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起动用新铅酸蓄电池第一次充电后,往往达不到规定容量,直接作起动用,会影响蓄电池质量,应进行充放电循环,使蓄电池能够输出其额定容量,所以上海公交公司技术规范规定,新蓄电池初充电完毕要进行一次蓄电池额定容量1/10的电流放电,至每单格电池终止为1.7伏,电解液比重下降到  相似文献   

2.
龙辉 《汽车运用》2014,(11):31-31
汽车铅酸蓄电池早期损坏的原因活性物质脱落蓄电池在正常使用中,由于极板要随着蓄电池反复充放电而反复膨胀和收缩,活性物质便会自动脱落,特别是正极板。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活性物质的脱落是缓慢的。危害不大,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加速活性物质的脱落。例如,充电进入第二阶段后仍以大电流充电、充电终了时过充、在车上固定不牢而行车时剧烈振动、拆装时随便敲打、不适当地连续使用起动机而使极板拱曲变形、冬季大电流放电后不及时充电、电解液冻结等,都会造成活性物质严重脱落,使蓄电池过早损坏。自行放电蓄电池充足电后,在放置期间,电量自行消失,叫做自行放电。自行放电的现象有2种:一种是正常自行放电,另一种是故障性自行放电。正常自行放电是蓄电池在放置期间,电解液中的硫酸逐渐下沉,出现上下密度不均,致使本身产生了电势差,引起自行放电。这种自行放电比较缓慢,每昼夜也不会超过颧定容量的1%,但如果不定期进行充电,时间一长就会将电放完。故障性自行放电就是蓄电池充足电后,几天时间电量就自行放完。造成放电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蓄电池内混入了比铅电位高的金属杂质,如铜、铁等,使蓄电池内部短路;另外,蓄电池上盖破裂或封胶不严,被溅出的电解液浸湿,也会在正、负极之间造成导电通路而自行放电。  相似文献   

3.
蓄电池极板短路.通常先发生在一两个单格电池内,主要征兆:大电流放电时,电压突然下降;放置时该单格电解液比重和电压要比其它几格低,充电时该单格电压和比重增加不大,但温度升高很快,充电终了气泡很少或根本没有气泡。  相似文献   

4.
于成伟 《汽车电器》2008,(10):65-65
目前市场上的铅酸蓄电池充电机多由环形变压器和整流器组成,使用中发现不连续充100Ah以下容量的铅酸蓄电池还能胜任,当连续充电或容量大于100Ah时,充电机大多会烧毁。剖析多个厂家的充电机,发现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直径多为1.35~1.45mm。经计算,充电机最大输出电流为8-10A,而给铅酸蓄电池补充充电的电流选择一般是铅酸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0%。现以200Ah的铅酸蓄电池充电为例。正常补充充电应用20A的充电电流充电,约10h能充满电;如用8-10A的充电电流来充电,需要20-25h。充电的时间过长。用户是不允许的,也不会等待。  相似文献   

5.
案例217 车型:科鲁兹1.6L,配置AT变速器. VIN:LSGPC52U5AFxxxxxx.行驶里程:11002km. 故障现象:车停了3天以后出现无法启动,点火钥匙拔不出来的故障,蓄电池电压过低. 故障诊断:因为此车以前出现过几次因蔷电池电压无法启动发动机的故障,所以分析可能原因有4个:①蓄电池损坏,比如极板老化,容量已降低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下;②车主驾驶习惯,比如经常的短途行驶,这将使蓄电池没有足够的时间正常充电;③寄生电流过大,也就是存在漏电、放电的现象,比如客户加装电气设置造成寄生电流过大;④蓄电池充电系统故障,比如发电机损坏,蓄电池端子氧化,接触电阻过大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放电能力下降带来的性能限制,以某款搭载了额定容量为271Ah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蓄电池模块低温放电容量试验和低温环境电池动态电压测试,探究动力电池的低温性能表现及其对整车行驶过程的影响。试验数据表明,相比于常温下动力电池的放电性能,低温环境下电池放电容量及电压显著下降,由此造成的放电电流限制对车辆行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蓄电池反极是指蓄电池的1个单格联接极性颠倒了。当蓄电池在多个串联使用中,如果有某个电池容量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容量的话,在放电过程中,它就很快放完了自己的容量,这时这个失去容量的蓄电池不但不放电,还因为它的端电压比其它正常电池的端电压低而被反充电,以致使它的极板的正负极性逆转。有反极故障的蓄电池单格,除了自身的有效电压丧失外,同时还抵消了蓄电池组中的2伏电压,因而总电压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一般条件下,蓄电池以小于放电(小于额定容量10%)电流充电为常规充电,大于此电流的充电方式均称为快速充电。本文主要从快速充电的理论基础出发,重点介绍了电动车目前普遍使用的快速充电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高立 《摩托车》2006,(1):48-48
电容放电式电子点火器,从点火器内部对储能电容的充电方式来讲有两种。一是磁电机充电,在摩托车磁电机总成里有专用的充电线圈。二是直流升压充电,这种点火器一般采用蓄电池的直流电源,磁电机内部没有充电线圈,在点火器内部有一部分电路是先把蓄电池送来的直流电通过振荡升压电路将直流电变成恒定的高频交流电,其电压一般在220-360V之间,再经二极管整流给储能电容充电,这种振荡升压电路均采用恒压控制,即蓄电池电压从7-18V之间变化时,振荡升压电路变换出来的交流电的电压保持一定的数值不变。这种技术一般用在高档摩托车上。它克服了磁电机充电在高转速和低转速时充电电压相差甚远的弊端。不论是磁电机充电还是直流升压充电,点火器电路的最后输出极的工作原理大致是一样的,均为可控硅的触发端被触发信号触发后导通,使储存在电容上的电荷向点火线圈的初级放电,从而在次级线圈里感应产生上万伏的高压实现火花塞间隙放电点火。  相似文献   

