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船艇》1986,(4)
中船总公司七二五所从事爆炸焊接技术研究近二十年,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生产经验。用爆炸焊接和爆炸-轧制工艺生产的多种金属复合材料,如B30/922铜钢爆炸复合板,双金属复合管、铝/钢复合过  相似文献   

2.
大连红旗造船厂爆炸加工小组,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经过几十次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了无模爆炸成形工艺,采用这一工艺加工的高强度钢大型封头,满足技术要求,从而发展了爆炸加工技术,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用爆炸成形来代替一般冲压成形,主要解决了大型冲压设备问题,从根本上说,解决了能源问题。但是在采用爆炸成形这项新工艺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船用铝钛-钢过渡接头爆炸焊接的特征,并对其焊接界面进行了较细致的微观分析和结合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爆炸焊接获得的铝-钛-钢过渡接头界面达到冶金结合,性能良好,满足了舰船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在TIG电弧加热条件下,不同焊接参数对Al-Si钎料在钢上的润湿过程中的铺展行为、Al-Si钎料与母材Q235钢的界面冶金行为的影响.通过SEM/EDAX 以及热力学方法分析了钎焊接头组织及钎缝的成分分布.研究发现在电弧钎焊条件下,铝/钢界面上容易形成富铝的金属间化合物Fe2Al5,并且随着燃弧时间的增加,Fe2Al5会和Al继续反应生成FeAl和FeAl3另外2种铁/铝金属间化合物.通过本研究可为铝/钢连接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铝/钢制品的轻量化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5.
铝/钢电弧钎焊界面现象及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研究在TIG电弧加热条件下,不同焊接参数对Al-Si钎料在钢上的润湿过程中的铺展行为,Al-Si钎料与母材Q235钢的界面冶金行为的影响。通过SEM/EDAX以及热力学方法分析了钎焊接头组织及钎缝的成分分布,研究发现在电弧钎焊条件下,铝/钢界面上容易形成富铝的金属间化合物Fe2Al5,并且随着燃弧时间的增加,Fe2Al5会和Al继续反应生成FeAl和FeAl3,另外2种铁/铝金属间化合物。通过本研究可为铝/钢连接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铝/钢制品的轻量化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钛钢复合板的主要加工技术,包括爆炸复合法、轧制复合法、爆炸+轧制复合法和扩散复合法,总结了各种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讨论了采用轧制复合法生产钛钢复合板的关键工艺,认为由于节约成本、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轧制复合法将成为主流的钛钢复合板加工方式,并阐明了钛钢复合板在船舶及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历年为上海石化总厂爆炸复合的各种双金属复合板中,工程号为E194的双金属复合板是技术要求最高,工艺最复杂的双金属爆炸复合板,管板毛坯直径达φ2500mm,由δ=10mm的铝青铜板(QAl9-2)与16Mn锻件爆炸复合而成。单件复合板重达10t。以往加工此复合板合格率仅为60-70%,经过3年多的研究,合格率达98%以上,工艺研究获得成功。文中,作者还对相关的炸药理论在爆炸复合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铝钢复合过渡接头在实船上的应用,分别从铝钢复合过渡接头的结构组成、安装工艺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铝钢混合船舶中铝合金与船用结构钢之间的连接问题,为后续公司建造类似的铝合金上建、钢质主体船舶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船舶的质量重心、提高航速,某型船上层建筑首次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往铝合金材质的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采用铆钉连接,现已逐渐被钢铝过渡接头所替代,其优点为采用焊接工艺、水密性好、耐腐蚀,还使得建造工艺大为简化,但在实际建造中出现了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船舶质量。对此,阐述如何从钢铝过渡接头特性出发,对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钢铝过渡接头之间的焊接接头连接形式以及钢铝过渡接头与钢质主船体、铝合金上层建筑的连接形式进行优化;控制钢铝过渡接头焊接时焊点的厚度,焊接时不超过钢铝复合界面,且焊接点与钢铝复合界面的距离>3mm;控制复合界面临界温度,焊接过程中界面温度应低于临界温度,并留有安全裕度。通过优化钢铝过渡接头连接结构形式及焊接工艺规则,掌握了解决钢铝过渡接头分层原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船舶的质量重心、提高航速,某型船上层建筑首次采用铝合金材料。以往铝合金材质的上层建筑与钢质主船体采用铆钉连接,现已逐渐被钢铝过渡接头所替代,其优点为采用焊接工艺、水密性好、耐腐蚀,还使得建造工艺大为简化,但在实际建造中出现了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船舶质量。对此,阐述如何从钢铝过渡接头特性出发,对钢铝过渡接头分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钢铝过渡接头之间的焊接接头连接形式以及钢铝过渡接头与钢质主船体、铝合金上层建筑的连接形式进行优化;控制钢铝过渡接头焊接时焊点的厚度,焊接时不超过钢铝复合界面,且焊接点与钢铝复合界面的距离>3mm;控制复合界面临界温度,焊接过程中界面温度应低于临界温度,并留有安全裕度。通过优化钢铝过渡接头连接结构形式及焊接工艺规则,掌握了解决钢铝过渡接头分层原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李敬勇  赵路遇 《船舶工程》1997,(6):35-37,49
铝-钛-钢爆炸复合板作为新型舰船结构铝合金,钢之间连接过渡接头取代传统的铆接连接具有优越的连接性能和施工工艺。本研究模拟实际应用条件,测定了其焊接前后在固定应力水平下的弯曲疲劳寿命和弯曲疲劳S-N曲线,并运用计算机得到S-N曲线的回归方程,为复合过渡接头疲劳寿命的预测和最大应力的控制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船艇》2007,(6)
本企业系生产以紫铜、黄铜、铜镍铁、不锈钢及黑色金属等为材质的管路连接件、弯头、螺纹接头铜套、钢法兰、传话管系统、喷淋头和喷嘴等产品的专业制造  相似文献   

13.
