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排式真空预压软基加固效果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排式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方法”是在常规真空预压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取消了水平排水砂垫层,用密闭的真空管网将真空能量直接传递到排水板底部,真空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通过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在全国5个有代表性的软土地基加固试验区的试验结果对直排式真空预压软基加固效果及经济性进行分析,证明该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软土地基,能够有效进行加固并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对北方某港口高渗透性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该工法取消了水平排水砂垫层,以真空排水管网与排水板直接连接,形成排水系统,真空能量更为快速有效地作用于加固土体,加固后土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处理目标的要求,技术经济效果显著,可为类似高渗透性软土地基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排水板内真空压力大小直接关系土体中有效应力的提高,文中介绍了排水板内部真空压力测试的两种不同方法,并对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现场观测结果表明,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进行地基处理时,排水板内真空压力的衰减很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机理,结合天津临港工业区吹填造陆工程的特点,提出应用直排式真空预压技术处理试验区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把竖向塑料排水板与水平排水滤管直接相连,提高了真空度传递效率,达到了缩短工程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吴占刚 《水运工程》2000,(8):112-114
天津嘉菱联合实业有限公司天津罐区采用真空预压加固油罐地基。文章对该工程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理论和实测资料给出了塑料排水板间距与真空预压加固时间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19,(5):593-599
通过现场试验探究了真空预压技术在低渗透性软粘土中的处理加固效果,设计了6组试验组次共4组对照试验,分析了膜下处理方式、排水板深度、排水板类型和排水板间距对真空预压处理效果的影响。对于该工程中的超低渗透性软粘土,试验结果表明:排水板间距为0.8 m的分布型式优于间距为1.0 m的分布型式;采用长短板相结合的分布方式较单一长度的排水板处理方式,可有效提高真空预压的处理效果;采用较大的滤膜等效孔径可有效提高排水板真空度的传递效率,从而加强真空预压效果;传统铺设砂垫层的膜下处理方式虽然效果最佳,但考虑到施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因素,可采用三维排水网+直排式处理的方式进行替代。  相似文献   

7.
新近吹填淤泥目前主要采用真空预压二次处理技术(浅层+深层)进行加固,施工成本较高、工期较长。基于新近吹填淤泥的真空固结机理,提出优化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的新思路,依托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软基处理II区工程,开展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近吹填淤泥经地基新型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加固后,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现行真空预压排水系统应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时所存在的排水板堵塞、真空压力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且有效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基于真空压力传递特性及最终加固效果,方案3 (原生料防淤堵型整体式排水板+专用接头+水平排水板+粉细砂垫层)更适用于新近吹填淤泥地基。  相似文献   

8.
陈富 《水运工程》2020,(8):172-177
真空预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针对增压法真空预压、加热法真空预压两种新工艺,结合现场试验及工程实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增压法真空预压在地基内充入高压气体不能改变土体的饱和状态,同时高压气体会降低真空预压的真空度并可能阻碍真空度沿塑料排水板向深层传递;增压法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工程施工前应做好试施工验证其加固效果;加热法真空预压法通过升高土体温度提高渗透系数、缩短固结时间,同时增大固结沉降量,尤其适用于低渗透性的软黏土或淤泥;针对加热法真空预压现场应用难题提出了新型加热型塑料排水板和闷晒式太阳能加热循环水等改进方法,分别较好地解决了加热塑料排水板的制作加工、加热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塑料排水板在天津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培生 《水道港口》2003,24(2):88-89,93
通过对天津港若干采用真空预压加固的工程进行统计 ,对塑料排水板间距与加固时间、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以上三者之间的规律 ;对真空预压加固机理进行了阐述 ,并根据有关实测资料 ,指出影响加固深度的主要因素是井阻损失的大小 ,实际工程表明 ,真空预压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 30m以上。  相似文献   

10.
张云冬  张乾  程瑾  常金钊 《水运工程》2015,(12):148-152
结合目前对真空预压的理论认识和工程实践,对某工程真空预压地基土体的孔隙水压力消散、沉降、物性参数、强度参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隙负压消散量受土体扰动及沉降导致的排水板弯折和淤堵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其不简单地随深度增大而减小;计算吹填土的沉降量时,经验系数可取大些,下部原位土体的沉降经验系数可适当取小些;加固后的土体物性参数及强度参数明显变好,且在排水板底深度以下仍有强度增长。结合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对真空预压的有效深度和加固效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土体的有效加固深度受真空负压和土体排水阻力的综合影响;在排水板深度范围内的土体加固效果明显,而该深度以下的加固效果则随深度增大逐渐降低并最终趋于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天津港软土地基加固工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沉降修正系数、固结系数以及理想井与非理想井的差别,分析了真空预压排水板间距、预压加固时间与加固造价的关系,得出的几点认识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真空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现场试验,综合分析了真空预压影响区的孔隙水压、地下水位、沉降和侧向变形等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真空预压的影响距离达28~41 m,影响深度达24 m;真空预压对周围影响与地质条件等有较大的联系,影响区插设塑料排水板后,地表沉降和表层位移降低约2/3,侧向位移降低约1/3;影响区为已真空预压加固区时,影响区土体变形模量因固结而增大,刚度提高,侧向变形显著降低,约为未加固影响区的6%.  相似文献   

