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防汛站选址问题,文章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防汛站节点脆弱度指标进行针对性分析,并采用熵权法计算节点脆弱度。然后基于节点脆弱度,以线网总覆盖度最大、防汛站建设成本最小以及应急响应时间最小为目标,考虑有关约束,建立基于节点脆弱度的城市轨道交通防汛站选址模型,模型通过赋权将多目标转换为单目标,最终得到一个基于集合覆盖模型的单目标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并以武汉地铁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成果能够为轨道交通防汛站选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阶段,这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救援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应急救援站是救援体系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以滚动式多步求解的方法建立粒子维度自适应模型,求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应急救援站多目标选址问题,并采用Matlab与数字地图相结合的方式,计算覆盖北京地铁全网的应急救援站最少数量及最佳位置分布。研究结论:(1)本文提出以滚动式多步求解方式来改进传统的粒子群聚类算法,改进后的算法能够自适应地求解聚类簇数;(2)应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能自动求解不同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应急救援站最少数量,且求解结果优于已有相关研究;(3)本文在适应度函数中增设影响权重,可解决选址过程中的多目标约束问题;(4)本文提出的粒子维度自适应方法同样可以用在解决聚类条件相同、类群边界明确的其他类似问题上。  相似文献   

3.
天津已逐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但各线路间的应急管理相对独立、协同性差,导致应急资源利用效率低,应急响应不及时。建立基于11条天津轨道交通线路的复杂网络模型,对其进行统计特性分析,开展车站站点失效的脆弱性研究。在考虑需保护的脆弱站点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天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应急设施中心选址模型,确定应急设施中心共计26个,同时明确其覆盖范围。选址结果可提高未来线网的应急效率,其分析过程适用于其他轨道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合力效应最大化的原则和目标,论述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基于公共服务需求导向的必要性,继而从理论角度,阐释公共服务需求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布局优化的理论基础、流程手段和具体策略。最后,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耦合分析,针对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集中但轨道交通线网并未覆盖的区域,提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优化建议:新线路的站点设置应充分与该区域结合;而对于新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在选址时应尽量临近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站点,从而实现二者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地铁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探讨不确定条件下的地铁应急物资储备点优化配置问题。 考虑在应急物资储备点不确定和需求点救援带有时间窗限制的情形下,以应急物流总成本最小化和救援时间最短 化为目标,建立基于相关机会规划理论的地铁应急储备点选址-路径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遗 传算法在处理应急储备点不确定和需求点时间窗限制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可减少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进而 为地铁应急物资储备点选址决策提供模型和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历程,得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历程整体呈现"S"型发展趋势的结论。探讨了城市规模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持续时间和线网规模之间的关系。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各等级城市规模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日均客流强度、人均轨道交通站点数、线网客流强度等规划参数指标值。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平衡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各等级城市规模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各阶段规划指标目标值选取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地铁应急站的具体选址进行了研究。其中,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应急抢险要求,分析了网络化应急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应急资源优化配置的流程、运营风险的评估、交通系统脆弱性和应急站选址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和建设全过程年限较长,在此期间土地利用规划通常多有调整,导致工可研阶段的客流预测结果难以支撑新线开通时运输计划编制等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城轨新站点客流预测方法,首先研究城轨站点周边人口岗位数据统计方法,其次提出人口岗位比、人口岗位总数和站点可达性指标概念,基于K近邻非参数回归预测方法构建进出站量预测模型,最后依托广州地铁客流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站点进站量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占平均实际进站量的19.0%,进站量大于2万人次的站点平均相对误差为16.0%,所提方法可为城轨新线开通后运输组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信息联动是在线网的层面上,根据线网运营业务以及突发事件的相关性,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对事件处置和决策有重要意义的应急信息进行联动,形成最强大脑的智能决策信息中心,实现应急处置"看得见、听得到、调得动、联得通"的目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急信息联动内容、联动布局、联动优先级的研究,结合线网应急处置需求,提出应急信息联动机制;针对不同的联动内容,提出不同的应急联动策略;最后详述应急信息联动的技术实现方案。应急信息联动可实现应急信息的高度集成,从应急处置数字化向应急处置智能化发展迈进一步;通过具体项目实施,已极大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的应急突发事件处置效率和应急处置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出发,阐述在线网运营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的要求,探讨城轨云架构作为基础平台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云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共享以及智能运维4个主要构成模块的功能与要求;重点探讨云平台作为城轨云架构的关键技术,其功能要求与技术选择将直接影响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重点关注云平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能力,以统一服务“线网全业务、城轨多制式”为目标,构建一个开放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为破解目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大,形成的方案与城市发展和延伸方向不符,以及交通供给与需求难以在时空上很好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生成方法。首先,采用反距离修正的Infomap算法划分城市组团;其次,对线网数据进行前置数据处理,缩小模型的计算范围并推算得到线网密度、客流强度和线网规模3项关键参数;然后,构建线网生成模型,按照“组团间线网生成—组团内线网生成—线网整合与优化”的技术路线生成线网。依托某市实际数据构建算例,验证该线网生成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该市的实际线网,前述方法得到的线网在布局上的延伸性更优,覆盖面积率提升68%,线网吸引范围内的公交站点数量更多,增加了639个,线网的全局可达性更高;增加的组团划分步骤,能够显著提升线网覆盖的中心城区面积率,生成线网的辐射力度和带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2.
既有线和高速铁路线纵横交错是中国铁路网的现状,现有的铁路救援装备基地仅能较好地覆盖既有线。为进一步提高铁路救援装备基地对高速铁路网的覆盖,提出在既有铁路救援装备基地中增加新型高速铁路救援起重机和内燃机车,构建包括枢纽救援装备基地和快速救援装备基地的铁路救援装备网络混合层级优化模型,建立事故风险点覆盖最多和平均救援响应时间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在不改变救援装备基地数量的情况下,模型给出的救援装备基地网络平均救援响应时间显著缩短;救援装备基地数量可变时,模型可在保证覆盖率和响应时间的前提下,显著减少救援装备基地数量,从而削减成本。  相似文献   

