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系统使用一个齿轮式油泵建立液压。 (2)有两个重要的油压调节阀:一是系统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变速器的工作压力,二是变矩器压力调节阀,用于稳定到变矩器的油压。在换挡杆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挡位时,有不同的系统油压,这由机械式调压阀实现,没有使用压力控制电磁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变矩器油路及润滑油路 (1)变矩器油路 变矩器油路如图325所示,动力总成控制模块(PCM)通过改变TCC电信号的脉冲宽度(接通时间)而改变N4油路的油压。脉冲宽度小时,S4油路压力低,致使变矩器离合器分离;脉冲宽度大时,S4油路压力高,致使变矩器离合器接合;脉冲宽度在中间范围内变化时,S4油路压力也随之变化,使变矩器离合器处于调制状态。  相似文献   

3.
二、液压控制系统1.F4A4液压控制系统概述(1)系统使用一个齿轮式油泵建立液压。(2)有两个重要的油压调节阀:一是系统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变速器的工作压力;二是变矩器压力调节阀,用于稳定到变矩器的油压,在换挡杆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挡位时,有不同的系统油压,这由机械式调压阀实现,没有使用压力控制电磁阀。  相似文献   

4.
保持液力变矩器锁止侧与分离侧油压稳定,是提升换挡速度与保证换挡平顺性重要的控制策略之一。保证直结状态下DaDr油压压力差在正常范围内是保证直结工况传动效率的重要手段。文章从理论分析、实验排查两方面对液力变矩器的锁止侧与分离侧油压出现的故障进行深入研究,积累了液压模块故障调查经验,为提升车辆换挡质量及驾驶平顺性提供了相关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除了机油泵的泵油能力外,油道、滤芯和润滑部位的间隙、机油的粘度等都会影响机油压力。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持正常的油压,汽车行驶时油压一般应保持在0.2~0.5MPa,怠速运转时油压应不低于0.1MPa。机油压力过低,会破坏发动机的润滑条件,造成润滑、冷却和清洁不良,引起零件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6.
章嘉伟 《汽车维修》2013,(10):45-47
6.D位6挡液压系统控制原理当变速器在D位6挡时,如图9所示,油泵将油从油底壳内泵出,ATF油经过主油路调压阀的调节,被分为工作油路和控制油路,工作油路来到各执行元件换挡阀处等候,控制油压经过控制油压调节阀1,2调节后,来到各挡位电磁阀处等候;B1电磁阀断电,B1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控制油路直接通往B1换挡  相似文献   

7.
电子控制汽油发动机燃油系统通常由燃油箱、油泵、燃油滤清器、油压脉动缓冲器、喷油器、压力调节器及供油管路等组成(如图1所示)。燃油经油泵从燃油箱泵出,经燃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和水分后,再送入油压脉动缓冲器,削弱供油脉动,继而经油轨流进压力调节器调压,使喷油器进油压力与进气歧管进气压力之差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数值。油轨支管连接冷起动阀及各缸的喷油器。冷起动阀只在发动机低温起动时喷油,以  相似文献   

8.
李清民 《汽车运输》2000,26(7):22-23
本文综述了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管路压力的调节过程,由油泵建立起的管路油压经初级油压调节成为控制系统的工作油压,又经次级油压调节成为变矩器油压和润滑油压,但换档信号系统又对管路油压进行微调,由此提高自动变速器的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3 油压回路 图8为VTC机油压力回路,其特点如下: ●VTC作动器在构造上采用了通常的叶片式皮带轮。 ●根据PGM—FI的ECU控制信号,VTC电磁阀将来自机油泵的油压按照点火延迟角室侧、点火提前角室侧分开,并控制为点火延迟角侧油压高、油压相同、点火提前角侧油压高等三种状态,在点火延迟角、保持、点火提前角之间进行调整,使链轮与凸轮轴之间的位置连续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除了机油泵的泵油能力外,油道、滤芯和润滑部位的间隙、机油的粘度等都会影响机油压力。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持正常的油压,汽车行驶时油压一般应保持在0.2~0.5MPa,怠速运转时油压应不低于0.1MPa。机油压力过低,会破坏发动机的润滑条件,造成润滑、冷却和清洁不良,引起零件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11.
陆刚 《天津汽车》2009,(6):59-60
1 报警信号灯亮的常见故障与检排 1.1 汽车油压报警红灯闪亮的原因分析 所谓汽车油压报警灯闪亮是指安装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主油道上的“油压过低报警器”在主油道的油压低于规定值时(不同发动机规定值不同)报警指示灯出现红灯讯号。技术状态正常的汽车发动机按要求使用合格的发动机油,润滑压力一般都会保持在0.1~0.4MPa,保证正常润滑。当出现压力过低,红灯闪亮时,应立即停车,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12.
电磁阀油路:SF油路压力由电磁阀调节阀控制,向电磁阀、传动链/差速器润滑油路和前润滑油路供油。S1、S2、S3和S4油路的压力由电磁阀控制变矩器/润滑油路:CCX油路压力由变矩器压力调节阀控制,向变矩器/冷却器、主减速器齿轮润滑油路和后润滑油路供油。CBY油路压力来自TCC控制阀,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供油压力下单体泵的建压过程及单体泵性能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电控单体泵试验台上进行了油泵台架试验,获得了高转速工况下不同供油压力的单体泵油压特性曲线。分析了供油压力与单体泵喷油压力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电控单体泵空转时供油压力对单体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转速时,供油压力低,油压建立过程存在无规律波动;高转速时,一定范围内,供油压力越大,油压上升时刻越早;不同转速对应着不同的临界充油压力,当供油压力大于等于临界压力时,单体泵才能够稳定而有规律地建压;相同工况下,一定范围内,供油压力越大,单体泵喷油量越大。  相似文献   

