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结合现有的清淤设备和方法,利用漂浮式母船与水下清淤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沉管基床垄顶和垄沟回淤情况,采用环保疏浚中成熟应用的螺旋刀头将沉积淤泥扰动为泥水混合物,冲刷系统再次冲刷垄顶和垄沟残余淤泥扰动为泥水混合物。清淤泵提供动力,通过已成熟应用在港珠澳沉管碎石基床面的清淤系统吸头将泥水混合物吸走,实现基床垄顶和垄沟清淤,达到预期的清淤效果,实现对沉管基床的清淤施工。该方法可进一步为构筑物水下基床的清淤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船舶航行GPS定位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船舶航行的GPS定位为应用背景,介绍定位目标的空间位置坐标表示法,阐述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将WGS-84大地坐标系转换成各地适用坐标系的方法,分析把三维坐标通过投影转换成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的过程,比较各种方法的不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港Sl-S17锚地控制测量为例,介绍静态GPS定位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钢板桩海上施打国内施工较少。相对于陆域海上施打钢板桩,定位和垂直度控制难度较大。文中论述了“Z”型钢板桩施打平面位置、垂直度的控制等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绞吸船清淤过程中标高精确控制问题,本文以武汉市状元湖综合治理工程为背景,通过绞吸船配置GPS全球定位仪和深度指示仪,对绞吸船开挖平面和深度精确控制,实行施工首段制,确定绞吸过程参数相关指标,过程中对残留层和回淤严格控制,提高清淤施工标高控制精确性,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船舶调度和控制,需要进行船舶定位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船舶识别与控制终端系统设计方法。采用装有RFID阅读器的船舶主动定位系统进行船舶的位置坐标、类型、速度以及载荷信息进行有源识别,结合GPS定位和无线网络技术进行船舶自组织网络设计。采用MSP430处理器设计船舶的有源RFID读写器,控制终端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了处理器模块、通信模块、航行控制模块、天线模块和人机接口模块等,在ARM Cortex-M3内核中进行控制终端的核心控制电路设计,实现船舶识别与控制终端系统优化设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船舶识别的可靠性较好,RFID应答器与识读器间的通信稳定,对船舶的总体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1前言 沉桩正位率是指沉桩施工操作人员通过特定的测量仪器和定位手段,将一定规格的桩按设计要求的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倾斜坡度和平面扭角等参数施沉到码头实地位置上的精度,其偏差控制在《港口工程桩基规范》允许范围内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GPS海上打桩定位的需要,开发了相应的PDA实时坐标转换软件。介绍了基于PDA和GPS的实时坐标转换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串口通信模块。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介绍了系统与GPS打桩定位系统的集成。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操作简单,提高了打桩定位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GPS定位中两种七参数坐标转换方法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GPS定位中WGS-84大地坐标转换到BJ-54平面直角坐标的两种七参数坐标转换方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平面坐标x、y上,两种方法计算精度相当,而在高程h上,采用空间直角坐标转换方法的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定位测量系统,测量堆场内所有货物及装卸设备在堆场坐标系统中的位置,实现岸桥、起重机、搬运小车的自动化控制。以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为例,从大车机构定位、小车机构定位、起升机构定位、吊具位置检测、集装箱位置检测等方面阐述了定位系统的功能及作用,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龚治兴 《中国水运》2014,(1):200-205
