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槽型梁高架桥,研制了JQ350C型辅助导梁式槽型梁架桥机及槽型梁运梁车,该设备可以架设25m及以下跨度槽型梁。架桥机利用辅助导梁行走移位过孔,起重行车吊梁拖拉取梁,空中横移槽型梁就位。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轨道交通槽型梁为研究对象,采用精细化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吊装过程中平衡受力及不平衡受力的力学特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平衡吊装时,吊点处主应力略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应在吊点区域采取加强保护措施;当吊点存在高差时,槽型梁不平衡吊点附近区域混凝土应力明显增大,混凝土被拉裂。建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槽型梁吊点高程,避免不平衡吊装,并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性。研究结论可为城市轨道交通槽型梁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轻轨槽型梁为研究对象,采用精细化有限元方法研究温度效应及裂缝成因对槽型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温度梯度对槽型梁竖向位移、纵向应力、横向应力均有较大影响,设计中不能忽略;系统温差只引起槽型梁变形,不引起应力,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都是随着系统温差的增大而线性增加;普通钢筋可以抑制裂缝的发展,进行非线性分析时,除考虑材料非线性,还必须建立含普通钢筋的精细化模型,在预应力张拉后,锚固端裂缝分布最多,施工时可以在1/8跨径范围内采取补强措施来避免预应力张拉产生的裂缝。  相似文献   

4.
高架结构在轨道交通中的比例愈来愈大,城轨桥梁振动引起的噪声辐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边界元方法对槽型梁、箱型梁及T型梁3种不同截面形式的城轨桥梁的振动噪声辐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槽型梁的位移响应最大,其次为箱型梁,T型梁的位移响应最小;城轨桥梁下部场点的声压级普遍大于上部场点的声压级;距离轨道中心线0~10 m范围内,槽型梁的场点声压级最大,其次为T型梁,箱型梁的场点声压级最小;10~40 m范围内T型梁的场点声压级最大,其次为箱型梁,槽型梁的场点声压级最小;列车的运行参数对结构的振动响应和振动噪声辐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16+2×20+1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型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XMLJ-07合同段共有3座支线上跨桥,其桥梁上部均采用(16+2×20+1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型梁结构。与传统空心板梁、箱梁及T梁等梁式桥相比,该新型槽型梁结构具有建筑高度低,安全防护性能好,隔音降噪及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能大大缩短桥长,显著节约占地和工程造价。现结合本工程施工实例,综合介绍该新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型梁的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重点介绍承插型盘扣式支架在槽型梁现浇施工中的应用,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50 m T型混凝土梁梁型结构及施工工艺复杂,采取现场预制时,由于跨度大、梁高、横向刚度相对较小,再加上自重大,梁的起吊和移运较困难.结合弘龙涧河特大桥实例,介绍50 m后张T梁预制技术.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是一种适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新型下承式开口薄壁结构,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16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槽型梁进行足尺承载力破坏性试验,研究槽型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刚度、混凝土应力和钢筋应力。结果表明:槽型梁发生破坏时钢筋实测最大拉应力为213.40 MPa,混凝土实测最大压应力为21.655 MPa,钢筋和混凝土均满足设计要求,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槽型梁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受力特性。  相似文献   

8.
刘彦明  刘彦明 《科技交流》2004,34(1):99-106
槽型梁作为一种梁型国外使用较早,在我国对该梁型的研究使用起步较晚,建成的桥梁更屈指可数,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和设计手段的不断推新,槽型梁的特点会得到新的认识,其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就槽型梁设计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以西宁—大通铁路50 m单线混凝土槽形梁为实例,介绍铁路混凝土槽形梁的结构特点,分析直线混凝土槽形梁在曲线荷载作用下的弯扭耦合效应,阐述采用空间板壳模型进行结构分析的准确性和铁路混凝土槽形梁结构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对于铁路直线混凝土槽形梁曲线加载情况,平面杆系模型存在缺陷,空间板壳模型的分析结果较为全面,可以精确计算槽形梁弯扭耦合放大效应。对于梁板结合部位应力集中问题,可以通过分析空间实体模型得到全桥范围内该部位最大应力,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构造或配筋率来降低局部应力。  相似文献   

10.
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形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最大跨度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槽形梁施工实际,介绍了在不影响国道通行安全情况下施工组织方案的确定,以及支架搭设,混凝土冬季施工等综合技术,通过采取这些技术,优质快速完成了槽形梁施工。  相似文献   

11.
以贵昆线铺架工程施工为背景,通过对桥梁架设中滑移梁工艺的深入研究,改变传统的将桥梁支座落在圆钢滚杠上人工滑梁工艺,研制出电动轨道式滑移梁装置,给单铺双架桥梁横向滑移带来极大的便利,既保证了滑梁的平稳性,确保了滑梁的安全,又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有效地加快架梁速度。  相似文献   