陶瓷复合装甲具有优良的抗弹性能,合理设置复合靶板各层厚度有利于提高其抗弹性能。文章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程序AUTODYN,模拟了直径为8mm的圆柱形破片对钢/陶瓷/铝复合靶板的侵彻过程,分析侵彻过程中靶板的破坏机理。通过一系列模拟,分析钢面板厚度、陶瓷层厚度以及铝背板厚度对复合靶板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面密度一定时,减小面板厚度,增加陶瓷和铝背板厚度对复合靶板的抗弹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船用铝-钢过渡接头截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我匿研制出铝.钢过渡接头.1990年用于船舶结构设计、施工并获得成功。经过近10年来的推广应用.有多家船厂批量地建造了几型小艇.总数达百余艘。本文以热传导理论为基础.对铝.钢过渡接头进行截面优化设计.推荐铝-钢过渡接头铝层厚度约为8mm.重量约为2kg/ra.较进口铝一钢过渡接头重量节省50%以上,本文同时给出铝合金上层建筑围壁与钢船体连接采用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5.
铝及铝合金与钢连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扩散焊、压焊、摩擦焊及钎焊为主线,综合概述了铝及铝合金与钢连接技术研究进展。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母材表面氧化膜、连接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物及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是制约接头性能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铝合金含Mg量升高其影响程度进一步加剧。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使用Ag、Cu、N i箔或镀层作为阻隔层材料;实现焊接过程的精确控温;添加合金元素,控制界面反应进程;加强连接过程的保护,防止材料氧化;提高表面加工精度和清洁度。最后,指出了高效低成本的精确温控焊接设备的开发及高镁铝合金替代材料的深入研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铝及铝合金与钢的焊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反舰武器爆炸产生的破片,舰船舷侧可以设置陶瓷/钢复合装甲进行防护。本文利用数值方法分析陶瓷/钢复合装甲抗高速破片侵彻性能,在验证数值方法的基础上,探究破片形状、破片初始速度、陶瓷与钢板不同厚度组合对陶瓷/钢复合装甲抗侵彻性能影响,分析破片侵彻陶瓷/钢复合装甲过程。结果表明,陶瓷/钢复合装甲抗FSP弹侵彻性能最差,在设计陶瓷/钢复合装甲时,可选FSP破片作为设计载荷;抗锥形弹侵彻性能最好,抗锥形弹的最优陶瓷/钢复合结构比钢板的弹道极限速度提高了224 m/s;随着侵彻速度增加,破片的剩余质量近似呈线性减小,弹靶之间的作用力峰值不断增加,作用力峰值出现时间不断提前,弹靶作用时间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钢-铝结构过渡接头的性能特点及焊接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钢-铝合金结构过渡接头的性能特点出发,在结构、焊接参数、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对高速船舶使用钢-铝结构过渡接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钢-铝结构过渡接头的具体焊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型立式铝-钢复合接头焊后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新型立式铝—钢复合接头焊接后的抗拉强度、疲劳性能、抗冲击性能等实验研究,得出了新型立式铝—钢复合接头焊接后在力学性能上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聚能装药水下爆炸对含水复合结构的毁伤主要为聚能侵彻体对钢+水+钢多层结构的侵彻贯穿以及水下爆炸冲击波的联合作用。文章通过水下爆炸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典型含水复合结构在聚能装药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聚能装药水下爆炸作用下,复合结构水舱前板发生较大孔洞的严重撕裂,水舱后板产生穿孔,孔径约为聚能装药直径的1/3;相同爆心距离,装药侧向的冲击波压力受装药形式影响不明显;随着水层厚度的增加,侵彻体对后效靶的侵彻深度降低,后板的中心永久位移逐渐减少;侵彻路径上的弹前激波先于侵彻体作用于结构表面,结构穿孔破坏是冲击波与侵彻体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船体结构铝-钢连接传统方法,介绍了铝-钢过渡接头的工艺特性和力学性能,对其可焊性进行了阐述,并简单介绍了在焊接船舶结构中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