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经济全球化催生港口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贸易的自由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合理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港口特别是国际性港口正在发挥着资源配置枢纽的作用,并对所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正在促进港口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内邮轮产业蓬勃发展和全球邮轮产业中心东移刺激下,我国邮轮港口的建设与发展一片火热,但实际运营效果不容乐观。邮轮码头的经济产业依托、客源腹地、航线开辟、盈利状况等不乐观的现状,要求我国邮轮码头必须合理布局、有序建设邮轮经济作为"漂浮在水道上的黄金产业",正在成为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邮轮港口作为邮轮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区域邮轮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国内  相似文献   

3.
<正>港口产业集群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所在,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拉动着当地城市交通、宾馆、展览、商业等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地区还构成了独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构架。为此,做好产业集群规划,对港口经济的健康发展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4.
纪敏 《中国港口》2007,(12):36-36,41
<正>1.深圳港口上市公司吞吐量和盈利受制于成长瓶颈深圳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东岸,毗邻香港,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出海口之一。根据2006年9月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运作为一个社会化产业,它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国际贸易服务,航运物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而且正在逐步走上世界经济的引导地位。海洋经济中的物流经济已经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并逐渐形成一种新兴经济——蓝色新经济。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港口的国际化、信息化、电子化建设是实现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十五"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基于"十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基础和大量外资的沉淀,"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将持续增长,长三角港口群仍处于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期和快速增长期。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港口开始步入发展模式转型期,正从单纯追求港口规模和吞吐量数量,向注重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转变;从注重单个港口自身发展,转向区域港口群协调发展。因此,加快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港口和城市的发展及内在联系港口作为区域物流子系统的进出口岸,其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引致的运输需求,是区域培育了港口。港口一旦形成,便又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港口和城市发展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特点,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把握港城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作为运输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港口功能和  相似文献   

8.
位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南京港以下地区,工业实业雄厚,商业、信息产业、金融业超前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重要的港口行业如何进一步紧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构筑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新理念,按照错位发展、共同进步的要求实现港口双赢,促进地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作用 在建设卜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带动下,江苏港口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港口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江苏经济和产业的发展,2005年汀苏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7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279亿美元,“十五”期平均增长速度为13.1%和37.9%,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在带动江苏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联系,促进了长江流域和沿陇海兰新区域经济崛起腾飞。长期以来,江苏沿江沿海港口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物资中转服务,目前沿江港口吞吐量中有35%左右是为长江中上游转运的,中上游60%以上的转运物资是在沿江港口完成。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的几乎全部的外贸原油和70%的外贸铁矿石由沿江港口中转,长江中上游地区30%左右集装箱吞吐量通过江苏省港口进出。连云港港作为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70%以上港口吞吐量、40%左右集装箱来自于徐州以西陇海兰新线9省市,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  相似文献   

10.
港口作为铁路、海运、公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交汇点,是货物水陆转运的重要枢纽。1995年,世界海运量的总吨数已经接近50亿吨,占世界贸易量的90%。目前,全世界共有近一亿个大中小各类港口,年吞吐量已经超过100亿吨。港口的吞吐量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港口的功能日趋多元化,由单一的水陆转运功能朝着流通、产业和城市化等多功能方向转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社会产品流通量的大幅度增加。从世界经济发展与世界贸易量增长的总体趋势来看,贸易量的增长总是要高于经济发展的增长幅度。据资料统计,世界经济增长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世界贸易量的平均增长率为1.5个百分点左右。世界贸易量的增加,一般都可以通过沿海港口的吞吐量直观地反映出来。要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主要取决于港口基础设施规模的扩大,这就需要增加港口基本建设的投资。本文拟就中日两国的港口基本建设投资体制问题,作一比较分析。 一、中日政府的港口政策的比较 港口政策是国家交通政策中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11.
周惊慧  席芳  李宇 《水运工程》2019,(9):125-128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西部唯一出海口,承担着未来走廊区域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在对瓜达尔港现状及发展优势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港口腹地的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趋势等的研究,提出瓜达尔港为中巴经济走廊出海口之一、巴基斯坦西部经济发展的支点、巴基斯坦重要港口、中亚五国出海口、南亚及毗邻中东的贸易中心的定位,同时结合城市布局做出"西湾发展旅游休闲功能,东湾发展城市服务及工业相关功能"的港口布局,并就今后港口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港口群现状综述 1.概述 广东省共有大陆海岸线3368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0808公里,是我国水运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全国水上运输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是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水网密布,水道纵横、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大多可通航300~1000吨级船舶。 广东省港口在区域布局上大体分为三个港口群体:以深圳、广州、珠海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港口群体;以汕头港为中心的粤东港口群体;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粤西港口群体。 中部港口群体分布在中部沿海522公里的海岸线及5800多公里的三角洲  相似文献   

13.
黄玉桃 《中国港口》2007,(8):17-17,20
<正>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国内外发展经验都表明了这一点,如美国以纽约为中心的东海岸经济圈;日本太平洋沿岸经济带的形成,都是依托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港口或港口群  相似文献   

14.
<正>平阳港口老港区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平阳新港区势在必行,平阳新港区的规划建设对平阳、温州乃至浙江南部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已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的新港区开发快速推进,成为集聚临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引擎。为贯彻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国  相似文献   

15.
港口经济已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器,经济腹地是港口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成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带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周一轩 《集装箱化》2017,28(11):5-11
正区域经济为港口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港口则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港口资源整合是加强区际联系的重要助力。区域港口一体化已经成为港口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其代表特征是港口联盟的出现和发展。从区域港口一体化的视角来看,天津港构建港口联盟的必要性如下:一  相似文献   

17.
杨建勇 《中国港口》2006,(11):27-2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国际化社会分工扩大了世界经济的市场范围,为国际航运市场和港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从经济发展与现代港口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一方面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相似文献   

18.
武嘉璐 《集装箱化》2018,29(10):1-5
正粤港澳大湾区包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和惠州等9个城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内只有广州港是综合性大港,深圳港和香港港均以集装箱业务为主。2017年深圳港、香港港和广州港  相似文献   

19.
<正>江浙沪三省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港口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条件,但三省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港口经济集群效应失衡现象逐步显现,升级迫在眉睫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凭借其独特的基础资源加快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以其集散功能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对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港口为中心,腹地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日港口投资体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作为铁路、海运、公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交汇点,是货物水陆转运的重要枢纽。1995年,世界海运量的总吨数已经接近50亿吨,占世界贸易量的90%。目前,全世界共有近一亿个大中小各类港口,年吞吐量已经超过100亿吨。港口的吞吐量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港口的功能也日趋多元化,由单一的水陆转运功能朝着流通、产业和城市化等多功能方向转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要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主要取决于港口基础设施规模的扩大,这就需要增加港口基本建设的投资。笔者曾作为上海港务局驻日业务代表,在日本工作了五年,本文拟就中日两国在港口基本建设投资体制方面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