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长江港口的现状已经很难适应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论文概述了长江港口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了长江港口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了长江港口发展中在港政管理体制、港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岸线规划使用、港口通过能力、航道建设整治、港口建设投资、港口法制化建设、软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长江港口的建议: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港落实港口管理职能、解决长江港口结构性矛盾、加大长江航道建设和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以港口为主的物流园区、构建长江港口战略联盟、加强港口布局规划管理、加快建设重庆和武汉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2.
全长6 300公里的长江,所承载的航运功能使之成为沿江七省二市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港口是长江航运腾飞的重要基础平台。从2001年11月至今的4年里,长江港口体制改革踏着市场的节拍而动,为长江航运发展带来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江海联运:推进长三角水运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革 《综合运输》2011,(2):53-56,7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航运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航运联盟的合作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地区水运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江海联运、内河航运和港口等水运要素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加快建设长三角航运联盟的措施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水运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动态环境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对航运中心的发展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特邀专家身份参加“首届中国港口城市市长高峰论坛”的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所长孙光圻认为,以腹地和临港产业等要素构成的动态环境,对我国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口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并有力地推动港口功能向新一代港口方向升级、促使国际航运中心重新选择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5.
与东盟的经济互补,势必给泛珠三角区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更广泛的交通合作,则是泛珠三角港口和航运发展“升级”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困扰航运业的港口拥堵危机不仅仍在持续,且愈演愈烈。在世界贸易不断加速增长的趋势下,港口与航运之间的矛盾甚至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具有了全球化特征。同时,由于欧洲、美国西海岸,亚洲及其他地区部分港口综合系统的限制,港口服务已成为攸关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港口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港航集团纷纷入驻我国港口市场,面对来自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传统的港口管理思想已不能满足现代港口航运市场的竞争要求, 我国港口产业也在呼唤一种新的管理战略——资本扩张。文章在此背景下分析了江苏沿江港口资本扩张的可能模式,针对沿江港口的自身特点给出了资本扩张的模式设计,并提出以战略联盟的方式,建立稳定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沿江港口群价值链体系,详细构想了沿江港口群的战略供应链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广西航运学校创办于1959年,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惟一一所培养交通航运和港口管理等专业人才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历经近50年的发展,广西航运学校成为国家级A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伴随着港口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港口功能的不断完善,各大沿海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建立“国际航运中心”、内河港口城市提出建设“区域性航运中心”的战略发展设想。国内俨然已掀起了一轮“航运中心”的建设热潮。但是,对于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应该详尽分析,科学筹划、明确定位。应该明确航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输》2007,(8):90-90
湖北省省长罗清泉: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运业发展,将航运发展纳入了全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关于加快全省长江水运业发展的意见》。总的要求是:以航道网络化、船舶标准化、港口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目标,加快航运建设,提高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和使用效率,尽早建成长江中游武汉航运中心,形成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航运体系,实现由水网大省向水运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航运物流的安全性与效率,对航运物流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航运市场规模、技术应用现状等,并提出航运物流发展针对性策略,主要包括优化港口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效率、推动数字化转型等。在此基础上,对航运物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同航运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交通人热议的"十二五"规划中,水运被多次提及,这种绿色、环保、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可能左右中国很大一部分城市的发展路径。"十一五"期间,我国内河水运建设总投资预计为1000亿元,超过建国以来至"十五"期末的投资总额。临港经济继续成为引领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临港经济与港口、航运事互相促进,组成了共生共赢的航运"互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航运中心是依托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航运枢纽,航运要素齐全并形成规模,处于全球海运干线网络的重要节点,通过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辐射全球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衔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代表所在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依托港口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可以看出,航运中心的建设对腹地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是极为突出的。改革开放初期,依托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外向型经济,并取得了显著成就;20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14.
程亮 《综合运输》2005,(10):64-67
国际航运中心是依托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航运枢纽,航运要素齐全并形成规模,处于全球海运干线网络的重要节点,通过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辐射全球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衔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代表所在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依托港口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港口群竞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港口航运企业正经历着从单纯的竞争战略走向合作竞争的竞合战略。对于港口经营和发展而言,相对于单纯的竞争来说,合作竞争是巨大的进步。港口  相似文献   

16.
为港口而战?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各港口的建设情况,远远超出了港口物流发展的需求。时下,上海港口群、渤海湾港口群和韩国釜山等港口,正在为角逐出一个东北亚航运枢纽港而投入着、建设着、呐喊着。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时期沿海港口发展面临供需关系逆转的背景下,港口发展必须着眼于支撑国家战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适度超前,优化布局,转型创新,并加快航运中心建设与港口运输系统完善。  相似文献   

18.
尹震 《综合运输》2013,(12):9-13
本文围绕港口的现代物流业、临港工业、航运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四大产业,分析总结了港城互动下港口产业发展的一般进程和主要特征,并为未来我国沿海港口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基本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在港口、航运产业的应用,整理了港口产业集群的概念,从理论上探讨了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并从构成要素和构成层次两个方面对港口产业集群进行了结构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港口产业集群的螺旋式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香港航运发展近况 香港是世界航运中心之一,它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港湾自然条件良好,并且经过了长期开发建设。航运和港口业对于香港经济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者在香港GDP中占有20%的比重,提供了12%的就业机会,水路运输在香港外贸运输中的份额高达90%左右。 作为世界上船舶拥有和船舶经营管理中心之一,香港不但有船东保赔协会和重要船级社的良好服务,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