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划分为环境风险、过程风险和决策目标风险,建立公路工程项目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确定评价体系中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并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对各影响因素的风险级别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2.
交叉口信号控制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应随控制策略的不同而变化。根据各个进口道流量和占有率的关系,可以把交叉口交通状态划分为空闲、顺畅、繁忙和拥堵4种类型。考虑4种交通状态下交通流的不同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机动车平均延误、平均停车时间、车道通行能力、车辆排队长度和行人平均延误等评价指标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特征向量,从而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在信号控制模型的权重系数。最后对佛山市实际交叉口的例子进行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方法综合反映了不同交通状态的控制需求,提高了权重制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物流设施的数量确定是城市物流规划面对的关键问题,需要考虑城市用地、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区位条件及物流供应与需求众多因素.在分析物流设施数量确定的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的物流设施数量确定方法,综合考虑定量与定性因素的影响,在相似系统理论与方法的思想下,综合运用灰关联分析理论、粗糙集理论,对其中涉及的指标选择、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利用函数拟合、面积差的思想求解相似度的新方法,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根据用户指定的指标权重实行相应的控制策略,介绍一种以相对指标为控制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应用基于变权系数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法每执行一次循环获得一个非劣解并对目标权重进行一次变化,从而使整个解集在Pareto前沿面运行.通过佛山市实际交叉口的例子进行了仿真试验,与传统的固定权重方法相比,机动车延误,行人延误,...  相似文献   

5.
文中基于区间数规划法研究了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的不确定优化问题.首先,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乘员约束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接着确定以加权伤害准则为目标,安全带刚度、安全带上挂点位置和限力器的撕裂力与撕裂伸长等为设计变量,座椅和膝盖挡板的刚度为不确定量,并基于区间数规划法将不确定优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优化问题.通过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近似模型,再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作为内外层的求解器进行优化.最终,获得乘员约束系统参数的近似最优解.  相似文献   

6.
公交网络中线路重要度的测算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线路的重要性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多个重要度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鉴于此,选取公交线路节点的度、线路平均换乘机会、可达性、介数及凝聚度5个指标描述公交线路的属性,并对各指标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利用信息熵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各条公交线路的综合重要度,各指标的权重能客观反映各指标对线路综合重要度的贡献;最后,利用兰州市公交网络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兰州市公交线路的介数指标数值差异较大,对公交线路重要度的贡献作用较大;兰州市公交线路的平均换乘机会和可达性水平差异较小,线路的平均换乘机会和可达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无缝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云模型标度判断矩阵的改进AHP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无缝衔接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重庆市轨道四公里换成枢纽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8.
贾玉康 《交通科技》2006,(5):105-107
通过对SMS要素的层次结构分析,提出了评价SMS的依据,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并确定了SMS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桥梁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加强施工风险防控措施,提升风险评估可靠性,结合PC箱梁桥转体施工工序特点及桥梁领域专家专业经验,提出一种融合了优化LEC法的FAHP-云模型风险评估分析方法。依据施工工序,对PC箱梁桥转体施工进行全面风险源辨识,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施工风险层次分析模型。基于风险源识别结果,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源权重值,为避免多维变量之间的影响,确保各风险源权重值的有效性,利用MATLAB建立基于云模型理论的数模,进一步对所得权重值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观察云图中云滴的离散程度,最终确定风险源有效权重值。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时间损失、社会影响及风险源发生概率5种因素引入传统LEC法,形成优化LEC法。通过优化LEC法确定二级评判计算模型,评定各风险源风险等级。为保证高风险指标的真实性及客观性,将所得风险源等级指标值输入MATLAB逆向云发生器,确定各风险源等级指标期望值。最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理论确定整体风险等级,并基于PC箱梁桥转体施工各风险源等级及整体施工风险等级的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预控措施,保证桥梁转体施工全过程安全。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斜拉桥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权重,首先选取一致性比率、标度权重拟合度以及标度均匀性3个参数评判工程上常用的1-9标度法、指数标度法和分数标度法的性能优劣,进而选定e0/4~e8/4标度法作为判断矩阵的标度取值。其次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专家的调查意见按权重向量的差异性进行分类,结合相关规范和评估要求遴选出所需分类。最后在所选分类中,考虑专家与群体判断的接近性与专家自身判断的逻辑性确定专家的综合权重,并通过加权平均确定最终的指标权重。以南京长江三桥的指标权重确定为例,分别用文中的方法和简单平均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相比简单平均方法更加重视专家意见的多样性,强调专家在构造判断矩阵中的实际表现以及群体意见的一致性,可供建立桥梁评估体系中的指标权重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跨径桥梁综合评估中的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AHP)的缺陷,在大型桥梁综合评估中引入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并首次将最优传递矩阵法应用到大跨径桥梁的综合评估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步骤。将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和最优传递矩阵法应用于哈尔滨松花江斜拉桥的综合评估中,建立了该桥的综合评估模型,确定了评估指标的权重并得到该桥最终的综合评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考虑影响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反映桥梁的综合状况;并能够更好地反映桥梁评估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好地表达桥梁专家的意见。且采用最优传递矩阵法得到的评估指标的权重可信度强、准确度高。因此,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可靠、适用,从而确保了桥梁的安全与通畅。