随着GPS技术的飞跃发展,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应用GPSRTK技术不但可以进行平面位置的精确定位,也可用来进行水面高程的实时确定。这种新方法采用GPS的RTK工作模式,在事前准确设定基准站的平面和高程坐标,进入差分工作状态后,流动站GPS可测得其天线几何中心的基准高程h1,再减去GPS天线到水面的高度h2,即可反算出水面基准高程。水面基准高程减去测深仪测得的水深h3,就可得到水底点的基准高程,故水底点基准高程可表示为:h=h1一h2一h3。采用这种方法确定的水位基准高程精度较高,并较好的消除了波浪、潮汐、水位落差等因素对水底高程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数字测深仪与GPSRTK完美结合,能自动导航,可按距离或时间间隔自动采点,只要将GPS天线高量至水面,测深仪吃水深度改正后,便可高精度、实时、高效地测定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而无须验潮改正,用专业成图软件直接成图,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高了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在不扰动已经铺设完成的碎石基床条件下,实现水下高精度清除回淤物的装备及方法的设计思路,得出了在风、浪、流条件下,清淤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并结合工程情况找出了影响基床面清淤施工的关键参数。在外海深水条件下风、浪、流作用下,不扰动已铺设沉管碎石基床面的条件下,进行了基床面水下高精度快速清淤施工。为大型沉管碎石基床清淤施工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航海无线电指向标的GPS信标差分系统可为水运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全天候的免费定位助航服务。但由于依赖美国GPS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GPS双模的双频伪距信标差分定位技术方法,从而实现大范围亚米级定位精度,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长江下游采用北斗/GPS双模信标差分定位技术,能够实现300km以内优于1m的平面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践行环保清淤的理念,在疏浚项目管理中应用了GPS可视化监控系统.分析环保清淤中存在的问题.介绍GPS可视化监控系统的概况和环保清淤中的应用.该系统获得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15.
《船舶》2020,(1)
以水下沉管隧道碎石基础铺设的整平清淤船项目为背景,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沉管隧道碎石基础铺设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PLC 控制部分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实现沉管浮运沉放过程的闭环控制。该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了上位机界面,可实现沉管浮运沉放全过程的实时可视化监控,以实现沉管隧道碎石基础铺设高精度、高效率的技术要求。这种作业方式目前在国内属首创。  相似文献   

16.
谢彬  陈铖  张戈星 《船舶工程》2017,39(S1):180-182
本文针对我国重点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在施工中碰到的铺设整平已完成的碎石基床上出现严重回淤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使用一套定点清淤装置解决该问题的应用方法。该方法通过升降调节油缸以调整吸头的垂直高度,在垄沟进行清淤作业时保证清淤后基床的平整度并保护吸头不被基石阻挡而损坏。为了补偿因挠度差异产生的轴变化量,根据采集到的GPS信号通过PID控制方式实时调节油缸伸缩。本文从清淤系统的PLC电控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清淤功能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传统船舶电机位置控制方法只能进行单组电机位置控制,无法实现一种位置控制方法对多组电机位置进行控制,为此提出船舶电机位置控制方法研究。构建船舶电机位置控制模型,通过分项关系构建模型主体结构,建立坐标系使用位置坐标计算,对多组电机控制坐标进行变换,对不同转速下的电机电磁场进行范围把控,保证模型位置控制精准程度;通过坐标位置计算对Clarke变换以及Park变换进行范围局限,实现多组船舶电机位置控制。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船舶电机位置控制方法能够进行多组电机的位置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GPS技术对洋山深水港码头、承台进行平面位移连续监测,获取平面位移随潮汐波动的日变化特征和平面位移长期变化特征.阐述了平面位移监测方案的优化,介绍了数据处理与沉降规律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方便船载全球定位系统信息的导出,更好地实现船舶设备间数据共享,设计了一种基于Visual Basic 6.0的船载GPS信息采集和解析系统。该系统基于NMEA-0183协议,通过编程实现了GPS信息采集和数据解析,设计了GPS信息接收和输出端口,实现了串口通信,并调用外部软件MATLAB对提取的位置信息进行了可视化处理。最后,对"育鹏"轮的船载GPS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采集和解析基于NMEA-0183协议的船载GPS数据,并能够实时输出船舶位置信息以及GPS定位信息。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船舶信息集成及船舶运动仿真领域。  相似文献   

20.
结合近几年在部分欠发达国家的工程案例, 全面回顾了以往国外项目在坐标系统及平面控制测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在困难情况下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及国际相关技术进展, 最后详细对相关技术环节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旨在为工程设计和工程测量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