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营口市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其兴起和发展得益于港口的开辟。正是因为有了营口老港,才有了营口老城;有了营口新港,才有了营口新区。同时,由于依托了城市的辐射功能,港口事业才得以超常发展,强化了兴市效应。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我们确立了“以港兴市,港城互促”的战略思路,把港口建设置于优先发展的龙头地位,不断加大港口对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牵动作用。 “以港兴市”战略立足于营口港独特的海运地位,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的发展条件。做为对外贸易的海运基地和国内外船舶出入之口,营口港是我国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地区海上吞吐的最近口岸。自1864年正式对外通航以来,曾以“东方贸易良港”著称于世。当时港口可停靠万吨级船舶,进出港旅客多达25.1万人,最高年吞吐量246万吨。“轮船荟萃,航业殊称盛也”,“舶来之品,土产之货”以此为“总汇之  相似文献   

2.
港口码头重复建设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水运管理》2004,(3):14-16
改革开放以来,“以港兴市”战略成为沿海、沿江城市的共识。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国港口获得迅猛发展,港口行业的垄断格局被打破,港口参与市场竞争使得港口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但与此同时,港口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港口码头的重复建设问题十分突出,其影响了我国港口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小彪 《珠江水运》2011,(11):32-33
“十一五”期间,国内港口建设如火如荼,几乎所有的临海、临江城市都加入了港口建设投资的滚滚热潮,以港兴市、争做航运中心、枢纽港的豪言壮语不绝于耳。应该说,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抓住当前国际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快港口发展无可厚非。然而,当前很多地方却把加快港口发展简单地变成对港口吞吐量的盲目追求,把港口竞争简单地转化成吞吐量的攀比,  相似文献   

4.
<正>一、关于港口在福州市发展定位中的地位问题 福州港口的地位和作用在福州市整体发展战略中没有单独体现,其作用主要体现为"港为城用",尚未提升到"以港兴市",更不用说"以港立市"的高度。 "以港兴市"、"港为城用"表明港口仅仅是城市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辅助设施,主要作用在于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对港口本身的建设要求也仅停留于适应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10月24日,湛江造船工程学会在湛江港务局船务总公司召开2003年学术研讨会,探讨船舶工业在建设湛江新兴港口工业城市中的发展和可行性。与会专家认为,根据我国在15年内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宏伟目标,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作为配套工业,发展湛江市船舶工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舟山港的崛起论“以港兴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舟山港的崛起论“以港兴市”曹孟陔,洪传浩航海与港口、港口与城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笔者以大量的事实,论述舟山确定“以港立城”、“以港兴市”的战略方针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舟山历来是东南沿海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舟山群岛雄峙东海,宛如散落在万顷碧...  相似文献   

7.
追溯大连城市发展百年历史,航运与城市结伴而生,两者互为动力,共同发展。大连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港口成为大连叫得最响、最有底气与世界先进城市叫板的拳头品牌。到过大连港的人们,无不为这个“百年大港”的崭新雄姿而折服;而追溯大连港的历史,则可以清晰地触摸到,这个城市与这个港口“以港立市,城以港兴、港城共荣”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中国远洋航务》2009,(10):106-107
追溯大连城市发展百年历史,航运与城市结伴而生,两者互为动力,共同发展。大连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港口成为大连叫得最响、最有底气与世界先进城市叫板的拳头品牌。到过大连港的人们,无不为这个“百年大港”的崭新雄姿而折服;而追溯大连港的历史,则可以清晰地触摸到,这个城市与这个港口“以港立市,城以港兴、港城共荣”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刘敏 《珠江水运》2012,(3):48-50
珠海港,近年来正如一颗耀眼的新星,从华南众多港口群中冉冉升起。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明确了珠海港的发展定位。此后,珠海市全面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在港区、港口局、  相似文献   

10.
修华林 《中国水运》2006,(11):14-15
港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我国港口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沿海沿江城市纷纷抢打港口牌,将“以港兴市”作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掀起了新一轮建港热潮。在加快港口发展的同时,口岸基于国门这一特殊地位,已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口岸的软硬环境、工作效率成为影响港口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的实践证明,口岸环境越好、越优越,港口发展就越快;反之,将滞缓港口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根。对于大连这座城市而言,大连港就是它的根。一百多年前,港口催生出一座年轻的城市。百年间,港口与城市结伴而行,清晰地折射出“以港立市,城以港兴”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根。对于大连这座城市而言,大连港就是它的根。一百多年前,港口催生出一座年轻的城市。百年间,港口与城市结伴而行,清晰地折射出“以港立市,城以港兴”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厦门港航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主枢纽港之一.港口港航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为实现厦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保障港口资源的永续利用,探讨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港航业发展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能适应生态环境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京唐港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南  于广辉 《中国港口》2004,(11):24-24
<正>在新一轮港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京唐港须对未来的战略定位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一、港城互动发展 港口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港城互动发展是沿海城市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路径。 坚持以港兴市,已成为唐山建设现代化沿海城市的内在要求。京唐港已成为唐山市内外贸易的主  相似文献   

15.
涉港服务业是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涉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保持舟山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舟山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港口物流业、临港产业等海洋经济增长尤为明显,催生了一批适应港口经济发展的新型涉港类服务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舟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服务富市”的战略要求,加快培育新城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6.
贵港市既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华南地区新兴的内河港口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贵港市港口得到了长足发展,港城一体化进一步形成,港口经济已成为贵港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以港兴市,以港富市"战略的实施,对贵港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早就指出:“世界发展到今天的时代,港口如何依托城市现有经济、技术条件,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城市经济又怎样利用港口门户走向世界,港为城用,城以港兴,应该是我  相似文献   

18.
李世泰 《中国港口》2004,(10):25-25
<正>保证临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六大关系: (一)港城区之间关系 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港促城活,城港共荣;依托城市优势,建设开发港口,进而利用港口优势增强城市活力,发展城市优势;港口发展和城市发展是互相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港城关系应当重新认识。即由"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应深化为"港城区一体化"。现在的港口已由过去的转运和装卸功能变成为重要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汇点。所谓港城区联动就是通过设立连接保税区和港区的国际物流园区,优化保税区与港口的物流监管,促进保税区和港口在地域、功能和运作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保税区与港口的功能联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或者在港口与城市之间通过建立临港工业园区,进一步密切城市与港口的关系,以港口优势整合现有的生产要素,以大项目为龙头,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港城共荣。  相似文献   

19.
李中东 《中国水运》2006,4(5):38-39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工贸港口城市。铜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港口资源的战略作用,始终坚持“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发展方针,制定临港产业规划、发展临港基础工业,临港经济发展渐趋成熟,并自成体系,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提出,海峡西岸港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种种迹象表明,福建已暗暗向“中国第四港口群”目标发力——成为继珠三角港口群、长三角港口群和环渤海湾港口群之后的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代表的海峡西岸港口群。集装箱运输是现代化港口的发展方向,在这股港口建设热潮中,集装箱港口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