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利用排队论,对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的“拌和-摊铺”子系统的系统服务强度、系统成员数量与施工成本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运用计算机对此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了静态配置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影响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运行状态的因素,通过对其内部因素的调整,提出了变工况条件下动态优化系统配置的方法及程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影响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运行状态的因素,通过对其内部因素的调整,提出了变工况条件下动态优化系统配置的方法及程序。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朝着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的分析与评价问题,对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效果进行了界定,并采用数据包络(DEA)方法对我国交通运输资源配置的效率作了定量的评价,得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收益情况和目标投入量与目标产出量.  相似文献   

5.
陈晓玲 《交通标准化》2010,(21):139-142
以高等级路面机械化施工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拌和、摊铺等方面阐述机械在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的运用,并根据主要机械的运行规律,运用排队理论进行施工机械的最优控制,使施工成本最少,从而实现高等级公路机械化施工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以排队论、非集计理论为理论基础,分别以系统平均延误最小、系统总成本最小、系统效益增量与成本增量之比最大为目标,对多收费方式收费系统进行资源优化.通过简单的数值案例说明其应用,为电子收费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配送中心AGV配置方案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AUTOMOD平台的某配送中心仿真模型.研究了配送中心核心子系统,包括典型的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AGV搬运系统,数字化智能分拣系统和基于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的件货自动分类系统等.对输入数据模型进行了检验,验证模型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该配送中心的3种不同的AGV配置方案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最优的AGV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公路路面施工机械化配置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建立公路路面面层施工机械优化配置数学模型的目的与意义,建立了公路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数学模型,并以一实际公路路面面层工程为例,表明了该模型适用于公路路面面层施工工程的机械设备选型与配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倒立摆系统的建模与控制.首先对倒立摆模型进行抽象处理,对处理之后的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利用机理法建立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系统的需要设定参数,设计出该系统的极点配置器,最后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得到系统在大约经历3秒后趋于稳定,仿真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将经济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引入到运输配置效率的研究中,提出运输配置效率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经济意义,论述了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内河运输配置效率的DEA模型,运用模型对我国17个省区的内河运输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公路工程绿色低碳施工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但是建设工程中某一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案无法实现“碳中和”,只能面向“碳中和”的低碳排放形成施工方案,同时也必须坚持合理造价控制下的绿色低碳施工方案。笔者从碳中和理念以及施工方案的造价成本双目标研究公路工程施工方案,将公路工程施工系统类比为耗散系统,根据“碳中和”理念,引入正负熵值模型,根据对施工系统的影响类型,将碳排放和造价成本解释为施工系统正熵值,将碳吸收解释为施工系统负熵值;根据模型公式运用PSR模型建立了基于“碳中和”理念的公路工程绿色低碳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正负熵值模型所需权重,从而计算施工系统总熵值,对比不同施工方案的施工系统熵值大小,综合分析比较施工方案的造价成本以及绿色低碳两方面的影响,设立3个情景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进而选出总体占优的施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生态砌块预制件的施工方案的施工总熵值小于使用传统预制件的施工总熵值,前者施工方案更加契合“碳中和”与造价双目标。  相似文献   

12.
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路基的质量改善措施优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对加快堆载速度、增加超载高度、改善排水条件等质量改善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借助灰色系统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包括路段集、对策集和目标集的三维措施优选模型,用以确定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最优处治措施.结合佛山"一环"软基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不同路段进行了质量改善措施优选.通过对后期监测成果效果分析,验证了措施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校园网中信息发布系统处理数据的对象关系,建立系统的关系模型.系统实现了基于ACL的访问控制,支持部门、用户、群组及用户访问权限的动态配置与管理.群组消息在进行Web信息发布的同时,也提供了短信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对沥青路面施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PSS/H系统仿真软件的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仿真模型.对某路段沥青路面施工实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沥青路面机群施工机械的优化配置方案,该方案实现了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最佳配置,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对沥青路面施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PSS/H系统仿真软件的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仿真模型.对某路段沥青路面施工实例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沥青路面机群施工机械的优化配置方案,该方案实现了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最佳配置,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一种软件配置结构管理工具方案,对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其语义模型和系统框架。还给出了本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复合土工膜的防渗特性,将其铺设在路基路床表面,防止大气降水下渗,降低对高填路段填料的要求,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填料缺乏地段公路建设的成本。从室内模型实验到现场实际施工系统的完成了"两布一膜"在路基防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这些工作为"两布一膜"在路基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施工依据。  相似文献   

18.
顶推拖拉法在简支钢桁梁的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施工过程中的传力路径明确,支架系统直接承受着多个支承节点传递下来的荷载,然而支承体系随着施工步骤进行不断发生着变化,支架系统承受的荷载也相应发生变化,同时支承于支架系统上的桥梁因支架支承刚度的差异,反力分配也将发生变化。为确保顶推过程的安全性,不能简单将支架与桁梁单独进行分析。以某钢桁梁桥为例,分别建立了桁梁-支架分离模型和耦合模型,对大跨度简支钢桁梁桥的顶推过程进行了分析,2种模型下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施工过程分析需要考虑支架刚度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支架刚度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铁路施工企业的实际出发,本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将社会经济系统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和计量经济学应用于劳动力供求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铁路施工企业劳动力供求系统模型,模型以2000年铁路施工企业劳动力供求趋势研究为基本目标,通过对多种上系统供求趋势的模拟,测算了铁路施工企业劳动力适度规模。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灰色系统理论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苏通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GM(1,1),GM(2,1),Verhulst三种模型进行滚动预测,比较各个模型预测精度,研究3种模型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实用价值。结果表明,这些模型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均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