10.
电源低压直流汽车电源系统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等电气设备组成。其特点:一是低压。汽车电源系统的额定电压主要有12伏和24伏2种。汽油车普遍采用12伏电源;柴油车多采用24伏电源,通常由2个12伏蓄电池串联而成。汽车运行时的电压,12伏电源系统为13.5~14.5伏,24伏电源系统为27~28伏。二是直流。现代汽车发动机是靠电力起动机启动的,起动机由蓄电池供电,而向蓄电池充电又必须用直流电源,所以汽车电源系统为直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电容放电式点火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二冲程和小排量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中,绝大多数的电子点火器采用的都是电容放电点火方式,即通常称为CDI点火方式.电容放电点火方式是将磁电机充电线圈的感应电压向点火器中的电容器充电(电容器电压可以达到几百伏),并在需要点火时控制电容器通过一次侧线圈放电,从而在二次侧线圈上感应产生出几十千伏的二次电压,促使火花塞放电点火.电容放电点火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c)整流器损坏,输出电压过低,不能有效给蓄电池供电。d)磁电机故障,造成输出电压过低,不能有效供电。e)磁电机功率小,不能满足整车满负载时的用电。f)起动电机故障,导致起动电流过大,或起动次数过多,导致蓄电池过度放电。一般亏电严格来说不算蓄电池故障,但却是蓄电池所有故障中出现比例最高的故障现象,这类蓄电池经过简单充电保养即可恢复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轿车城市工况下蓄电池的使用特点,轿车蓄电池过度放电或蓄电池容量降低的情况下,将无法起动发动机。设计一套能量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轿车蓄电池充电。同时监控蓄电池容量,适时为蓄电池进行充电保证蓄电池电量充足,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提高轿车使用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正确对蓄电池充电对湿式蓄电池而言,初次充电对其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影响。许多人对新蓄电池进行处理时,往往加“水”直接使用,殊不知这样既降低了蓄电池的容量,也将缩短其使用寿命;当然,如果直接大电流充电,也不正确。科学使用新蓄电池的方法是:先加注电解液,再用小电流充电1小时左右,然后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一、用钳式万用表测量启动系统故障以前,当我们遇到启动系统故障时,比如启动机转动无力时,只是使用普通万用表测量启动瞬间的蓄电池电压,不能测量到启动机实际消耗的电流与功率,因为直流电流表应用不太普及,所以有时会产生误判。用钳式万用表测量电流,再将测量到的电流与蓄电池电压相乘就会得出功率,而功率可以直接反映蓄电池输出的能量,从而可以排除导线的原因、蓄电池容量以及充电状态。简单的一句话,如果蓄电池输出  相似文献   

16.
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 放电电流。蓄电池放电电流过大时,其内部化学反映直接作用于极板表面生成硫酸铅,电解液不能及时渗入极板内部,致使极板内部大量的活性物质不能参与化学反应,从而减小了蓄电池的容量,使用寿命缩短。因此,每次使用起动机启动发动机的时间不应超过5秒,再次启动时应间歇10-15秒以上,3次以上启动时应间隔3分钟以上,以使电解液充分渗透,使更多活性物质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上海别克轿车装用免维护型蓄电池,其主要技术参数:额定储备功率为115W,冷起动电流为600A,测试负载为300A,20℃以上时蓄电池的最低电压为9.6V。介绍了该蓄电池的结构特点、蓄电池的充电、蓄电地的故障诊断及蓄电池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日本汽车的蓄电池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标志:34819R、32C24R、105E41R……。这是日本的新蓄电池国标JIS—D—5301中的表示法。每个数字和字母的意义如下: 1.数字“34”——表示蓄电池容量在内的性能等级。蓄电池容量虽然随放电电流的大小、蓄电池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决定性能等级最重要因素是蓄电池的起动容量,即大电流放电性能或高率放电性能。这里的衡量要素有:①在气温为-15℃、蓄电池发出电流为150~300A(最高可达500A)时,从放电开始到第五秒钟或第十秒钟时的  相似文献   

19.
故障现象一辆2007款速腾1.6L手动挡轿车,停放2天后无法起动,蓄电池亏电。故障诊断用VAS5051检测车辆,除了各个控制单元内有关于蓄电池电压过低的故障代码,再无其他故障代码。采用VAS 5051的50A电流检测感应钳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发现在车辆所有车门及用电设备关掉后,用遥控器将车门上锁后一定时间,放电电流仍基本维持在  相似文献   

20.
由于蓄电池材料不可能做到绝对纯洁.而且极板与栅架物质不同,其本身会构成局部电池:同时电解液的上下程度差也会产生电位差。因此自行放电现象不可能完全避免。一般蓄电池每昼夜自行放电率不超过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被认为是正常的。若超过此值即为自行放电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