12.
客运专线32m整孔箱梁架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达成铁路客运专线32m整孔箱梁架设的施工,总结了DF900D型导梁式定点起吊架桥机架设整孔箱梁施工工艺,并提出了安全质量控制措施,为以后的整孔箱梁、大吨位桥梁架设提供了施工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浅析DJ168架桥机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速度不大于200km/h的铁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架设简支T梁一般采用与铺轨工程同时进行的“边铺边架”方案,该方案的架梁时间往往会影响项目的建设工期。为扩大桥梁架设范围,加快施工进度,对采用DJ168公铁两用架桥机先行架设简支T梁,再进行铺轨作业的“先架后铺”方案进行探讨。并针对DJ168公铁两用架桥机的功能及技术条件,结合实际工程,论述DJ168公铁两用架桥机在架设简支T梁中所起的作用,实践证明采用DJ168公铁两用架桥机架设T梁,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期。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高铁架梁过程中架桥机调头作业的施工难题,摆脱施工的不利条件,提高作业效率,在综合分析不同调头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论述SPJ900架桥机桥上整体调头新技术的实施方案、技术要点和作业流程。针对SPJ900架桥机桥上调头施工作业需求,开发可重复利用的整体调头回转装置,形成完整的整机桥上回转掉头关键技术及工艺流程。此项技术提高了架桥机调头工作效率和作业安全性,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郑济铁路郑州黄河特大桥首次采用40 m简支箱梁预制架设,并基于40 m箱梁的结构特点,运用BIM技术辅助梁场建设、创新装配式预制模具,推动箱梁的绿色建造。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阐述40 m铁路简支箱梁预制架设关键技术,通过对钢筋数控加工、钢绞线穿束台车、自动张拉和孔道压浆系统、静载试验自控系统、管理信息平台等智能化工装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提升了箱梁预制效率和质量;通过正位提梁工法和运架远程监控技术,攻克了复杂工况下“四线双层”公铁两用桥梁的箱梁架设难题,成功推进了高速铁路40 m简支箱梁的工程化应用,推动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造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桥梁建设中,目前普遍采用的逐孔原位现浇工法施工一孔桥梁的周期较长,施工成本大。在传统移动模架工法的基础上,参考桥梁预制架设工法及装备的思路,提出一种快速制梁工法及装备,并以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施工某跨河公铁合建大桥引桥40 m跨铁路箱梁工程为例,对该工法及装备进行详细论述。该工法及装备可使整体绑扎钢筋笼与混凝土桥梁浇筑、养生、张拉工序同时进行,施工工序合理,施工周期缩短;钢筋笼采用移动胎架半工厂化绑扎,整体入模,效率高,且能保证绑扎质量;设备增设必要的安全监控系统后,可为后期实现智能化施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桥梁左右半幅间距达3.5 m的架梁施工工艺进行讨论,根据LBQJ140/40型双导梁架桥机的性能及与以往架梁施工方案相比较,提出通过设置"过梁"加固架桥机横移轨道而全幅架设所有板梁的方案,避免了重复跨线作业,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速度,节约了施工成本,为以后相近的工程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TLJ900t架桥机调头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要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程,在梁场设计规划时,平均约20 km设置一个梁场,较以往铁路建设基本减少了一半梁场数量,梁场建设时采用双层存梁,也大大节约了梁场用地;同时,该梁场设置使架桥机调头作业成为现实,采用在梁场内调头施工,通过优化,仅需利用移梁通道和存梁区即可完成,相比传统方法节省了设备拆装、存放和运转等施工用地。根据预制梁场优化设置的需要,梁场位置基本处于其所承担箱梁预制线路区段的中部。本技术适用于高速铁路TLJ900 t架桥机、900 t轮式运梁车、450 t×2轮轨式提梁机在900 t箱梁架设过程中因施组要求,或线下施工影响而进行的调头施工。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某大跨度钢箱梁式架桥机在浇筑施工状态下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屈曲理论,采用位移控制的弧长法加载跟踪结构平衡路径,对含初始几何缺陷的架桥机结构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通过对失稳特征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确定该型架桥机施工状态下的极限承载力、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的安全系数。架桥机的极限承载力为3 755t,大于设计施工荷载1 600t,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为2.35,但局部稳定安全系数仅为1.32;失稳位置发生在支座以及跨中的底板、横隔板、腹板等处。由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与特征值屈曲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对于复杂结构,由于结构内局部发生屈曲后荷载会发生转移,其结构并未失去整体承载能力,因此由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的临界载荷可能大于由特征值屈曲分析得到的临界载荷。  相似文献   

20.
武广客运专线跨越武汉长江,新建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斜拉桥,首次采用主跨为504 m的钢桁梁.钢桁梁弦杆节点与横梁、公路桥面正交异性板、主桁的连接采取焊接方式,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对施工安全要求高.为加快建桥速度,满足工期要求,针对钢桁梁结构特点,经对架设方案的论证,拟采用整节段架设方案.在阐述钢桁梁采用整节段架设能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减少对通航的影响的基础上,并与采用单根杆件架设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钢桁梁整节段架设方案优于单根杆件架设方案,并节省成本166万元.实施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