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质量,需要积极完善技术方案、建构完整的技术管理模型,在夯实作业基础的同时,发挥盾构法施工技术的优势。基于此,对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施工断面形式、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并结合工程案例,阐释盾构法隧道施工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益田~香蜜湖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与矿山法相结合的施工技术,既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又维持正常交通,保护了沿线建筑物,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介绍施工步骤和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土地层地铁盾构法区间隧道穿越已建公路隧道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需求,选用和实施爆破法的技术方案。本文分别从爆破实施方案的选择、模拟试验以及爆破法实施过程的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广州轨道交通某盾构法施工的过江隧道为背景,详细阐述了盾构法施工水下段管片上浮的问题。从地质、盾构掘进、同步注浆、二次补充注浆等几方面分析原因,总结出一套控制复杂地层水下隧道管片上浮的施工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技术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并成功解决了管片上浮在盾构法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管片快速连接件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结合上海市超高压天然气管道隧道工程,详细介绍了新型快速连接件的研发过程,对快速连接件接缝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快速连接件的接缝力学性能指标。这为盾构法施工技术变革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急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易发生的问题,并结合宜山路-停车场区间长距离特急曲线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急曲线隧道的盾构法掘进技术.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铁大石-汉溪区间盾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广州市地铁三号线大石站(南)-汉溪站-市桥站(北)区间盾构工程为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利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谈施工技术在明珠线二期工程总体方案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上下重叠近距离隧道盾构法和冻结法施工,论述施工技术在轨道交通总体方案研究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地下铁道施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较全面地叙述了我国目前在城市地下铁道施工领域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其中包括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等施工技术和异型大断面地下通道施工技术,以及冷冻、降水、防水、注浆、高压旋喷、锚杆等主要辅助工法.这些施工技术在我国城市地下铁道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盾构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通过对盾构下穿武广客专浏阳河隧道和南水北调干渠工程进行分析,研究盾构法施工风险机理,提出盾构法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结合工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盾构法隧道施工,掘进速度快、质量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性相对较高,但盾构施工技术有着自身的特点,安全管理工作只有适应盾构施工的特点,才能利用盾构的优势、克服传统隧道施工的劣势,真正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工作。文章对盾构施工中要注意的几个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铁二号线区间隧道施工对城墙等国家级文物的影响是隧道安全施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针对该地铁工程介绍了上行线隧道盾构下穿护城河及城墙时的地表变形控制措施和施工变形监测方案,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盾构施工中,造成地表沉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必须同步、足量且补浆及时;随着盾构的推进,需要不断调整土压力以适应地层的变化。隧道已经安全通过城墙,表明所采用的地表沉降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海底隧道盾构法施工方案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法已经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国外一些著名的海底盾构隧道,如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荷兰W esterschelde隧道;国内盾构技术也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上海大连路、复兴东路过江盾构隧道,还有在建的上海翔殷路越江公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和已经开工建设的武汉、南京、上海长江桥隧工程等。这些海底、江底隧道的修建为盾构隧道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首先论述了国内外大直径、高水压、长距离推进等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并结合珠江口海底隧道的建设条件与国内外的施工成功实例,对海底隧道盾构法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土压平衡盾构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特别是在市区施工,环境保护要求高,施工场地狭小,若采用传统多级平流沉淀池进行污水自然沉淀,已很难满足城市污水排放要求和施工需要。文章针对盾构法施工污水排放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污水净化处理系统,施工污水经过该系统处理后可以直接排放到城市下水道;其处理后的产物——清水,可以循环利用,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系统并具有处理效率高、性价比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地层损失是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正常地层损失不可避免,而非正常与灾害性地层损失仍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文章结合南京地铁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实践,根据监测数据结果,对影响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即土压设置、注浆参数与出碴控制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由于操作失误、施工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非正常地层损失,以及灾害性地层损失的实例,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类似工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法作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已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深圳地铁5号线洪浪-兴东盾构区间下穿广深高速公路立交桥隧道施工为工程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影响地表沉降的掘进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表下沉与盾构掘进参数密切相关,适当加大注浆压力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同时,土舱压力与土体原始侧向压力接近时地表沉降量最少.实测地表沉降与掘进参数的关系表明,当注浆量一定时,地面沉降随土舱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地表沉降随着注浆量及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掘进时,容易出现喷涌、地表沉降大、流砂等现象,给掘进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全断面富水砂层中掘进时,如何控制盾构施工参数显得极其重要。文章结合广州地铁21号线水西站—长平站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考虑了工程实践中盾构穿越全断面富水砂层且下穿薄弱基础的水西村民房建筑的情况,进行了盾构施工措施及试验段掘进参数分析,确定了盾构下穿水西村民房建筑的施工参数。监测结果表明:参数实际控制值与分析拟定值接近,地表沉降可以控制在5 mm内,房屋沉降可以控制在10 mm内,验证了参数选取的正确性。盾构在全断面富水砂层中下穿平房群时,实际土舱压力高于静止土压力,同步注浆量不低于1.6倍的理论值,提高土压力和推力可以有效降低平房群的沉降值。  相似文献   

18.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盾构隧道在通过不良地质条件地段施工过程中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可能引起地表及周边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尤其是隧道穿过正在施工的基坑止水幕墙时,可能会拉裂幕墙危及基坑及附近建筑物安全,因此必须进行监测。文章介绍了广州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三方监测的经验和体会,可供同类工程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盾构法地铁施工地表变形分析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分析了在不排水条件下软土地层中采用盾构法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并运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建立力学模型。以天津地铁一号线扩建工程为背景,对盾构的推进过程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模拟。通过研究得出了地表土体的变形规律,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0.
地铁重叠隧道施工顺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深圳地铁三号线老-东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地铁重叠隧道段在地表无任何建筑物和地表有房屋基础两种工程条件下,采用先上洞后下洞和先下洞后上洞两种施工顺序的盾构区间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分析,揭示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实际施工顺序不同的关键所在,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