14.
车用液力变矩器的变形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扬  吴荣仁  洪伟荣  陆君毅 《汽车工程》2002,24(3):266-268,244
为确保液力变矩器的使用安全,对液力变矩器(空壳)在同一离心力场下的不同油压作用进行了实际工况仿真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实际车用液力变矩器空壳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液力变矩器颈端(Hub)和柄端(Pilot)的轴向变形与油压呈线性关系,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故障现象奥迪A6事故维修后动力不足,最高车速只能达到140 km/h。故障诊断分析步骤维修技师验证故障,发现车辆的确存在动力性能不足的现象,最高车速只能达到140 km/h,于是开始进行故障诊断分析。首先,电脑检测发动机控制单元有增压,压力低于下限故障。其次,连接电路,对车辆进行路试,增压压力实际值只有105 bar,低于规定值。更换压力调节后,故障依旧,更换增压  相似文献   

16.
液力变矩器膨胀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伟荣  吴荣仁  甄波 《汽车工程》2003,25(3):249-252
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载荷下,同时受到油压的面力和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其变形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和在工作中与相邻零部件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设计和开发液力变矩器膨胀试验机的动态自动测试系统和试验装置,对液力变矩器的轴向位移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液力变矩器在加压情况下膨胀变形大于在加速情况下的变形,且在加压情况下变形与腔内油压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丰田佳美轿车,行驶15万公里后,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怠速不稳,汽车加速时动力明显不足,表现出“座车”,且故障灯闪亮现象。故障检查:利用自诊断系统调出故障码是25,说明是混合气过稀。依据故障提示对影响混合气过稀的因素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测燃油压力,该车标准油压为265~300千帕,实际油压是280千帕,说明供油压力正常;检测气缸压力,各缸压力均达到1000千帕以上,在规定的范围内;检测直空度,发动机在怠速条件下真空度在43~46千帕范围内抖动,比标准值57~71千帕低,再进一步查找,未发现漏气部位。为了准确判定进气系统是否有隐…  相似文献   

18.
检测发动机燃油管路内的油压,可以判断电动汽油泵或油压调节器有无故障,汽油滤清器是否堵塞等,包括静态油压测量、运转油压测量、汽油泵最大压力和保持压力测量、油压调节器保持压力测量等.检测燃油压力时,应准备一个量程为1MPa左右的油压表及专用的油管接头,并按下列步骤进行燃油压力检测.  相似文献   

19.
1检测机油泵油压(见图1)测量前,首先使发动机加热。加热要求:1)夏天保持发动机转速为2 000 r/min,加热时间约10 min;冬天保持发动机转速为2 000 r/min,加热时间约20 min;预热完成后,将发动机转速提高到3 000 r/min,此时,发动机油需加热到60℃。测得的油压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20.
(2)R挡油路分析 R挡油路如图30所示,当换挡杆置于R位时,手动阀的供油状态发生变化:5号油道关闭,使失效保护阀A动作,LR制动器右侧的供油先是泄放,再通过左侧的供油油道供油,单向球换向;33号油道关闭,作用在压力调节阀上的5A和33A油压消失,压力调节阀将油压调节在1550kPa;手动阀还从6号油道经一个节流孔和单向球阀向REV离合器直接提供油液,使REV离合器平稳接合工作。此时倒挡离合器(REV)和低倒挡制动器(LR)工作,自动变速器处于倒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