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公路》2015,(6)
选择合理的级配对橡胶沥青混凝土抵抗高温及重载交通具有重要意义,但针对橡胶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级配选择国内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针对两种有代表性的橡胶沥青混合料(AR-AC13与AR-SMA13)进行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动态回弹模量试验与疲劳试验,对比其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表明:AR-AC13与AR-SMA13水稳定性相当,AR-SMA13高温稳定性稍好,AR-AC13低温抗裂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更优,但造价偏高。  相似文献   

2.
林毅  倪玮 《上海公路》2013,(4):70-73
橡胶沥青是由基质沥青掺加一定量的橡胶粉改性而成;SMA-13型混合料结构具有耐磨耗、抗裂、抗疲劳、抗车辙等较好的路用性能.以宁高高速联网收费改建工程中橡胶沥青AR-SMA-13试验段的工程应用为依托,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及路面检测介绍AR-SMA13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同的集料,根据国外沥青混合料级配经验及以往施工经验,调配AR-SMA和AR-SAC 2种级配,比较不同级配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差别.结果表明AR-SMA型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其原因在于AR-SAC混合料中细集料多一些,骨架结构不如AR-SMA,进而影响了其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4.
周政 《公路》2018,(10)
基于直投式干法橡胶沥青技术,将直投胶粉与SBS改性沥青复合,使其具有了湿法改性沥青的优点,而且现场施工方便。在级配方面,于AC-13C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粗细不同的4种级配,对比各级配混合料的性能,优化了AC-13C级配范围,提出了适用于胶粉与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AC-13G的级配类型,并与间断级配AR-SMA13混合料进行性能对比。试验证明,AC-13G能形成较好的嵌挤结构,但不如AR-SMA13密实;在高温稳定性方面,AC-13G优于间断级配AR-SMA13;在低温性能方面稍差一些,但是也满足规范的使用要求;在水稳定性方面,两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半刚性基层和混凝土基层2种路面反射裂缝的成因,针对这2种情况提出了采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MA)技术,并论述了这种技术的作用机理,最后给出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实际应用表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能有效解决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问题,具有显著的环保、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桥面铺装结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评价成品橡胶沥青与桥面铺装的适用性;研究成品橡胶沥青SMA的路用性能;并进行双层成品橡胶沥青SMA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成品橡胶沥青SMA桥面铺装结构不仅需满足桥面铺装使用性能的要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成品湿法橡胶沥青SMA13混合料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与SBS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的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成品湿法橡胶沥青SMA13混合料的应用特点,为成品湿法橡胶沥青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水泥混凝土桥梁多采用双层沥青混凝土铺装,其结构与路面中上面层相同,而不做专门的设计,但桥面铺装的受力和使用条件不同于一般公路路面。桥面铺装因其复杂的力学和环境、交通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对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分析桥面铺装结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评价成品橡胶沥青与桥面铺装的适用性;研究成品橡胶沥青SMA的路用性能;并进行双层成品橡胶沥青SMA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层成品橡胶沥青SMA桥面铺装结构不仅需满足桥面铺装使用性能的要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性能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SMA-13,AC-13以及橡胶沥青间断级配ARHM-13,并与4%SBS掺量改性沥青下AC-13和SMA-13的对比性试验,研究高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及路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与SBS完全相同的生产工艺,能够实现高性能橡胶沥青的生产,且制备得到的高性能橡胶沥青不仅达到了湿法拌制的技术标准,而高温储存改性剂离析指标还达到了SBS改性沥青的水平;高性能橡胶沥青适用于传统连续级配、SMA间断级配以及橡胶沥青专用的间断级配ARHM,同时,高性能橡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纤维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选用橡胶沥青混合料AC-13C级配,对纤维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抗裂性能及去疲劳性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含量的增多,使得混合料的空隙率增大,最佳油石比也不断提高;纤维存在着适宜的掺入范围,适量的纤维与橡胶相互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但纤维掺量过多不利于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橡胶沥青以其优良的高温性能、疲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正在成为一种重要和有效的公路养护材料,但在广东省的工程应用还很少。依托惠河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对该技术开展了应用技术研究,针对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施工环节,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和橡胶沥青AR-AC13罩面混合料进行技术分析和总结。研究成果与经验对广东省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用在透水沥青路面中的性能,依托实体工程,在PAC-13、PAC-20型透水性沥青混合料中使用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研究了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和渗水系数,并与高黏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与同级配类型的高黏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PAC-13、PAC-20型高黏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高黏沥青混合料,其渗水性能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京津高速公路东延工程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Asphalt Rubber Concrete,简称ARC)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间断级配的ARC 13混合料各项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通过ARC 13与普通AC 13、OGFC 13级配的对比分析,说明橡胶沥青混合料适宜采用间断级配,并列举一些工程实例,说明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断级配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4.
