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长禄  吕得保  陶志政 《公路》2012,(3):104-108
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早期损坏,很多都是由于路面压实不足造成的.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碾压工艺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和路用性能.通过改善压实工艺从而保证混合料充分压实,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的关键.为选择合理的碾压施工工艺,结合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际,针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碾压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改进了传统的首尾相接的纵列分段碾压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循环碾压的工艺,有效提高了混合料碾压温度,保证了施工压实度,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后品质,将有利于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5,(7)
在总结30号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基础上,在福建省靖海高速公路上设计并成功铺筑了46km、5.5cm厚的30号AC-20C沥青混合料面层。由于30号沥青的黏度大,路面厚度比常用的低标号沥青基层或下面层薄,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决定了路面质量。文中探讨了30号沥青混合料的不同碾压工艺、碾压遍数对现场空隙率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采用PQI测定混合料的压实度与温度变化关系;检测了渗水系数、压实度和厚度等关键指标。对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段,试验段数据表明:30号沥青混合料路面现场检测结果完全达到甚至超过了SBS改性沥青的现场检测结果,5.5cm厚的30号沥青AC-20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或规范对中面层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将无核密度仪(PQI)和钻芯后表干法测试密度(压实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验证了PQI检测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密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利用PQI和红外热像仪联合进行的摊铺温度离析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研究中,基于PQI测试结果,得出了一定温度下碾压遍数与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快速、无损、精度高的PQI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现场再生施工质量控制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试验测试沥青混合料在振动压路机压实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规律,可以更合理地为制定压实工艺提供技术参考.文中设计现场试验方案,利用SmartRock传感器测试沥青路面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加速度响应;通过建立沥青混合料颗粒加速度峰值与碾压遍数关系开展各面层碾压过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集料颗粒竖向加速度与压实...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不均匀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沥青混合料设计角度,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类型、级配设计对沥青路面不均性的影响;分析了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性质和管理、混合料的拌和对保证沥青路面均匀性的重要性;结合沥青路面的现场施工,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运输和碾压与沥青路面均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和原材料、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正确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采用合适的拌和、运输方式和摊铺、碾压工艺,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公路》2015,(11)
<正>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红砂岩粗粒土静力压实试验,得到不同压实厚度红砂岩粗粒土压实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分析压实能量、压实厚度对红砂岩填土压实效果的影响……不同厚度红砂岩粗粒土静力压实特性试验研究(彭勃等,P1)热压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在摊铺、初碾压完成的砂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均匀撒布一层单一粒径、耐磨抗滑的预拌沥青碎石,并碾压入嵌入层中形成的路面抗滑形式,该路面具有优良的抗水损坏、抗冻融和抗疲劳性能……热压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控制参数的试验模拟(黄晚清等,P10)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碾压是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温度,合理选择压实机械的组合与推进方式,采取正确的碾压方法与程序是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为控制沥青路面压实质量,介绍了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沥青混合料在碾压阶段温度分布状况,并通过钻芯取样得到检测点压实度和空隙率,从而验证红外热像仪检测的有效性,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和压实度、空隙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红外热像仪可有效检测沥青混合料在碾压阶段的温度分布,反映路面压实状况;红外热像图谱亮度高区域对应路面压实效果不佳,路面存在压实不到位或碾压遍数不够等问题;碾压后温度与压实度和空隙率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2 3和0.959 9。  相似文献   

9.
