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世界港口史     
2.城市、港湾、商人资本在欧洲,最初把城市间的商品交易大规模地汇集起来的是汉萨同盟。所谓的汉萨同盟,就是北德意志各城市以及海外城市的德意志商人团体的同盟,是为了维护其贸易上的利益而成立的。它从13世纪后半期到15世纪末很繁荣,控制着北欧的贸易。汉萨商人组织连结北欧各地的马车队、组织海运,通过其商品流通来振兴产业。汉萨同盟还控制着从贝尔根到西欧一带的鱼市场;汉萨同盟的一个中心———科隆的商人垄断了莱茵河谷的贸易。汉萨同盟的基本框架到13世纪中期便完成了。吕贝克和汉堡在同佛兰德地区的布鲁日之间缔结了贸易协定,与科…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12,(1):78-79
人们历来把红头船当作清代潮州地区从事远洋贸易的商船,大多数潮籍华侨就是乘坐红头船到海外谋生,寻求发展。红头船曾经是中国同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是各地华侨同祖国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3.
《中国港口》2017,(Z1):73-77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外交行为。它使明政府与非洲等航线沿海国家建立起广泛的友谊,并对双方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同时促成了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而陶瓷的销售乃是外贸事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2.城市、港湾、商人资本 在欧洲,最初把城市间的商品交易大规模地汇集起来的是汉萨同盟.所谓的汉萨同盟,就是北德意志各城市以及海外城市的德意志商人团体的同盟,是为了维护其贸易上的利益而成立的.它从13世纪后半期到15世纪末很繁荣,控制着北欧的贸易.  相似文献   

5.
《航海》2010,(3)
泉州是历史上闻名的东方贸易大港,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南朝史籍中开始有泉州与国外的往来记载.唐代,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中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两宋时期,泉州港进一步发展,到南宋时,已与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往来.  相似文献   

6.
曹凛 《中国船检》2013,(12):106-109
明代自建国即实行严格的禁海令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随着明中后期东南亚国家大多沦为西方侵略者的殖民地,毗邻各国对中国的朝贡式贸易便不复存在。明朝的禁海令也渐渐废弛,民间贸易日益兴隆,相关机构对船只的检查和管理工作也随之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7.
《厄立特里亚航海记》是公元1世纪中叶由佚名商人所写的随船贸易记录,是记录古代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文献。以该书记载内容为主线,按地理分布将相关口岸划分为红海、东非、阿拉伯南部及波斯湾、印度西岸4个贸易区并逐一介绍其主要海上贸易口岸。  相似文献   

8.
东吴时的兵家必争之地祖国南方的重要港口之一北海港,面临一个呈半月形的水域——北部湾。它位于广西南陲、雷州半岛西侧和海南岛西北面,面积约为12.9万平方公里。东以琼州海峡连接广州湾,通我国沿海各海港,南亦由海南岛西侧连通我国南海,达东南亚和西方各国。在  相似文献   

9.
袁晓春 《广东造船》2015,(1):80-82,104
本文采用朝鲜李朝《备边司誊录》的史料,对清朝广船许必济船与广东商人李光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清朝广船船员年龄多在20—30多岁之间,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广船从北方贩卖黄豆、人参至广东贸易,船上搭载外国客商、女眷、孩子,外国客商的人数甚至超过船员人数,广船上船员还有饲养狗、猫等动物的习俗。另外,广东商人李光等搭船贸易,船载主要货物为棉花。相关朝鲜史料为囯内首次介绍,为珍贵的清朝广船的海外资料。  相似文献   

10.
近一年来,围绕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国际社会正在开展一场大辩论。一些主要西方国家趁机向中国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并对我国经济、贸易、金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无端指责和百般诋毁,说什么“中国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被低估了”、“中国进行不公平贸易”、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国海军一艘035型“明”级常规动力潜艇在日本九州外海浮出水面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原本是中国海军潜艇的一次正常巡航训练,但却被日美等海外媒体大肆炒作,更对中国潜艇此次出航并在日本外海上浮的意图妄加猜测。西方军事专家在分析中国潜艇此举的深层意义时指出:这是中国海军突破日美等国在西太平洋地区设置的“封锁岛链”、走向“蓝水”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徐闻,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南疆重镇,陆路驿站、海翅要津和滨海县治,并且曾经是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徐闻港从汉代兴起后,一直到三国、东晋南北朝时,对外通商贸易都相当发达.  相似文献   

13.
曹凛 《中国船检》2013,(1):108-111
郑和一下西洋期间,消灭了海外部分明朝反叛军。明成祖为了彻底铲除海外明惠帝朱允的流亡军事势力,又立即派郑和船队二下西洋,在国外迅速建立起海外的中国水军基地。郑和船队两次下西洋能够得以顺利返航,船况的勘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正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管理海上对外贸易而设立的官方机构,相当于现代的海关。在数数千年的王朝更迭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因何而设立,又如何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将带你一探究竟中国古代海关的千年沉浮。汉唐始立,盛世高峰中国的海外贸易由来已久,在汉代时期便出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为了获取海外珍宝,汉武帝派出一支船队出海开辟航线,中外海上贸易自此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5.
郝鹭捷 《世界海运》2013,36(8):53-56
印度洋作为连接东西方海上贸易最为重要的水域,其见证了1至3世纪罗马帝国同东方的海上贸易辉煌。从成因、贸易港以及货源、海上贸易商、运输航线及运输时间点四个方面对罗马帝国时期的印度洋海上贸易进行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曹凛 《中国船检》2014,(5):90-95
自1655年至1683年第一次禁海后,康熙施行了对海外贸易的"开禁"政策,开放了粤、浙、闽、江四海关。后为防范中国船商与海外势力联合反清,康熙于1717年至1727年实行了第二次全国沿海禁令。  相似文献   

17.
海员历史     
正古代从商、周海外贸易的探索到秦汉远洋航路的开辟,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与海外邻国的交往,以至隋唐海上航线的确立,初步形成了近海远洋船员体系。传统帆船时代海员体系经历了海师、篙工、楫手、舵手等角色的发展历程。宋元海外贸易的繁荣,明清航海事业的发达,都对海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表人物:鉴真、徐福、郑和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完成了中国有史记载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海处在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地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世界香料贸易的核心地区,而马六甲海峡又是直通印度洋、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东西方重要的海上贸易咽喉,珠江口正是处在这个国际贸易的黄金水道上,区域的优势注定了中国南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9.
高远 《游艇业》2010,(6):116-116
人称“京剧、国画、中医”为三大国粹,中国人引以为豪。殊不知在海外有另一大国粹,西方人自愧不如,它给中国人挣足了面子,您要问是什么,告诉您——麻将。麻将起源于中国,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何时传入西方的呢?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国船级社(CCS)海外技术中心、武汉规范研究所与天津国储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联合为其新加坡裕廊港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提供经济可行性研究技术服务,这是CCS海外技术中心成立以来签订的首个对外技术服务项目。据悉,中国国储是国内首个使用LNG罐箱运输贸易模式的企业,自2017年5月开始,利用LNG罐式集装箱陆续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LNG。为进一步提升和强化LNG罐箱运输和贸易,实现全年LNG进口量50万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