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很大。本文分析了历史名人与河南旅游的关系,论述了河南历史名人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对河南历史名人旅游开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很大。本文分析了历史名人与河南旅游的关系,论述了河南历史名人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对河南历史名人旅游开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2015年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明确了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势在必行,郑州可依托自身资源进行各类文化开发,通过加大文化旅游产业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文化植入旅游、加强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等途径来打造郑州市文化旅游产业精品,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保护与传承有效的手段是旅游的开发。邢台市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对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行合理开发,不但可以丰富旅游业,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经济的火热,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纷纷加入旅游开发的行列,并且为生态旅游提供了绝好的生态本底条件。本文从生态旅游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提供的机遇入手,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朱勤 《中国电动车》2007,(2):109-110
保护自然生态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然而,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而且是人类全面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涉及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生态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对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再利用也是旅游资产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文化旅游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也是21世纪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丹江口官山镇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官山镇文化旅游资源几乎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通过对官山镇实地考察,并对其发展文化旅游的各种现实条件进行分析,试图在新的旅游市场环境下探讨该地发展文化旅游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路的改扩建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文中针对壶大(壶瓶山—大京竹)改扩建公路K16+640—700段边坡滑坡灾害,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探,分析边坡滑坡失稳机制;运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后的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提出锚索与抗滑桩联合加固方案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重视。作为呼和浩特市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旅游资源,其开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列举了呼和浩特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并根据这些现状分析了其开发的潜力及方法,为旅游资源的实践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产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文化与生态是旅游产业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特有的文明传承功能、政治教育功能和经济价值功能。在旅游产业中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提升当地经济效益,而且对地方旅游产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旅游纪念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旅游风景区独特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含量高、工艺性强、有纪念意义等特点,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指出乐山纪念品在开发、制作、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乐山旅游资源和客源的基础上,对促进乐山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开发和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建华 《经济导报》2009,(40):45-46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最令人惊叹的,是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级景区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4.
郑涛  王铭潞  何玉婷 《公路》2023,(3):300-305
步道是支撑重庆“山水之城”形象的重要元素,体现了重庆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传承了重庆厚重的历史文化,并为重庆城市文化与旅游发展增加新的动能。独特的山地风貌、绵长的濒河岸线、悠久的步道文化以及丰富的历史遗存等为重庆步道建设提供了良好资源。从交通与旅游融合角度而言,重庆“山水之城”步道建设应注意相关规范的完善、历史文化的挖掘、自然山水的展现、服务设施的人性化和多部门职能的协同性。  相似文献   

15.
苏州的旅游业稳步发展,依托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的民俗节庆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经过对苏州民俗节庆旅游的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宣传力度不均衡、品牌少,知名度低、主题很多,但缺乏个性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期望能对苏州未来的民俗节庆旅游开发和发展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6.
宿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的经济开发潜力。首先阐述了宿州市旅游资源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宿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游锦龙  耿博闻  张帆  衷平 《公路》2023,(5):234-239
依托广东省开平市邑美侨路前期工程,根据开平市的旅游及其他资源,创新打造交旅融合开平模式,提出了交旅融合规划目标,以碉楼资源和侨乡文化为核心开展了“一主三支七射线”的路网体系研究,以全域产业资源为导向开展了旅游服务设施布局研究。依托前期工程规划建设,不仅完善开平市域旅游通道网络,增强旅游资源的通达性,更是带动沿线产业经济发展,支撑开平世界级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促进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经济导报》2007,(26):98-98
近年来,中山市旅游系统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对市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与创新策划,加快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的特色产品开发,规划和建设了一批有显着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工程,形成了以东部翠亨为鸽头,中心城区为鸽身,五桂山、岭南水乡为两翼,西北产业观光区为鸽尾的“飞鸽”形布局,东西连接、南北拓展,形成了中山市新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
王文文  孙静 《中国电动车》2009,(11):66-67,65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关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性继承为主资源性质优先、原真性为主创新性支撑的旅游开发原则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多方位的展演舞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旅游产业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1]。本文在分析嘉陵江流域旅游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在嘉陵江渠化开发的背景下,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实行嘉陵江流域旅游“点—轴”开发模式,以优化流域旅游空间结构,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