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3年,美亚历山大海军鱼雷工厂被并入华盛顿海军船厂,停止发展鱼雷,纽波特海军鱼雷工厂从此成为美国鱼雷业的垄断商。20世纪30年代,纽波特发展了三种新型鱼雷,供不同的发射平台使用,这就是有“三重唱”之称的MK13、MK14和MK15。  相似文献   

2.
游向新世纪的鱼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下自主航行、自动控制深度和方向、并自动探测和跟踪目标、以水中爆破毁伤目标的水中兵器。它不仅是对付潜艇最有效的武器,也是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海军的早期鱼雷都存在速度慢、航程近、命中率偏低和破坏威力不大等缺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国海军着眼21世纪的海上作战环境,大量运用尖端技术,发展新型鱼雷武器,重点是克服早期鱼雷存在的先天不足,推出了一系列面向21世纪的主战鱼雷。这些新型鱼雷都趋向智能化,强调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命中精度更高、破坏威力更大,同时增大鱼雷的攻击深度,并发展适合在浅水海域作战的鱼雷。  相似文献   

3.
《船电技术》2009,29(11):30-30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梁小逸报道:2012年前俄罗斯海军将装备最新鱼雷。目前,该新型鱼雷处于试验阶段,之后将会用于海军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4.
国外水面舰艇反鱼雷防御系统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反舰鱼雷技术的发展概况,介绍几种国外海军水面舰艇反鱼雷防御系统和构成多层次防御的水声对抗器材,尤其是当前性能最优的法国海军专用鱼雷报警声纳。希望这些资料和观点能对发展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反鱼雷防御系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5年年底,澳大利亚国防部对外发布消息称,将对皇家海军的“科林斯”级常规潜艇进行重大能力升级,现役潜艇将装备全新的战术作战系统,并采用新的重型鱼雷作为武器。  相似文献   

6.
据《简氏国际海军》2007年7月报道,法意欧洲鱼雷公司已经完成了MU90碰撞式(Impact)Block 1轻型鱼雷的最后系列试验,为法国海军正式接收首批该鱼雷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7.
常常有人说,俄国人用来造原子弹的数学,与用在经济上的数学恐怕不是一回事,而美国人却恰恰相反。其实,在重型鱼雷的发展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当苏联重型鱼雷那庞杂繁复的型号令人叹为观止的时候(多达40余型,平均每年一个型号),美国人在重型鱼雷发展上的“谨小慎微”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人基本上是以MK48这一条主线在发展自己的重型鱼雷。然而,正是这样的“谨小慎微”,却向我们透露出了一种美式的“精明”。  相似文献   

8.
一本汇集了美、苏、英、法、日等世界主要海军国家各型水面舰艇、潜艇、海军飞机、导弹及其发射动力装置、舰炮及小口径炮近程武器系统、鱼雷及其发射装置、鱼雷射  相似文献   

9.
随着潜艇声呐的改进和目标运动分析技术的进步,现代重型鱼雷也日益发展完善,这就使得对定义和生产一种有效的水面舰艇鱼雷防御体系(SSTD)的大量尝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防御体系要求具有对抗已存在的或将来威胁的能力。受到海军对某种特定解决方案兴趣的驱使,现在很多生产厂家纷纷提供关于SSTD系统的软件包或开发大纲。着重分析了现行对抗手段的长处和缺陷,同时探讨以新颖和低成本的思路来增强现有装备的能力。同时,还从水面舰艇对潜艇的防御和声学对抗战的角度出发,广泛分析了对潜艇的防御问题。深入分析了鱼雷对抗措施背后复杂的理论基础,考虑鱼雷探测、托曳诱饵、分离式诱饵、干扰发射台和舰船机动性之间的关系。通过介绍PMES用户如何实现一体化鱼雷防御系统,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水面舰艇反鱼雷鱼雷作战使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海军在研究发展反鱼雷鱼雷(ATT),但对于其作战使用方法问题,却很少公开报道。针对ATT作战使用时的两种作战模式,建立鱼雷与ATT之间的对抗模型,分析了ATT的射击提前角与鱼雷来袭舷角、鱼雷报警距离、鱼雷速度、ATT速度之间的关系,为ATT的作战使用提供理论参考,并给出了几条结论。  相似文献   

