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对海洋气象和水文等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以便进行天气和海洋预报,通常采用海洋台站自动观测系统。通过系统中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有关海滨的各项参数,并且经过系统中央枢纽汇总,最后利用通讯手段将数据传输给海洋环境研究中心。以此为背景,本文基于ARM7和uClinux,设计一个低成本和高性能的海洋站台自动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自动分析系统进行总体设计,阐述设计的意义,并对系统所涉及到的功能层作用进行说明;介绍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自动分析系统,实现网页实时监测空间地理、监测要素数据分析、信息预报可视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进行海洋开发,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提前监测。得益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海洋监测的硬件和软件都经历了快速的迭代。其中,船舶气象仪是非常关键的设备之一。通过自带的各类定制化传感器,船舶气象仪可以实时监测到各种需要的海洋环境信息,为船舶的海洋活动提供指导。本文将基于AVR单片机,设计一种模块化和稳定的船舶监测气象仪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海上监测系统监测数值偏差过高,检测画面清晰度低等问题,结合嵌入式技术对海上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设计。通过优化系统硬件配置提高监测画面清晰度处理能力。同时,结合嵌入式技术对海上信息采集算法进行优化,精准计算监测偏差,根据计算结果对海上自动化监测处理流程进行优化,以便及时纠正偏差数值,最终完成对海上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通过实验证实,相对于传统的监测系统,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海上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更加准确清晰的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
《舰船科学技术》2013,(6):28-31
主要从海洋环境电磁场和海洋环境参数2个方面,针对舰船水下电磁场测试产生影响的海洋环境进行分析。在海洋环境电磁场方面,通过长期观测得到的环境电磁场规律对舰船水下电磁场测试频带内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海洋环境参数方面,则通过数值仿真来研究环境参数对舰船水下电磁场测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海洋开发的脚步不断加快。由于存在无序开采,使得大面积的海域遭到污染,海洋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及实时监视海洋环境状态,有些研究机构设立了专门的海洋环境监测研究部门。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数据处理仍然是薄弱环节,信息化程度较低,智能化水平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特性,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一种自动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海洋环境台站监测正在从人工向自动化的方式转变,对于海洋台站实时监测到的大量环境数据的智能化管理的需要越发显得紧迫。本文从对满足海洋台站实时监测系统中数据管理的应用需求出发,通过网络通信和数据库技术,整合多种类型的监测台站设备。分析整个系统的各个功能要求,划分成多个模块,并对其中的数据库管理方法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8.
针对沉船打捞作业中监测终端多、打捞现场视频采集难等问题,开发沉船打捞集成监测及虚拟仿真系统,利用PLC和网络爬虫方法分别采集作业现场各种传感器数据和海洋环境预报信息,通过组态王软件将数据集成并实时上传至数据库中,在虚拟平台Virtools Dev5.0中设计打捞现场工况,依靠Virtools server整合数据库技术实时读取数据并驱动虚拟模型运动。测试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可在监测平台上集成各种监测数据,实时再现打捞过程,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监测打捞过程。  相似文献   

9.
海洋实时监测数据库为海洋环境预测部门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根据海洋观察站数据库的要求,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海洋实时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本文根据海洋监测元素的不同特点,设计并生成具体的海洋数据库表存储结构。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原始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针对我国海洋实时监测数据库管理的具体需求,设计并实现了高速和全自动化的数据仓储系统。实验与模拟结果表明,该数据库管理方法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数据快速更新和查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水下滑翔机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和低噪声等优势在海洋科研、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和军事侦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下滑翔机主要用于海洋环境长时间、大范围的实时监测,因此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水动力性能。文章利用Javafoil程序总结了水下滑翔机水平固定平板翼升阻比与翼型参数之间的特征关系,并基于该关系在综合考虑升阻比和俯仰力矩两方面因素后确定了水下滑翔机水平固定平板翼的参数。此外为改善水下滑翔机稳定性,分析和设计了柔性机翼,对水下滑翔机水平固定翼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