌、河道走向等影响因素,在满足水文、规划等前提下,综合考虑结构受力、施工难度、工程造价、景观效果等因素,对矮塔斜拉桥及连续梁桥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终伊犁河三桥主桥采用(86+2×160+86) m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方案。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支点处梁高6.8 m,跨中处梁高3 m。桥塔采用“O”形钢结构塔,塔高51 m,塔与主梁采用带速度锁定器的摩擦摆支座连接。基础采用承台+?2.5 m钻孔灌注桩。鞍座采用SSI鞍座。斜拉索双索面布置,采用无粘结高强度镀锌钢绞线拉索。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主桥静力、稳定性及抗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受力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某城市景观桥梁为跨径100 m+87 m的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塔、梁、墩固结体系,主梁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双钢箱主肋断面,主塔采用H形混凝土塔,斜拉索采用平面扇形密索体系。原设计主梁采用悬臂拼装施工方案,施工后期根据实际条件将主梁变更为大节段支架施工,大大节省了施工周期。所介绍的主桥变更设计和结构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