11.
鱼雷武器远程精确打击导引模式和技术架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潜艇使用鱼雷武器攻击肮母编队、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的主要作战模式。本文以远程反舰重型鱼雷武器为背景对鱼雷武器导引模式和技术的框架思路、关键技术、数据融合方法和环境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鱼雷导引数据综合处理装置。建立立足于鱼雷武器的鱼雷导引数据处理体制,强化与舰船作战指控装置间的目标信息沟通、充分利用作战体系、潜艇平台、鱼雷的探测数据进行目标运动分析,从而提高鱼雷武器对目标远程感知和跟踪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鱼雷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性能和协同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鱼雷武器及鱼雷艇存各图海军中日益兴起,如何防范鱼雷艇的攻击成了各国海军重点研究的对象,并由此诞生了一个崭新的舰种——鱼雷炮舰。它与鱼雷艇的区别在于有着不根上下的航速以及更加强大的武备,因此这一类军舰有时也被称作鱼雷艇捕捉舰。  相似文献   

13.
[印度前沿网2008年4月12日报道]DCNS公司与法国防务采办机构——DGA(武器装备总署)签署了一项合同,DCNS公司将作为主合同商和制造商开发新一代重型鱼雷,替代法国核潜艇携带的F17 Mod2重型鱼雷。该合同还要求为期年的交付后全寿期保障,对武器和人员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4.
反鱼雷鱼雷是世界主要鱼雷研制国家积极开发的新型主动防御武器。由于其处于发展阶段,各个国家的技术道路有所不同,在多层防御体系中给出的反鱼雷鱼雷使用阶段和措施也不尽相同。本文针对反鱼雷鱼雷的实际需求,给出了反鱼雷鱼雷分类与拦截区域划分、末端拦截的反鱼雷鱼雷作战层次、反鱼雷鱼雷发展阶段、舰基末端拦截反鱼雷鱼雷的主要性能需求等概念,对明确反鱼雷鱼雷的作战使用、层次划分和促进反鱼雷鱼雷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1月20日,智利海军的“鲉鱼”级潜艇的首艇“奥希金斯”号在法国洛里昂附近海域通过了航行中发射2枚鱼雷的试验。发射的标准武器分别是“祖特”(SUT)鱼雷和“黑鲨”鱼雷。测试结果说明,“鲉鱼”级潜艇可布置并操控各种型号和不同年代的多种鱼雷。同年11月,该艇成功完成了下潜试验,其下潜深度达到了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300m。  相似文献   

16.
现代鱼雷以其优越的安静性对水面舰艇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而对鱼雷防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俄罗斯海军研制了重型鱼雷硬杀伤系统并已装舰使用。而美英两国则正在实施舰艇鱼雷防御计划,旨在通过软硬武器的综合获得完善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5月15日至19日,美国海军"乔治·H·W·布什"号航母在大西洋进行操作训练,并首次进行了水面舰艇鱼雷防御(SSTD)系统测试。根据海军情报,水面舰艇鱼雷防御(SSTD)系统结合了水雷预警系统的被动侦察能力,联合反鱼雷对抗系统,不仅能够  相似文献   

18.
Loral公司研制鱼雷假目标系统据《海军新闻和水下技术》1994年第8期报道,美国Loral公司已获得一份工程研制合同,用于研制鱼雷假目标及其发射装置。这份500万美元的合同所要求的鱼雷假目标系统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音响干扰装置和发射子系统。这种这种假目...  相似文献   

19.
当九七舰攻的鱼雷砸开太平洋战争的大门之时,日本海军也开始走上不归路。作为中岛公司相当成功的一型舰载鱼雷攻击机,九七式舰攻广泛应用于太平洋各个战区。不过就在九七舰攻原型机刚刚首飞不久的1939年12月,海军航空兵本部就下达了新一代鱼雷攻击机的研制计划,命名为14式(“天山”)舰攻。  相似文献   

20.
文章建立了稳态条件下鱼雷热动力系统工作温度整体计算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用计算模型和有限元法相结合,应用I-DE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重型鱼雷内层气缸套和活塞进行了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得到了可信的温度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