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防止地表沉降引发隧道事故,以青岛地铁4号线福州路车站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监测数据与Midas GTS NX模拟软件,对青岛地铁浅埋隧道施工沉降规律和控制优化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地质勘查资料、沉降数据和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得到了影响隧道稳定性的因素及该区段的沉降规律;通过建立不同水位环境下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分析了其在地表的沉降规律,确定了最大沉降位置即最不利位置并进行了合理优化,为类似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13,(10):50-51
1概述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目前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的地铁化线路已经投入运营,杭州、成都、南昌、重庆等地正在进行地铁建设的施工,此外还有10多个城市陆续申请建设地铁工程。随着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地铁交通,接踵而来的地铁施工事故也频频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屡屡发生的地铁施工事故让人触目惊心,原因可能不尽相同,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建立等过程,每个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安全事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事故折射出的是安全施工监测技术和手段的不足,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管力度的欠缺。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各类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事实.基于这一现状,以北京地铁近年来新建线路施工中出现的具体工程事故案例为背景,结合新建地铁的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现有事故资料的整理分析,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5种类型:地层过量变形引起坍塌、不良地质体突发灾害、施工诱发地下管线破坏、工程施工管理不力、施工设备及操作技术过失引发的事故.针对每一类事故,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方案,进而提出适合于我国城市地铁施工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城市地铁及其他地下工程安全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11月15日下午,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逾十辆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事故造成40多人伤亡。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南北高架与内环高架快速路线圈检测数据为数据支撑,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理论,设计事务内与跨事务两种类型的交通拥堵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断面拥堵相关性计算结果进行关联规则筛选,挖掘出断面拥堵之间的强关联规则;最后,对断面拥堵关联规则之间的时空特征与网络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地铁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受周边环境影响大、施工难度大、不可预见因素多等特点,极易发生施工事故。本文针对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为保证地铁项目施工的安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浅谈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15日杭州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m长路面坍塌,并下陷15m。正在路面行驶的11辆车陷入深坑,多数地铁工地施工人员被困地下,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19人受伤。结合这次事故,本文分析了造成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16-117
桥梁施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桥梁施工企业普遍都对施工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仍然出现了很多安全事故,造成了重大损失,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桥梁施工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桥梁施工事故的分布特点,然后对桥梁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施工企业更好的防范和控制桥梁施工事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锡某泵站工程采用顶管法施工,顶管近距离跨越运营地铁隧道。为保证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安全,施工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 2D和PLAXIS 3D模拟施工过程,预测了顶管法施工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同时在施工期开展了全过程的安全监测。基于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隧道变形均满足规范中对隧道结构变形的控制要求;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变形规律基本一致,顶管施工引起下方地铁盾构隧道的竖向变形表现为隧道隆起,水平变形相对较小,隧道收敛表现为横向压缩、竖向拉伸;顶管穿越施工引起下方盾构隧道上浮和轮廓收敛变形,隧道最大变形均发生在顶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隧道顶部上浮和轮廓收敛的监测工作。顶管法施工上跨地铁运营隧道的影响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安全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动船(队)驶过在滩险作业的航道工程船时,若操作不当,最易发生事故。为此,作者认为:机动船驾驶引水人员驶经正在施工的工程船时除遵守航行规则外,应了解工程船的类型,出锚和钢缆情况及施工工程的动态,选择正确航线,控制好船位和航速;同时工程船也应主动配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量的真实交通事故案例,利用关联规则技术中的约束原则和Apriori算法思想,对交通事故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探求符合真实规律的关联规则.研究证明了关联规则在交通事故分析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不但能够加深对交通事故的认识,还可以为改善道路建设以及提高车辆安全性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地铁施工灾害风险源入手,采用多维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甄选出关键警兆指标;EPC编码标签和监控看板对关键警兆指标信息进行标识;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信息的自动识别和远程监控.以期达到地铁施工现场各类分散风险信息的准确采集、实时监控和动态跟踪.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科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根据反映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主要指标,采用物元综合评判法,应用关联函数,建立了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对某地铁工程进行了实例说明,证明了物元模型在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测中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找出疏忽瞭望的原因并避免事故的发生,介绍了德.波诺的模式理论并依此分析了三起海事事故中瞭望人员认知模式的形成,进一步利用"经济认知"和"赋意后行为"这两个认知规则分析了上述事故中瞭望人员处理瞭望信息的认知特点;分析发现,瞭望人员在处理瞭望信息时往往受到其已形成的认知模式的影响而出现认知错误,而且在上述认知规则的限制下难于觉察到已发生的认知错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此认为,瞭望信息处理不当是疏忽瞭望的重要原因。提出了避免发生认知错误的对策,同时建议将瞭望作为一门技术进行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为有效解决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问题,繁忙路口地铁车站自然首选暗挖法施工。暗挖中洞法是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针对首次应用暗挖中洞法施工的磁器口车站,着重介绍了三拱两柱地铁车站暗挖中洞法的施工原理、施工步序、施工方法及钢管柱施工要领。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因地铁车站进站客流的空间不均衡性所导致的乘客安检排队时间过长、车站拥堵,甚至踩踏事故,本文设计了地铁安检智能引导分流系统并基于此提出客流组织优化方法。首先,在传统地铁安检模式的基础上设置智能引导分流系统,根据乘客行李类型将安检台划分为大包、小包/无包安检通道,实时采集安检区域的客流分布特征;其次,在排队等候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乘客转移时间和转移意愿,计算最优安检排队决策;最后,通过引导设备指引乘客选择最优安检通道。选取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地铁站晚高峰时期的客流数据作为案例,进行计算仿真分析,并通过实地实验进行校准验证。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方法后,地铁车站各安检通道的客流排队压力显著降低,计算仿真结果与实际安检情况误差为3.2%,且优化后大包乘客的平均安检排队效率提升38%,小包/无包乘客的平均安检排队效率提升16%。研究成果为提高乘客安检排队进站效率,有效避免地铁车站拥堵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隧道穿越工程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建筑物安全性控制程序,其中包括建筑物安全现状评估、隧道施工对建筑物影响预测及施工过程控制、工后评估及结构状态恢复等.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西北风道大断面风道施工需要在松散不良地质条件下穿越天坛公园"青山居"仿古建筑及旅游服务部等建筑,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极高.根据建筑物安全性控制的要求,对地铁隧道施工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及对比分析,阐述地层变形模式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另外,为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及建筑物安全,在对该工程特点和控制方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树根桩隔断墙和洞内超前注浆、掌子面注浆及控制开挖、墙基下方地层注浆加固等综合技术,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和建筑物沉降,保证了隧道施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江江苏段多起船舶碰撞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探讨船舶在航行和避让时其行动通则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并提出了加强船舶安全航行的对策和建议,同时指出严格遵守规则和按章操作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先决条件,以期船舶的驾引人员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工作思路与方法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铁车站和线路大多位于城市市区人口稠密、交通繁忙的地带,地铁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其沿线的原有道路、交通系统造成破坏,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巨大影响。如何做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工作,将施工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是管理者面临的关键问题。鉴于此,从成都地铁交通疏解工程的特点出发,结合施工期间交通疏解的成功案例,提出成都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