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折射层析和高密度电法在隧道勘察中有着效率高、信息丰富、成本低、周期短、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此,简介了折射层析成像和高密度电法的原理,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折射层析法对冰山谷沟隧道工程地质联合探测。利用折射波探测下方地质体中的波速特征,利用电阻率法探测地质体的裂隙发育及电阻率特征。综合两种方法进行风化带的分层,判断地质体的完整性及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并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为后期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上鹤(上关—鹤庆)高速公路军马场隧道富水段为例,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富水隧道勘探中的应用,根据探测数据采用Surfer软件制作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在等值线图上根据视电阻率的变化特征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对该隧道富水段作出地质解释,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薛陶  陈泽  高斌  赵明喆 《路基工程》2019,(4):158-162
针对隧道施工风险,分析了轨道交通工程在黏土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面临的地质风险因素。通过高密度电法监测地层电阻率变化,将其与钻孔试验数据作分析对比,得到电阻率与天然含水率w、土体黏聚力c、内摩擦角φ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前方开挖面临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出采用高密度电法监测前方地层中电阻率,通过其与地层参数c,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进行风险预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工程勘察中。勘察成果多以二维断面图的形式提交,信息不够全面,现有三维技术又多以二维数据组合成的组合三维及测网形式的真三维。本文以某一段穿越岩溶发育区的高速公路为例,通过不同测线布置方式,获取二维和三维数据,基于反演后的二维数据组合成三维数据体,同时将采集的三维数据体直接反演,通过三维可视化软件成图,与实际钻探资料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针对秦沈客运专线不良地质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几何形态,积极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地震映像法等物探新技术,新方法。圈定了采空洞穴,岩溶等的位置,走向,为整治不质和后续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郭亮  华俊锋  连鸿胜  余红军 《公路》2021,(2):388-392
以长余高速公路K1097+100~K1097+860软土地基路段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地质钻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和PANDA2贯入触探试验等研究方法,对试验路段的地层分布、地基强度等进行详细勘察。研究数据表明,地质钻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和PANDA2贯入触探试验等研究方法所得的软土层分布结果基本一致,试验路段存在较厚的淤泥质软土层。该层土体含水率大,电阻率小,雷达波震荡强烈、振幅值较大,土体强度较小。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和PANDA2贯入触探试验作为勘探新技术,能够快速、有效、连续获得地下介质信息,均适用于我国东北寒冷地区的软土地基勘察,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下通道等地下隐形空洞在道路、隧道建设中存在重大隐患的实际问题。研究结合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某道路旁侧的地下通道进行探测。通过对同一测线上的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法数据处理分析,利用探地雷达和高密度反演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最终确定了道路旁侧地下通道的位置、埋深等。本研究为公路建设查明地下通道提供了较好的物探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灰岩分布区,进行高速公路施工时,查明不良地质体的分布,对公路的设计尤为重要。高密度电法是新的物探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找矿中;在灰岩分布区勘察第四系土洞、岩溶、断裂等,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坝陵河大桥基础工程施工岩溶地质探测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坝陵河大桥基础工程岩溶非常发育.针对东索塔、东锚碇基底及西锚洞工程岩溶发育情况,分别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和HSP声波反射法进行岩溶探测.实践表明,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效果较好,对工程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综合物探方法在某过江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岳  林朝旭  林孝城  黄佳坤 《隧道建设》2012,32(3):275-280,301
主要介绍了地震反射波、水域高密度电法和高频大地电磁测深物探方法在过江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水域工程的物探方法首选地震反射波,但在水较浅、水底介质较硬的地方,水底多次波很严重,下覆地层的有效信号弱,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在地震反射波方法失效的情况下,尝试采用水域高密度电法和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查构造低阻异常地质体,取得了一些测试成果,通过综合对比,相互佐证,提高了勘探成果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1.
大型工程的BIM模型应用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而施工场景与三维模型构建则是BIM应用的基础。已有的专业软件在进行结构三维建模上较为成熟,但是,对于三维场景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功能上尚表现出不足。文章选择BIM当下流行专用软件Revit2015进行结构建模,以面向对象思想为基础,以C#语言为工具开发平台,以SQL数据库为桥梁构件详细信息存储基础,在解决以Skyline为平台进行三维施工场景构建、fly制作及数据库读录等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工程BIM三维可视化解决方案,文章以内蒙古阿布亥沟大桥为工程依托,建立了高质量的三维桥梁BIM可视化模型,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应用表明:基于Skyline的BIM可视化建模方法并配合工程信息应用,可便于管理者管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对于全寿命周期的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隧道涌突泥处治需要查明灾害体的规模特征,采用地表与洞内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手段能够对不良地质体进行有效探测。文中以风番坡隧道涌突泥为例,通过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及TSP法探测相结合的方法,查明灾害体的主要分布特征,并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对探测成果进行验证及修正,确定灾害体的具体范围,指导了处治设计。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的勘察工作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快速准确地查明这些地质灾害的空间特征,对于指导地质灾害治理设计和施工尤为重要.贵州毕节地区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因坡脚开挖形成一些不稳定斜坡.文中结合工区实际情况,选择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钻探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地不稳定斜坡探测中的应用效果,最终通过与钻孔资料对比,验证了高密度电法在探测不稳定斜坡滑动面、含水性以及基岩起伏形态等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数值计算分析软件在建立复杂地质模型中人工简化过多、不直观等缺点,在研究曲面建模和体元建模的差别上,基于DIMINE软件建模平台,提出了使用DTM模型建立地表、线框模型建立地质体的三维地质可视化建模技术。在勘探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基础上,精确的建立了某矿区复杂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任意剖面切割,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参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靠、有效的,为复杂地质三维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成渝高速公路复线云雾山隧道勘察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针对云雾山隧道工程特点及所处地质环境条件,采用遥感判释、地面地质调查、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法(EH4)、电测深法、综合测井及钻探验证、井下彩色电视等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隧道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较为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随着我国交通建设发展,更多的复杂地质条件风险隧道需要修建,如何有效预测风险隧道的不良地质构造对防范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风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并将测试结果与实际开挖反馈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以电性差异为原理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构造,对含水构造的测试最为有效,测试深度为掌子面宽度一半;但依赖于半空间和测区横向长度。因此,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作为风险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彭辉  李元海  干昆蓉  杨毅 《隧道建设》2008,28(2):165-169
为实现大瑶山隧道地表及地层的三维可视化,重点研究了工程中常用的AutoCAD格式的原始图形文件到地质建模软件所需的高效格式转换方法;以地表等高线和隧道地质剖面原始AutoCAD格式数据为基础,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武广客运专线大瑶山隧道三维地表、地层和隧道模型。为今后隧道三维地层可视化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胡晓娟 《公路》2021,(3):19-22
研究高密度电法三维解译方法,为城市道路塌陷应急抢险及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社会经济效益.首先阐述了高密度电法探测地下空洞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某城市道路因地铁开挖而导致路面塌陷的案例,应用高密度电法三维解译方法,准确探测出道路塌陷区域地下空洞的分布位置及范围.探测结果表明,空洞分布范围覆盖了路中间绿化带地面塌陷区...  相似文献   

19.
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以其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密度电法采取较密集的测点以及多种装置的组合同时测量,可提供丰富的地电信息,有利于数据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堤防隐患勘察中 ,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地震折射波法和面波法等综合物探技术 ,并结合少量的土工试验资料 ,提高了物探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为堤防工程勘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