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构造区间数表达的比较判断矩阵、求解区间数权向量、各层元素对总目标的合成权重、备选方案排序等几方面,阐述了模糊层次分析原理及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加固工程,针对几种实用加固技术,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石拱桥加固方案进行优选,如何通过数学原理对多种桥梁加固方案进行优选,可望对桥梁加固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量化评估公路钢桥预制构件工厂化制造中的多属性信息以制定符合实际建设需求的最优制造企业方案,提出基于三角模糊数-TOPSIS法的公路钢桥制造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与表征公路钢桥预制构件的工厂化制造特点,提出预制生产模式下公路钢桥的层次划分方法,依托钢桥制造方案的属性建立备选制造企业的多属性评价体系;其次,基于制造任务信息模型和制造企业信息模型构建钢桥制造匹配模型,通过本体推理得出备选制造企业;然后,采用三角模糊数和0.1~0.9标度设定法计算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属性权重并构建初始多属性决策矩阵,提出改进的三角模糊数-TOPSIS法对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规范化多属性决策矩阵进行数学描述并求解得到综合接近度指数,从而实现备选制造企业的优劣排序;最后,将该决策评价方法应用于具体实施案例中,对4种备选制造企业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备选制造企业方案的综合接近度指数依次为0.918,0.745,0.797,0.203,其中,方案1为最佳制造企业策略,方案3可作为次优策略备选。所提出的公路钢桥制造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公路钢桥预制构件的工厂化制造企业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实现自动化决策,为钢结构桥梁的自适应、自治生产奠定基础,提高公路钢桥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自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从桥梁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3个方面选择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引入最优传递矩阵对层次分析法加以改进,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值.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梁桥适用性和耐久性指标评价因子的计算方法和评定标度及评分值分类,为桥梁养护管理决策及维修提供了依据.以喇嘛湾黄河公路大桥检测维修为工程背景,利用评价模型对该桥安全、适用和耐久3个方面性能进行验证,评估结果与专家经验评定结论较为吻合,表明该评估方法用于在役梁桥养护状况评估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斜拉桥塔柱截面尺寸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有斜拉桥计算理论和结构优化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考虑斜拉桥设计中应注意的多方面因素,确定了斜拉桥塔柱截面尺寸优化设计的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优化模型结合有限元方法对斜拉桥部分构件进行数学优化是可以实现的,其结果也能满足一定的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16.
车桥耦合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竖向振动问题比较突出,这将影响行人的安全及舒适性。以中国某三跨双工字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对桥梁进行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及控制。基于Newmark-β法在ANSYS中利用APDL语言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并对不同车重、车速和路面等级下的桥梁竖向加速度振动响应进行分析。在桥梁各跨跨中安装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桥梁振动进行控制,采用最佳参数调整方法确定TMD参数。对安装TMD前后的桥梁振动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Sperling指标对行人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车速、车重和路面等级均是导致行人舒适度变差的重要因素;2辆同型号车辆按相应车道并排行驶,安装TMD后,随着车速的增大,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峰值减小率逐渐增大,当车速为120 km·h-1时,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峰值减小率达到43.7%,Sperling指标从2.76降到2.33,振动控制效果最为明显;随着车重的增加,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峰值减小率基本呈增大趋势,当各车重为40 t时,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峰值减小率为29.1%,Sperling指标从2.20减小到1.99,行人舒适度得到了较大改善;随着路面不平顺等级的增大,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峰值减小率也逐渐增大,C级路面时加速度峰值减小率可达到29.4%,控制效果明显。因此,安装TMD对不同车重、车速和路面等级下的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响应均起到了控制作用,对双工字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安装TMD可以有效地改善行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既有石板拱桥的评估及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提高石拱桥状况评价的准确性,提出针对石拱桥承载能力详细的评估和鉴定计算方法。考虑石板拱桥拱上建筑联合作用、桥梁破损特点及实际运营荷载,对如何建立较为符合实际的桥梁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针对石拱桥的技术状况评估模型,对桥梁各评估元素的初始权重及技术状况评价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根据各评估元素状态对其元素权重加以修正并综合确定承载能力检算系数Z1。最后,以实际桥梁工程为背景,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安全信息工作管理制度,提高民航业安全信息工作的质量,将平衡计分卡方法(BSC)进行变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将平衡计分卡4个层面的逻辑关系由传统的递进关系,变为并列递进关系,构建民航安全信息工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取主观权重,然后用变精度粗糙集求取客观权重,最后将主、客观权重通过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进行优化,并且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从新的角度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级指标"安全信息的质量"最优权重为0.407,占总权重的40.66%,是评价安全信息工作优良的决定性指标;而其二级指标"安全信息的规范程度"的ρi值最大,反应了该指标信度效度最大,达到0.288,占总权重的11.97%,在安全信息工作绩效管理中最重要.该指标体系可以实际应用于安全信息工作绩效管理过程,有助于提升安全信息工作的管理水平,提高安民航安全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建设节能减排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沥青路面建设节能减排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沥青路面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从权重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耗指标和污染气体排放指标所占权重较大;在能源消耗指标的下级指标中,原材料生产能耗指标及混合料拌和阶段能耗指标的权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突变优选理论在选择桥型方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目前桥型方案选择方法的分析,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是评价中参数值的选取、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因素重要性的确定等问题,因易受到参评人员主观的影响,而导致评价难以获得客观结果。笔者根据突变理论,建立桥型方案突变模型;重点研究基于突变理论的桥型方案选择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根据突变论归一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分别计算出不同桥型方案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从而实现对桥型方案的分析与评判。该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各指标的重要性及其量化是根据突变论中归一公式本身的内在机理决定的,既避免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又减少了评价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实例表明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