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于湛泳  范金勇 《中国水运》2009,(10):178-180
新疆某水利枢纽工程,工程规模属大(2)型二等工程,碾压砼重力坝与粘土心墙坝的混合坝型,最大坝高50.0m,由层状及互层状的软~中硬岩结构组成库坝区基底岩体,通过岩体原位实验和对破碎带、软弱结构面以及缓倾角结构面等不利结构面组合的综合分析,确定深层抗滑稳定安全计算中的各个参数,其计算结果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与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场对岩体结构面的统计,应用蒙特卡罗法进行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得到不同块度标准下岩体的RQD值.结合现场岩体出露条件及室内岩块力学试验结果,应用RMR和Q值分类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通过Hock-Brown经验方法估算岩体强度参数,并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岩体强度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3.
岩体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其结构特性是岩体力学行为、变形和破坏形式的主要控制因素.岩体结构控制论是岩体工程的基础理论.本文从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出发,总结了现今较广泛应用的岩体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岩体结构控制论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
擦耳岩水库坝址区河谷横向谷,采用重力坝枢纽布置方案。该坝地基岩体软硬相间,泥岩软弱夹层控制了坝基稳定,坝体结构及基础处理上采用独特的设计理念,设置梯型砼塞,很好的适应地质特点,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某水电站坝肩右岸边坡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通过分析边坡岩体结构特征、结构面与坡面的产状关系,运用传统赤平投影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天然和降雨不同工况下的边坡应力场、剪应变增量和塑性区变化分布规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面的不利组合下,坡表浅层局部出现崩塌、块体滑塌现象,但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与天然条件下对比,降雨条件下,边坡的应力场、剪应力增量以及塑性屈服区面积均有所增加或扩大,但塑性区并未完全贯通,仅造成坡表层局部滑塌,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坡表局部遛滑掉块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做一定的坡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秭归风茅公路主干线聚集坊~郭家坝镇段主要岩体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岩体软弱结构面的野外简要调查、岩体软弱结构面现场原位试验、岩块与结构面室内模拟试验及岩体力学参数经验估值等,通过对各种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对比,并考虑岩体所处具体地质条件,给出了各种具有代表性且工程安全性较差的岩体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探讨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技术等级情况,丁坝、顺坝、潜坝、锁坝常见损毁部位及类型,分析钢筋混凝土坝面、钢丝笼结构、抛石结构、扭王字块结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对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建筑物维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周增意 《中国水运》2007,5(7):116-117
结构面强度对于岩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结构面强度性质以及影响因素,简单讨论了过去岩石结构面强度的研究成果及模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对结构面形态观察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洋 《中国水运》2009,(8):182-183
通过对岩体在卸荷前后的研究,分析了工程中边坡卸荷岩体破坏变形的影响因素,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岩体弱面结构构造和分布形式以及地下水赋存条件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卸荷岩体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0.
郑惊涛 《水运工程》2018,(12):16-20
为了研发生态结构,给生态航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进行水生生物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透水框架坝的结构形式。通过开展相应的水槽试验,对比分析透水坝与实体坝的作用区别,并结合水槽试验成果,从集鱼效应、提高鱼类栖息适合度等方面分析透水框架坝的生态效应。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从流场分布来看,实体坝在坝后一定范围内存在回流区;框架坝坝后无回流区存在; 2)相对于实体坝,透水坝作用效果较弱(冲刷坑深度约为实体坝的60%),作用时间更长; 3)透水框架坝能够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框架坝的内部空隙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庇护场所,对鱼类有较强的诱集效果; 4)框架坝通过提高水体含氧量和提高有利于鱼类的流速区面积来提高鱼类的栖息适合度。  相似文献   

11.
关涛 《中国水运》2006,6(6):46-47
“九五”、“十五”期间,国家投入巨资对乌江、西南水运出海通道(贵州段)、赤水河干流航道进行了重点整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航道整治中大量应用,并得到推广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散抛石坝、土工布沙袋坝、竹笼散抛石坝等坝体及坝面结构,并以赤水河为例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岩质边坡平面滑动验算包括岩体内部结构面验算和岩体抗剪强度验算.均质边坡岩体由于抗剪不足产生平面滑动,通过假定破坏面与内摩擦角之间关系迭代求解安全系数,探寻破裂角和内摩擦角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简化估算安全系数公式.通过与数值解对比验算,可知简化公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出基于构造控制的岩质边坡破坏模式识别方法,以某路堑边坡为例,根据优势结构面理论,运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分别对单组结构面与边坡面的组合关系和多组结构面与边坡面的组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边坡岩体结构的稳定状态,进而对边坡破坏模式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判别原理和识别方法可以反映构造控制的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叙渝段航道整治建筑物坝面维修受上游金沙江、岷江枢纽电站的非恒定流影响明显。基于近年李庄、朱沱两站逐时水位资料,分析了两站水位变化特征。根据低水位集中、日变幅最小的原则提出了宜宾—合江、合江—重庆河段航道整治建筑物坝面维修的最佳施工时间,为保证坝面的质量,可适当减小坝面厚度或采取分段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银海 《中国水运》2009,(2):166-167
具有块裂结构岩体的失稳破坏一般是沿结构面发生,而首先发生破坏的块体称"关键块体"。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岩质边坡结构面分布情况进行模拟,采用"块体理论"寻找边坡面上暴露的关键块体,并分析关键块体的分布范围和结构特征,为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比尺为 1∶30水工断面模型 ,进行溢流坝断面设计方案的过流能力、坝面压力及坝下消能局部冲刷试验 ,经优化提出的坝面曲线及消能工方案 ,改善了消力池水流条件、减小了冲刷、节约了工程量  相似文献   

17.
获取结构面产状参数的传统方法为使用地质罗盘对掌子面围岩进行调查测量,但费时耗力。本文通过研究隧道掌子面摄影图像,采用surf算法,分析和处理图像,提取围岩结构面信息包括岩体层理、节理及断层等,且实现了半自动或自动快速提取,提高了地质素描速度,并结合现场岩石力学原位试验,利用蒙特卡洛法则生成结构面三维结构随机模型。在三维重建算法的基础上,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建立隧道围岩结构面三维结构模型,进而为隧道地质结构可视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该斜坡现场调查和收集的资料,采用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对山体的裂隙进行研究,应用楔体理论对各个危岩体进行定量数值计算,分析评价各危岩体的稳定性。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斜坡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方案中,采用了鱼骨坝工程控制下滩群。由于鱼骨坝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是第一次采用,国内其它河流中也很少应用。为确保整治工程效果,在东流水道总体布置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模型中对下滩群整治采用鱼骨坝式鱼咀和围堰式鱼咀两种结构形式进行了试验研究,东流水道选择鱼骨坝式鱼咀对泥沙输移带的影响较围堰式鱼咀小,有利于西港航道和下深槽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崩塌灾害勘查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获取危岩体的特征参数,评价危岩体的稳定性,预测危岩体的发展趋势,提出可行的防治建议。目前没有单一的勘查方法与技术手段能够全面获取各种技术参数。经过实践总结分析,提出多手段深层次的综合性崩塌稳定性参数获取方法。即采用地面调查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手段获取危岩体表层结构面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槽探及钻探等手段进一步获取危岩体隐伏结构面特征,结合岩土测试试验得到岩土体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最终将调查、测试、试验的数据成果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握危岩体稳定性和发展趋势,为崩塌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