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 《北方交通》2008,(3):38-39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二灰碎石的反射裂缝的分析,提出对二灰碎石配合比的设计思路,以减少反射裂缝的数量,保证路面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二灰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在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二灰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在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二灰碎石强度形成的机理,重点讨论了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裂缝的类型以及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立足于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方面上提出了裂缝的防治措施,对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二灰碎石半基层存在着半刚性基层所常有的裂缝问题,这也是困扰它进一步应用发展的一个技术难题。对此,应充分利用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高承载力的特点,并对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的级配型式、施工工艺及沥青封层等进行综合调整,从而有效地阻止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半刚性基层的温缩裂缝会导致路面产生反射裂缝,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性能。不同类型的半刚性基层,若组成材料不同,则温缩性能也存在差异。通过对四种不同的半刚性基层材料90d的温缩系数进行量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用量是影响半刚性基层温缩性能的主要因素,四种材料抗温缩性能优劣排序为:二灰碎石〉三灰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  相似文献   

7.
以常州南环一级公路的施工实践为例,对二灰碎石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防止二灰碎石表面开裂的措施、裂缝产生后的处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二灰碎石混合料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普遍出现的抗裂性能差、易出现反射裂缝,而现行标准中对此并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问题,在室内研究中运用间断、折断与连续级配以及k法等4种不同方法,设计了10种不同类型的二灰碎石混合料方案.在分析试验方案中各混合料的不同龄期、模量、干缩及温缩性能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级配类型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最终提出了具有最佳抗裂性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及相应的抗裂评价指标,即抗裂系数,并且通过两条试验路的成功铺筑验证了室内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二灰碎石各种材料用量(二灰内比、碎石比例和级配、水泥掺量等)与二灰碎石基层强度的关系,旨在从力学角度得到抗裂性能较佳的半刚性材料.结果表明,水泥掺量是影响二灰碎石早期强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二灰内比.另外,适当增加碎石比例和粗集料含量,可以提高强度和减少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10.
二灰碎石抗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二灰碎石混合料应用于半刚性基层普遍出现的抗裂性能差、易出现反射裂缝,而现行标准中对此并没有相应的评价指标问题,在室内研究中运用间断、折断与连续级配以及k法等4种不同方法,设计了10种不同类型的二灰碎石混合料方案.在分析试验方案中各混合料的不同龄期、模量、干缩及温缩性能基础上,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级配类型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最终提出了具有最佳抗裂性的二灰碎石混合料及相应的抗裂评价指标,即抗裂系数,并且通过两条试验路的成功铺筑验证了室内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二灰碎石的基层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和二灰碎石基层主要病害"裂缝"的成因和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减少基层裂缝的措施,除应控制好混合料含水量和细集料含量外,合理控制早期强度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二灰碎石混合料抗裂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和现行规范中二灰级配碎石颗粒组成的对比,分析路面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抗裂设计原则的二灰碎石混合料逐级填充的理想结构层次。给出既满足强度又具有较好抗裂性能的二灰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选用7种较有代表性的二灰碎石的集料级配,采用高性能设计方法进行了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对二灰碎石混合料干燥收缩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集料级配对二灰碎石混合料的抗干缩裂缝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良好的混合料配比方式,对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二灰碎石基层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路面结构层之一,其质量好坏对路面整体来说至关重要。分析了二灰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对提高道路的整体强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硫酸钠添加剂的方法改善低活性粉煤灰,可以提高二灰碎石的早期强度、减少裂缝、缩短施工周期,并保证施工质量。但添加硫酸钠以后二灰碎石强度的成因和机理尚有许多未知因素,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面层裂缝是二、三级公路的主要病害形式,尤其是半刚性基层温缩度干缩引起的反射裂缝。通过对沥青薄层沥青面层下加铺级配碎石、低剂量水稳碎石以度玻纤格栅三种防治反射裂缝方案修筑试验路段,并进行定期跟踪观测和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经济可行的薄层沥青路面防治反射裂缝措施,对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二灰碎石基层沥青路面向裂缝的调查,介绍了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在施工中防止裂缝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晓琴  赵岩 《交通标准化》2010,(15):198-200
为提高二灰碎石基层的强度、减少裂缝,在进行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采用"三层次法"进行优化设计,以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关系为基础,将二灰碎石看成二灰、砂浆和粗集料骨架三个结构层次的复合材料,要求每一个结构层次的配合比都使其性能达到最佳.并将振动成型法与"三层次法"配合比设计相结合,成功地应用于西安至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水泥二灰稳定碎石因具有就地取材、污染少、后期强度高、稳定性能好、刚度大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但它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也存在早期强度较低,在温、湿度变化及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裂缝等缺点,直接反映到面层上就是易形成“反射裂缝”,在雨雪作用下造成路面失稳,笔者参与了昆玉(昆明至玉溪)、昆石(昆明至石林)、大保(大理至保山)等高速公路的工程设计与建设,结合西部施工的特点,以刚刚竣工的昆石高速公路为例,就水泥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方面浅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高等级路面竣工后出现了大量不规则或有规则纵向裂缝的现象,结合几个工程实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认为施工期间的最低温度是导致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建议最低施工温度控制在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