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隧道消防管道水防冻问题,现阶段常采用电伴热技术手段。经多年工程应用可知,电伴热系统存在投入高、能耗高及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隧道消防管道水的防冻保温问题,本文基于陕北地区丰富太阳能资源的高效利用,以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府村川隧道为研究对象,创新性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对隧道消防管道进行内加热的技术原理,开展隧道消防防冻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并对太阳能热水防冻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周期性监测。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水系统用于隧道消防防冻方面具有可行性;通过设置合理的太阳能热水防冻系统,冬季气候条件下可保证消防管道水保持在设计温度要求范围内,能够有效提高隧道消防系统在冬季条件下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严寒地区隧道消防管道防冻是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以G10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博克图至牙克石段兴安岭隧道和扎敦河隧道工程为依托,介绍了隧道消防系统组成、防冻保暖措施及抗冻灭火液在严寒地区隧道工程消防系统中的应用与效果。抗冻灭火液能够使寒区公路隧道消防系统正常运行不冻结,比传统电加热系统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寒区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保温关系着隧道运营消防安全。为了优化寒区隧道消防管道放水保温方案,建立了管道保温计算模型,根据传热学原理,采用多工况对比优化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消防主管和消防支管的放水时间和放水量,并确定了合适的保温层厚度;运用ANSYS软件对消防支管在无保温层和确定保温层厚度下进行了管道温度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越好,但厚度达到一定值时,保温效果增长不明显,其厚度合适取值为0.06~0.08 m;环境温度和保温层厚度相同时,消防系统不冻,消防主管控制着放水量,消防支管控制着放水时间,应遵循“消防支管勤放水,消防主管控制放水量”的原则;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消防支管在0.08 m保温层时,间隔8 h放水能够满足管道不冻的要求。结果可为寒区隧道消防管道保温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解决寒冷气候条件下隧道消防系统保温问题,文章基于陕北地区充足的环保太阳能资源,以黄延高速公路扩能工程府村川隧道为依托,开展太阳能热水系统用于隧道消防保温研究。通过工程两个周期运行效果监测,对太阳能热水保温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明确太阳能热水保温系统经济效益情况,与传统电伴热系统进行了能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水保温系统能够满足冬季气候条件下消防保温要求;太阳能热水保温系统能耗约为电伴热能耗的15%。  相似文献   

5.
樊华青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158-163,390,391
龙耀路越江隧道连接着上海南站和浦东耀华地区,是上海世博会越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消防系统要求较高。隧道内系统包括给水系统、消防系统、废水系统、雨水系统。该文首先介绍了龙耀路越江隧道基本情况,然后对给排水系统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详述了龙耀路越江隧道的具体工程内容,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向黄隧道的原消防系统设计方案是通过设置高位消防水池利用重力流供水,后改为气压给水设备加压供水。详细阐述该隧道消防系统气压给水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和控制模式,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国家高速公路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内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的隧道水消防系统、灭火器系统、管道电伴热系统、水泵房设备、相关信号线缆、隧道横洞防火门,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加压消防水泵设备配电柜及配电柜至潜水泵、液位仪的低压电缆,水泵控制柜,火灾报警设备为控制系统预留的控制接口等工程施工实践,对关键施工工序和技术进行重点讨论,并对施工管理要点进行总结,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新 《隧道建设》2015,35(8):815-820
目前国内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的设置尚无明确标准可依,为了深入研究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标准,结合青岛、厦门等地的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分析了地铁特长海底隧道的火灾原因及特点,提出了特长隧道内消火栓、轻水泡沫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典型方案设计建议,并对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从方案比选等方面加以论述,其中包括一些关于地铁特长海底隧道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方面的思考和体会。推荐消火栓系统+联络通道内设置高压细水雾系统,指出管材及管道结构安全是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北方地区温度较低,特别是在冬季更是会造成较深的冻土,这种情况对于当地的给排水、消防管道、构筑物的施工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随着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物联网技术得到了有效提升,所以研究基于物联网的寒区隧道水消防系统对于有效提升我国水消防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基于物联网寒区隧道水消防系统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研究特长隧道横通道间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的消防设计应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横通道作为隧道的安全地带,其间距的设置在人员安全疏散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雪峰山隧道为工程实例,阐述了一种计算横通道间距的方法,并简述了该方法的应用。首先根据特长隧道火灾特点,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出发,模拟分析特长隧道4种不同火灾场景下的典型自然疏散过程,并运用火灾模拟软件FDS计算不同火灾场景、不同横通道间距情况下的危险时间,然后与相应的包含人员疏散行为特征的疏散时间相比较,得出最适宜的横通道间距,并分析其经济性。其方法和结论可为特长隧道消防系统的设计、紧急疏散方案和引导指挥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何潇剑 《隧道建设》2017,37(4):505-509
目前国内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标准尚不完善,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为以后相关规范的制定、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调查研究了国内外公路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设置情况,依据国内外公路隧道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工程案例、实体火灾试验,分类提出了我国公路隧道应设置的消防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12.
公路隧道通风消防设计的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隧道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地理环境,对通风消防设计要求不断提高,文章结合相关规范、标准、文献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对隧道通风消防设计关键内容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和补充,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刘艺  谢明才 《公路》2004,(1):149-153
根据多年从事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实践经验,对长大公路隧道的火灾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消防措施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对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消防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隧道自动喷淋消防系统采用单种消防检测报警系统对车辆移动火灾不能快速响应及准确定位的局限性,分析了隧道中央监控系统CCTV事件检测报警的特点,提出了在中控室增设"远程多线制硬启动"方案,采用多种消防检测手段及辅助设施报警方式,由消控室自动/人工启动对应防火分区的喷淋阀组实现快速精准灭火。  相似文献   

15.
汤乾忠 《公路》1994,(10):25-27
中梁山隧道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公路隧道,为了确保隧道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设计了一套包括监测,监控,通风,照明,火警,消防等的机电工程系统,除介绍这套系统工程外,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对隧道机电工程的系统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系统分析对公路隧道机电工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隧道消防系统常采用高压消防系统供水。但部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由于现场地势陡峭、地形复杂,难以找到满足修建高位水池的合适位置,现场施工材料运输非常困难,现场管道安装难度大,高位水池高程难以满足要求,若采用高压消防系统供水则有很大难度。介绍一种新型稳高压给水系统,其是利用取水设施将水引至低位水池,通过加压泵将低位水池流入的水直接加压供给隧道内消防管网,不仅可解决常高压消防系统不能修建高位水池、外场管道安装难度大等困难,而且还可降低成本,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迅速,高速公路隧道数目和长度不断增加。消防系统对隧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建设原则,从多个方面提出保证消防系统施工安全的措施,以期望对实际工程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结合浙江省台金高速公路苍岭隧道消防系统的具体实施,详细介绍隧道专用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在高速公路特长隧道中的设计和应用。这种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理想的隧道灭火方案之一,其有效实施为自动喷雾一泡沫消防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新定 《隧道建设》2007,27(1):37-40
公路隧道交通工程的设计,主要从隧道交通安全、功能服务、防灾救灾和交通管理四个方面考虑,具体由标志和标线、交通监控设施、通风与照明控制设施、紧急呼叫设施、火灾报警、消防与避难设施、供配电设施和中央控制管理系统与设施等组成,介绍了设计的指导思想,解释了各内容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指出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消防设计是公路隧道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既没有公路隧道的防火安全标准,也没有公路隧道的消防设计规范,建设管理也存在许多问题.国内现有的公路隧道消防水平参差不齐,设计人员对某些技术问题的认识差异较大.本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国内目前公路隧道消防设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