13.
脆弱性评价方法是描述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风险评估方法.本文提出基于群体灰色层次分析法的脆弱性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脆弱性问题进行研究,构建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脆弱性评估指标,通过算例分析各脆弱单元的特征和分布规律,计算出需要加强的脆弱性单元.通过与普通层次分析法比较可以看出,群体灰色层次分析法是评估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能力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体预案是描述网络领域概念语意模型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捕获线网领域的知识,确定线网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以ABC(前因—行为—后果)本体为原语本体,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领域进行词汇扩充,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应急领域本体模型,并使用OWL本体描述语言和RDF(资源描述框架)对线网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化描述,最后讨论了线网应急预案的匹配、查找与实例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总结分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和经验,指出大城市轨网规划首先最需要重视的是与城市及其交通规划的协调,应加强线网层次和规模的研究,并为线网发展留有余地,外围线与中心城线衔接应遵循“多点多线”的衔接原则,换乘站与城市功能节点协调,交通枢纽应采取一体化规划建设,建设时序上应考虑对相交换乘线的影响,单线方案建设需在网络总体指导下研究。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分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在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和经验,指出大城市线网规划首先最需要重视的是,与城市及其交通规划的协调,应加强线网层次和规模的研究,并为线网发展留有余地,外围线与中心城线衔接应遵循"多点多线"的衔接原则,换乘站与城市功能节点协调,交通枢纽应采取一体化规划建设,在建设时序上应考虑对相交换乘线的影响,单线建设方案需在网络总体指导下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减少工程难度、降低造价使城市轨道交通线更具有吸引力是当务之急。本文从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联想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降低工程造价的几个方面,并作了探讨。慎重地评估预测客流、缩短列车间隔减小车站规模;做好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土建设计中做好各类管线调查,对线路方案精心比选,减少拆迁,对高架线结构轨道和减振防噪深入研究,加快机电设备的国产化等不仅能达到减少工程难度、降低造价而且会加快城轨交通项目设计工作的进度。  相似文献   

18.
郊区轨道站点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步行接驳客流聚集效应函数曲线,界定郊区轨道站点影响范围;基于影响区域内土地使用性质,引入景观生态学中景观优势度概念,定义并计算各类用地的优势度指数。综合考虑站点的交通功能与场所特征,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郊区轨道站点进行类别划分。研究成果应用于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线网设计。将郊区轨道站点分为“7大类11小类”的分类方法,可以为大都市郊区轨道站的规划和制定设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掌握城轨新线开通初期客流演化态势、提高运输组织合理性,针对新线客流变化不稳定、缺乏历史客流数据等问题,提出城轨新线客流成长期进出站量短时预测方法。通过对新线站点进出站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基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考虑客流趋势相似性的城轨站点类型划分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城轨新线站点历史数据库构建方法;基于趋势距离对近邻匹配机制进行优化,并根据多元统计回归对K近邻算法进行改进,提出新线站点客流成长期进出站量短时预测方法;结合广州地铁客流数据,对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新线站点客流成长期内短时进、出站量平均预测效率较既有方法增加了35.68%、32.23%,预测精度较既有方法增加了38.32%、25.80%。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基于系统论的观点,从事故预防、安全保障以及事故应急救援角度,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的框架结构体系,探讨了事故预防、安全保障、事故应急救援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及法规标准体系,旨在引入轨道交通安全研究的一种系统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