13.
林志强 《水运工程》2015,(7):161-166
针对竖向排水板中有效真空压力分布模式存在的争议,基于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真空度和负压概念加以分析,指出排水板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量便是有效真空压力大小。通过计算排水板中孔隙水的总势能,并利用水具有趋向于更低能量状态的趋势原理,分析了孔隙水的运动机制及流动全过程,进而得到有效真空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排水板中有效真空压力变化规律与初始地下水位、膜下真空度及排水板变形量紧密相关;有效真空压力的简化分布模式为折线形,转折点在与初始地下水位线交汇处;在地下水位线以上时,有效真空压力变化大,衰减梯度达10 k Pam;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有效真空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排水板变形量越大,排水阻力越大,如果出现折管现象,可能导致膜下真空压力无法向下传递。  相似文献   

14.
常规的竖向排水板真空预压处理新近吹填流泥的压缩量可达30%~40%,呈明显的大变形特征,排水板弯曲变形严重,导致排水板中的真空度沿深度衰减较大,影响最终加固效果。针对吹填流泥的这种工程特性,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水平排水板真空预压法在该类场地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板真空预压取得的沉降变形、孔隙水压力、出水量、含水率、十字板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均好于常规的竖向板真空预压,并分析了水平板真空预压处理吹填流泥的优势。结果表明,水平板真空预压是一种可行的吹填流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富  陈默 《水运工程》2024,(4):183-188
真空预压与真空井点降水两种工艺均可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表观上两者都是通过抽真空使土体内孔隙水排出并使软土沉降,但目前对两者的工艺和机理等关键差异的认识不深入,难以有效指导现场施工。真空预压和真空井点降水在抽真空设备、竖向排水通道和密封边界等设备与工艺方面有显著差异;两者的的排水机理也有着本质区别。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是负压作用下土体发生塑料排水板水平向排水固结,同时塑料排水板内的水向上流动与重力无关;真空井点降水的加固机理是群井抽水引起地下水位降低,土体的浮重度变为湿重度导致荷载增大使土体沉降,同时井点管内的水向上流动受重力影响。在工艺和机理的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真空预压和真空井点降水在10个关键方面的差异,包括加固机理、影响深度、不同深度的真空传播、土体水平变形、竖向排水与重力的关系、抽真空位置影响、与外界是否连通、影响区成因、地下水位变化、是否形成非饱和带。  相似文献   

16.
近来某些围海造陆软基加固工程中,地基表层流泥经过真空预压加固后,强度很低,部分土体仍处于流塑状态,没有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结合青岛某工程实例,分析真空预压加固流泥效果较差的原因,表明这些软基应变固结度达到85%后,承载力仍较低,其原因是这些饱和软土中黏粒含量很高,黏粒对孔隙水的吸附作用较大。采用排水板间距大于60 cm的真空预压方法处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汕头港1-2泊位后堆场软基加固的地质特点,根据施工期大量详细的监测资料及加固后钻孔获得土的物理指标变化,分析了采用直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25米深的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法完全能够加固25米深的软土地基,同时真空预压法在表层以为深厚的砂层(4-12.5米)的地质条件下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典固结理论,分析了影响真空预压沉降速率的各个冈素.研究表明,沉降速率与土性指标、加固:层的厚度、以及排水板打没参数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确定沉降稳定标准的沉降速率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冬季施工中真空预压加固软基工艺的分析,总结了低温、大风对砂垫层,排水板打设。滤管和密封膜施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普通真空预压法的真空度传递不足、孔隙水压力消散过慢、工期较长和深层土体加固效果欠佳等缺点,提出了分层插板真空预压法。采用无孔密封管通过密封接头直接与下层排水板连接而插入深层土体,与普通真空预压法模型桶试验的累积沉降量、真空度、孔隙水压力、抗剪强度、含水率和出水量等指标比较表明,上层土体的各项参数大致相等,但其下层土体的各项指标具有明显优势。分层插板真空预压法能够较好地将真空度传递到深层土体,加快孔隙水压力消散,缩短工期,并取得良好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