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煤炭进口量迅速增长。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煤国,且是出口国,但2009年上半年转变为煤炭净进口国。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于去年10月发表的“中国煤炭供求动向”预测中国煤炭进口量2030年将达到9300万吨,然而2009年就已达到1.258亿吨,大幅超过了预测数。  相似文献   

2.
<正>芜湖港务管理局努力转换经营机制,面向市场,勇闯新路,从1996年开始,实现了“扭亏增盈”,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努力适应市场需要求发展 煤炭运输生产是芜湖港的支柱产业。该港裕溪口煤码头曾是全国内河第一座机械化煤码头。在以往的进港煤炭中,时有以劣充优,严重亏吨的现象,损  相似文献   

3.
关于提升沿海煤炭运输中转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煤炭运输在我国煤炭运输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和满足煤炭外贸出口的需要,逐渐形成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的煤炭运输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海运以其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北煤南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与我国煤炭生产主要分布在“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西部)的情况不同的是,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两者的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42%。沿海、沿江是华东、华南煤炭运输的主要通道,水路运输承担了华南地区调进煤炭的90%,承担了华东地区调进煤炭的70%。2005年…  相似文献   

4.
李捷  姚辉 《港口科技》2006,(6):44-44
6月6日凌晨1时30分,巴拿马籍“木星“煤轮载着”74449吨煤炭驶离我港煤码头,成为重新开启的日照港至巴西航线的首航船。2004年以前日照港曾开辟了到巴西的航线,后因市场变化等因素停航,此次中国五矿作为代理方重新开辟了该航线。为确保顺利完成装船任务,股份一公司迅速召集有关部门分头召开船前会,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装船方案。针对“木星”轮装运汾西焦精,需要全程配煤作业的实际,为确保煤炭质量,股份一公司在作业中采取了专人全程跟踪捡杂、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     
<正>日照港煤炭运输重开巴西航线 6月6日凌晨1时30分,巴拿马籍“木星”煤轮载着74 449吨煤炭驶离我港煤码头,成为重新开启的日照港至巴西航线的首航船。2004年以前日照港曾开辟了到巴西的航线,后因市场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沿海煤炭市场呈现供需总量宽松态势,下游需求先抑后扬,进口煤强势冲击国内市场。在这种大环境下,北方主要发煤港口积极把握市场脉搏,应对各种挑战,科学组织煤炭运输,为用户开展配煤、准班轮、场地泊位长租、港前待泊等服务,加快了货物周转。去年北方港口合计发运煤炭达6.68亿t,同比增加7256万t。一、2013年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情况1.进口煤炭冲击造成煤炭运量增幅放缓近几年,进口煤炭快速增长,特别是2013年进口煤炭总量达到3.27亿t,同比增加3900万t,增长  相似文献   

7.
2004年,“煤荒”、“电荒”成了中国各传媒的关键词,因为它们不仅影响着中国的经济,而且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时间,煤炭战略能源地位陡升,其运输也成了中国运输业的头等大事。为此,中国政府下达了一系列的行政干预措施,铁路、公路、水路三路齐发,以确保中国各地用煤、用电的供应。 此前,中国在能源供应问题上最引以自豪的就是煤炭,现在却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径。煤炭运输战略也成了中国能源供应的一个新课题。水运是煤炭运输的一大动脉,在煤电供应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其仍面临四道关卡要过。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均衡,煤炭生产主要分布在“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西部),而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华南地区,因此煤炭运输量很大。我国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为“北煤南运,外煤内运”,2007年我国煤炭产量25.23亿t,同比增长8.2%,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达9亿t。海运以其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承担了华南地区调进煤炭运量的90%.华东地区调进煤炭运量的70%。  相似文献   

9.
王佳 《世界海运》2009,32(1):62-62
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煤炭运输市场作为航运市场的一部分,所受涉及巨大。据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8月份我国出口煤炭337万吨,较7月份减少41万吨,比2007年同期下降27.99%。国内煤炭市场价格的高位回落,主要是由于市场普遍存在的煤炭消费大国对煤炭需求减弱的担心,导致国内煤价跟风下行。  相似文献   

10.
日前,我国目前最大的专业化煤炭码头——曹妃甸煤炭码头起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北煤南运”又一条重要海上通道即将开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