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针对砂砾石颗粒粒径大、与《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回弹模量试验不适用的问题,在试验仪器和方法上作了一定的改进,以使测试的砂砾石材料回弹模量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
粒料基(垫)层材料回弹模量的足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粒料类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十分复杂,因而表示其变形性质的回弹模量也是一相当复杂的物理力学指标,在作粒料类基(垫)层的力学分析时,将其模量取为常数,就显得十分勉强。本文在野外足尺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粒料基(垫)层材料回弹模量与粒料层厚度和基础(下卧层)模量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此关系模型可用于道路路面结构非线性、铁路路床和砂砾石换填地基的力学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3.
彭韦   《现代交通技术》2012,9(5):8-11
为了得到能够有效评价砂砾卵石土路基压实效果的指标,分析了弯沉值、回弹模量的物理意义,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其用于砂砾卵石土路基检测中;分别说明了检测路基压实度、回弹模量的3种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手持式落锤弯沉仪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主要特点。通过现场试验,将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测得的弯沉值及反算得出的回弹模量与压实度、沉降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验证了PFWD的实用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天然砂砾路用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然砂砾不同天然级配和设计密实级配进行击实试验,分析了不同级配组成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条件下,对天然级配和密实级配的天然砂砾进行D×H=308 mm×290 mm大试件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了天然砂砾不同级配组成的路用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公路路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相关内容,首先全面的分析了影响公路路基回弹模量的主要因素,进而详细介绍了当前在公路路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检测技术,可以为公路路基回弹模量的试验检测以及公路路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路基土回弹模量对路面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水泥砂作为路基处治土,通过室内回弹模量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水泥砂的回弹模量与压实度、水泥含量的预估方程,为其回弹模量的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估值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7.
对邯郸地区的低液限粉土进行室内回弹模量试验,研究了不同压实度状态、不同含水量下的回弹模量变化规律,得出了含水量、稠度与土基回弹模量的相关关系式,对于如何采用室内回弹模量确定野外土质路基回弹模量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路基回弹模量随季节交替之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对室内试验所得回弹模量值(简称回弹模量)的影响.干湿循环对回弹模量有直接影响,即便对于同一种土(试验用完全扰动黄土),在相同压实度与含水率情况下,由于干湿循环阶段不同,回弹模量也呈现出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含水率时,可以采用干湿循环湿度影响指数CW来表征干湿循环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在已有回弹模量预估模型(基质吸力模型)中引入了干湿循环影响系数αi,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  相似文献   

9.
对贵阳地区的高液限粘土进行室内回弹模量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量与不同干密度下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得出了稠度、压实度与土基回弹模量的相关关系式,对于如何采用室内回弹模量确定野外土质路基回弹模量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邯郸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邯郸地区的低液限粉土进行室内回弹模量试验,研究了不同压实度状态、不同含水量下的回弹模量变化规律,得出了含水量、稠度与土基回弹模量的相关关系式,对于如何采用室内回弹模量确定野外土质路基回弹模量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江西省境内5条高速公路土石混填路基进行了大量的动弹性模量和压实度试验,分析得到了动弹性模量和路基填料压实度的回归关系式,提出了基于路基动弹性模量的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给出了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议值,通过现场检测对提出的建议值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土石混填路基的动弹性模量和压实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动弹性模量可作为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动弹性模量作为路基压实质量控制建议标准是合理的、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既有线路提速改造,需要对其路基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在现场调查路基健康状态的基础上,按路基病害轻重程度、填料类型与基床结构的不同,将路基区划分为24个检测段,共开展754组密实度、345组动弹性模量和1 311个不同部位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并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现场调查为基础,采用轻型动力触探、密实度、动弹性模量相结合的既有线路基健康状态综合评价方法,能全面反映路基强度、刚度、耐久性的状态,是既有线路基健康状态评价的可靠方法之一,试验结果可直接应用于路基工程改造技术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对桩周土弹性模量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目前确定桩基础上弹性模量的3种方法:室内试验方法、基于过去工程实践的经验关系的方法及由单桩的荷载试验曲线反算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单桩荷载-沉降曲线确定土弹性模量的简单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和图表供工程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弹性理论法计算桩基础沉降时,应该用单桩荷载试验曲线反算方法得到的土弹性模量作为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14.
回弹测试技术是一项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工程中常用该技术所测得的回弹值来推定混凝土的强度,但是本文在混凝土材料回弹测试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碰撞和应力波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回弹值表征的是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回弹值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只是相关关系,而利用这种关联性来推定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对其质量的评估有一定的帮助,但缺少理论支撑。基于该结论,本文猜想回弹测试法可用于快速、方便地识别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设计了试验,由试验数据做出了某型号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与回弹值之间的关系曲线。随着研究的深入,该弹模—回弹值关系曲线若能应用于工程中,则可为以后评价混凝土桥梁结构整体性能和技术状况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挤压铸造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凝固条件,制备了连续长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样,并对其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皆随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增加而增加。含48%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比基体材料的拉伸强度高50%以上,但塑性指标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显降低,当连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小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大,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当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大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小,而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挤压铸造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凝固条件,制备了连续长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样,并对其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皆随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增加而增加.含48%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比基体材料的拉伸强度高50%以上.但塑性指标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当连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小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大,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当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大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小,而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隧道地震动力模型试验是在实验室中研究隧道结构地震响应和破坏机理的重要方法。其中,模型相似准则和相似参数的确定是正确进行模型试验的关键环节。以相似理论为依据,推导出隧道地震动力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首先确定模型的几何相似比和弹模相似比,即可根据相似准则确定其余各相似参数。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农村公路砂石路面为依托进行低造价改造技术的试验研究,经现场取样和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现有碎石土路面,添加占总量20%~30%的粘性土作为胶结材料时,能显著改变碎石土的颗粒级配,易于形成路面板块;再添加占胶结材料2%的石灰进行改善,能大幅提高路面结构的强度和水稳性能;若再添加水泥等胶结材料,虽可进一步提高强度,但不利于施工.故对于农村公路天然碎石土路面,建议采用路拌法泥灰固结.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合材料组分结构的复杂性,通常采用细观力学方法预测复合材料有效模量。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细观力学方法,并采用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与Mori-tanaka方法,编制Matlab程序,分析了含有基体裂纹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选取纤维长径比与损伤含量为影响参数,绘制了有效模量的变化趋势图。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模量的改进混合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建立了混合律模型,对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律方法,并给出了计算等效弹性模量的改进公式.计算实例表明,改进公式的最大误差为9%,计算曲线逼近试验曲线,而Voight模型、Reuss模型以及Halpain-Tsai修正公式的最大误差都大于23%,它们的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