蒋双全  张蓉  张争奇 《公路》2012,(3):196-203
非均匀性是诱发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服务水平及寿命.离析混合料的级配、沥青含量以及体积特性都发生了变异,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变异特征值得研究.通过建立现场非均匀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性和体积参数的离析标准,在室内模拟不同离析程度沥青混合料,并进行汉堡浸水车辙试验,通过定量分析研究离析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以及水敏感性变异水平,为建立定量的非均匀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及寿命评价模型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0.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重载高温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Superpave混合料在重载情况下的高温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Sup-25、Sup-19和Sup-13进行在模拟重载条件下的APA试验,分析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斜率及空隙率对车辙深度的影响,以及加大成型压力和减少沥青用量与车辙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Superpave混合料旋转压实过程中的压实特性与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密切相关,重载车辆使路面车辙病害急剧产生,在Superpave路面应用中应考虑采用改性沥青,并采取"减少沥青用量、加强碾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智能碾压技术,在室内外开展了大量试验工作,并开发了相关硬件。通过研究,提出了碾轮喷水条件下现场沥青混合料高温预估模型,得到了高温(90℃~170℃)、大空隙(6%~20%)多态下沥青混合料的模量预估方程,结合高低温沥青混合料密度的温度换算关系,最终开发了多参数的智能碾压多参数非线性分析系统。通过在工程上应用,开发的沥青混合料智能碾压系统能够实时显示碾压过程中沥青路面的压实度,与钻芯测定的压实度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合料碾压离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沥青混合料摊铺和碾压过程中存在的离析现象,分析压实技术与产生离析现象的关系,提出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使用能有效减少混合料的离析,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压实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压实可以减小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得到平整密实的路面.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即沥青混和料、温度、施工工艺和碾压设备,并从这4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质量提出了几点看法,以确保路面压实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压实度等指标均与碾压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沥青路面对混合料的碾压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双层摊铺技术具有摊铺厚度大、效率高、温度散失慢、有效碾压时间长等诸多优点,能够在规定的碾压温度范围内对路面进行充分压实,从而满足沥青路面对空隙率、压实度的要求,进而有效地避免路面因压实不足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坑槽、水损害、车辙等病害,最终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及服务水平.关于路面摊铺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或只注重摊铺温度、碾压温度或碾压终了温度等关键值的研究[1-2],对双层摊铺的温度散失全过程的分析研究较少.本文在之前人们对普通沥青路面碾压温度及时间的研究基础上,依托陕西省西商高速公路洛南商州段,通过双层摊铺试验段沥青路面表面以及表面以下2cm、5cm处混合料温度散失实际观测,系统研究了双层摊铺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温度散失情况,为沥青路面双层摊铺确定合理的压实时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采用能够模拟现场碾压工况并以力学参数为设计指标的GTM设计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通过分析对比了GTM与马歇尔方法的设计结果,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总结提出了与GTM设计方法相匹配的施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马歇尔设计结果相比,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大幅度提高。实体工程表明,尽管GTM设计的混合料油石比较低、压实度标准较高,但使用现有的施工设备,施做的路面压实度完全可以达到较高标准,现场空隙率可控制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碾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方法建立了松铺和密实2种状态下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场的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摊铺层厚度以及初始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了沥青混合料的最短有效压实时间和最长有效压实时间,建立了有效压实时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并通过实体工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降温速率随着风速的降低,大气温度、太阳辐射热量或摊铺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松铺沥青混合料的降温速度快于密实沥青混合料,其有效压实时间更短.经验证,有效压实时间计算模型合理可靠,可为今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钢渣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的温度散失规律,采用数值方法建立了松铺和密实2种状态下钢渣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场分析模型,研究了初始温度、铺层厚度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钢渣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计算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最短和最长有效压实时间。结果表明:掺有钢渣的沥青混合料对施工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有效压实时间随着风速的降低以及初始温度、铺层厚度、大气温度或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延长,而松铺沥青混合料碾压初期降温速率快于密实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8.
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拌沥青技术符合低碳公路理念,是今后路面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从体积设计角度,通过分析旋转压实密实曲线,研究压实过程中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变化情况.采用密实能量指数概念评价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推荐压实温度区间及合理的DAT掺量,可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19.
许鹰  许志鸿  张超 《公路工程》2008,33(2):64-67,99
为了对Superpave混合料在重载情况下的高温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Sup—25、Sup—19和Sup—13进行在模拟重载条件下的APA试验,分析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斜率及空隙率对车辙深度的影响,以及加大成型压力和减少沥青用量与车辙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Superpave混合料旋转压实过程中的压实特性与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密切相关,重载车辆使路面车辙病害急剧产生,在Superpave路面应用中应考虑采用改性沥青,并采取“减少沥青用量、加强碾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压实度,保证路面质量,降低养护成本,设计一种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智能压实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压实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反映混合料的压实质量,将碾压过程中的压实遍数、温度、轨迹等关键数据显示在操作面板上,引导驾驶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