废胶粉改性沥青能够有效改善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并且能够解决废旧轮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文中对基质沥青和一定胶粉掺量的橡胶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并且选取Sup20和AR-AC20两种混合料类型对基质沥青混合料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胶结料的高、低温性能均优于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相比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橡胶沥青的水稳定性能与基质沥青相比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朋  张肖宁 《公路工程》2009,34(4):141-144
压实效果差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低的模量、较差的抗疲劳性能和延展性.评价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将粉碎的橡胶按不同的粒径和不同的量掺加进基质沥青中制得橡胶沥青.结果表明:橡胶沥青的类型和粘度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影响十分明显,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与压实过程中的压实功关系密切;压实系数越小,则所需压实功越小;压实性能上,有橡胶加入的沥青混合料的比未加橡胶的混合料的要差.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橡胶沥青的路用性能,减少橡胶粉对沥青轻质组分的吸收,该文采用助剂汽油对橡胶粉进行活化处理,研究了高掺量橡胶沥青的路用性能,并对未经活化的橡胶沥青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该文确定橡胶粉与汽油的质量比为2∶1,沥青采用黑龙江大庆AH-90#基质沥青,橡胶粉为北京某公司生产.结果表明:活化橡胶粉能够进一步改善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提高其低温延度和弹性恢复性能,同时高掺量的橡胶沥青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应用正交马歇尔试验设计,研究了AR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对马歇尔性能指标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ARC-13矿料级配范围,并对试件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原材料筛分及马歇尔试验结果,确定ARC-13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为7.0%;ARC-13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7.0%时,其目标配合比试验得到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了解掺入了橡胶颗粒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对今后使用再生沥青混合料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以往的事实证明使用再生沥青是极具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同时它还能有效地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而橡胶沥青的使用也被证实它能有效地改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譬如抗车辙性能等,应用于全国各地以至于世界各地的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就是使用橡胶沥青的成功典范.本研究是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这些试验包括掺入了2类橡胶、4种橡胶用量和3种尺寸橡胶颗粒的情况.试验表明在热拌沥青中掺入一定量的再生沥青和橡胶颗粒能有效地改善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9.
陆振盛  刘洪辉 《中外公路》2021,41(5):227-231
为提升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采用Terminal Blending的方式制备橡胶沥青,研究不同胶粉生产工艺、剪切速率以及改性剂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此外,采用RAP替代部分集料,制备掺RAP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并针对混合料的高、低温、水稳性能等进行综合测试,并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具有良好的性能.最后,采用TOPSIS方法,基于多指标评价方法对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橡胶沥青中加入悬浮剂,改善了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其性能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南地区强紫外线辐射的特点,采用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方法,对成品湿法橡胶沥青、现场湿法橡胶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耐老化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现场实际情况下的加速老化,研究不同老化条件下三种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延度指标的老化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经热老化后的沥青黏度和针入度指标随老化时间呈线性衰减,而紫外线老化后的针入度和延度指标衰减呈明显的阶段性;先急剧降低,后缓慢变差;进一步表明,成品湿法橡胶沥青在耐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方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能够较好地适应海南地区的强紫外线辐射和高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