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当遇到情况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的转速,自动调整制动管内的压力大小,使车轮总是处于边抱死、边滚动的滑移状态;尤其紧急制动,它将断续制动,即制动—松开—制动,以躲避危险。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制动防抱装置的发展概况,阐述了车轮制动时抱死滑移的危害及制动防抱装置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性能好坏有差异,制动时会在道路上留下不同的胎印.文中通过分析ABS汽车制动性能,建立了ABS汽车制动距离、滑移率与时间的关系,进而通过设置滑移率与制动胎印颜色深浅的关系模拟绘制出制动胎印,用于评价ABS汽车的制动性能及进行交通事故分析.  相似文献   

4.
ABS调节制动压力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动防抱死装置(ABS)调节制动压力的方法及其控制逻辑,主要依赖控制参数的选取,而控制参数的选取是否恰当不仅决定了ABS的性能,而且影响到ABS的产品成本。本文几种可作为ABS控制参数的物理量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对其调节制动压力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制动轮缸压力的汽车ABS滑移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ABS主要通过调节动力来控制制动滑移率,获得较高的附着利率,达到缩短制动距离,并且保持一定方向可操纵性的目的,一般的ABS是通过大量道路试验求得控制参数,实现对滑移率的控制,本文提出基于制动轮抽压力的汽车ABS制动滑移率的计算方法,并且经过实验证明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王国业  刘昭度  崔海峰  吴利军 《汽车工程》2006,28(11):985-988,996
提出了汽车ABS弯道制动的阶梯控制模型,在不同附着性能的路面上对该控制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并与其它滑移率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控制模型显著改善了汽车ABS弯道制动的制动性能,提高了汽车弯道制动的稳定性和保证了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7.
制动压力非对称动态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开发高速防滑制动ABS系统时,需要考虑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动态响应过程。指导了盘式制动器制动压力对电磁阀开度响应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制动压力在增压和减压方向上频响的不对称性。通过对Volvo盘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控制试验,验证了有关的结论,给出了模型的具体数据。  相似文献   

8.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中,滑移率是主要控制参数,制动时车速是确定滑移率的基础,介绍了一种估取车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车轮防抱死制动滑移模式控制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建立轮制动时的力学模型,运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滑移模式控制方法,对汽车防抱死制动控制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凤仁 《汽车运输》1995,21(4):25-29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形成制动器制动力和地面制动力等两个摩擦力。地面制动力随着制动器制动力的增大而增加,但有其一定的限值,其最大值受路面附着力制约。为获得良好的汽车制动效果,制动器制动力不宜将车轮制动抱死,而保持车轮的滑移率为15%-20%是最佳状态。因此,在车轮制动器中设置制动防抱死系统。  相似文献   

11.
胡大鹤 《汽车技术》1996,(3):22-26,31
通过在浮动制动底板上安装液动力缸的方法,可以将汽车的行驶动能部分地转化为制动器动力源,使制动过程不再消耗和依赖于发动机的动力实现能量回收利用。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对该装置的特点和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制动管路对整车制动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商用车整车制动系统的管路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材料的制动管路进行了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动管路对整车制动系统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整车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因制动管路的原因对整车制动的影响。并采取措施解决了整车制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现有乘用车制动有关标准: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要求,对乘用车制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黄力 《天津汽车》2004,(5):43-43
高原、丘陵地区的公路,多依据自然地理条件修筑,道路情况极为复杂,坡陡路长,连续的上下坡路普遍达十余千米,最长的竟达数10km以上,坡度一般达20%,加上修路难度大,路面一般都比较狭窄,多为盘山绕行或依山傍水,弯道曲折连续不断,视线不良。在这种道路上行驶,经常要作避让和停车的准备,因频繁使用制动,容易造成制动蹄片温度升高,摩擦片的摩擦系数急剧下降、制动气压不足及制动液产生气阻等,使制动效能降低,严重时甚至造成制动失灵,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所以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一种制动误踩油门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并在实车上模拟运行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项党 《上海汽车》2012,(8):18-23
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的节能原理,给出牵引能量和制动能量的方程式,通过对上海驾驶规程的仿真,得出牵引/制动能量与车辆质量的关系;着重研究再生制动系统中的燃油消耗,给出再生制动的燃油消耗方程,针对4种典型驾驶规程,量化再生制动效率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磁制动器是应用于拖车上的一种新型制动器,保证其下长坡时制动性能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电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确定电磁体的主要磨损部位,采用ANSYS对电磁体各部位的温度场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得出结论:在长坡制动工况下,由于对流散热的作用,电磁体铁芯和填充材料是温度较高的区域,上壳体温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control strategy for an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 to maintain the braking force at maximum.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ABS that prevents the wheels from locking has resulted in an improvement of the vehicle stability and shortening of the braking distance. Further improvement is anticipated if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braking force is realized. We found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onance system composed of the vehicle body and the wheel and road surface reflects the slip condition of the road surface. Using this phenomenon, we realized a control method for maintaining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braking force.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首先基于电机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耗能制动状态和回馈制动状态;然后根据电机矢量控制原理,对控制电流指令进行解析,并经试验数据的验证;接着计算得到永磁同步电机最优回馈转矩曲线,并据此提出一种制动回馈能量最优的串联制动控制策略。最后针对某P4并联混合动力商用车,仿真分析了在C?WTVC、CHTC?TT循环工况和试验采集到的某段省道工况下,并联制动和所提出的串联最优制动控制策略下的百公里油耗和制动回收能量。结果表明,与并联制动控制相比,基于电机最优回馈转矩曲线的串联制动控制策略可降低油耗,并回收更多的制动能量,实现制动回收能量和燃油经济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