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也必将成为现有ETC、MTC支付的有益补充形式。本项目在总结高速公路现有收费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天津高速公路移动支付的收费模式及相关系统结构,同时在既有收费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扩充,并在试验场环境下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本论文通过总结高速公路领域的各种移动支付手段,给出了一种适合天津市高速公路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支付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逐渐增多,其便利性得到了肯定。移动支付作为便携的支付方式加入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当中。在移动支付技术的背景下,本文以北环高速作为试点对象,探讨MTC车道移动支付技术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中的应用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手机支付技术在各行各业已得到普及,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总额已超过了日本的GDP,但在高速公路收费领域手机支付尚未得到良好的应用。分析现有的手机支付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的支付手段-被动扫码支付,并重点以高速公路运营公司的角度将被动扫码支付与ETC进行对比,分析其优劣特征,得出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鉴于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地方标准《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DB44)中尚未涉及移动支付业务的相关内容,本文提出了移动支付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交易流水中存储为储值卡或记账卡交易的技术方案、业务流程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新增移动支付业务标准技术体系兼容现有收费车道、收费站、路段公司收费系统以及现有的联网收费中心的对账系统、清分结算系统,以适应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移动支付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DB44)提出补充完善的相关建议,DB44标准的进一步补充完善将对目前广东省高速公路开展移动支付系统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与手机支付结合的迫切需要,文中提出了基于车辆特征识别和征信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手机支付系统模型和架构,比较该技术与现有ETC和未来电子车牌不停车收费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国家对高速公路通行费"营改增"发票系统改造的要求,分析了该技术推广将迎来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9):140-140
<正>今年12月,江西省部分高速公路将实现非现金支付和不停车收费。即将上线的江西省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和电子不停车收费项目采用组合式收费技术方案,即在人工半自动收费基础上采用高速公路专用支付卡(简称赣通卡)实现非现金支付,并建设电子不停车收费专用车道实现自动缴费。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行人工和ETC两种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存在的人力资源成本高、效率低、容易出错或适应性差等缺陷,将目前已发展十分成熟且应用广泛的移动支付技术引入高速公路通行费征收中,提出基于移动支付的高速公路通行费征收解决方案,并对系统的目标、架构、功能体系与工作流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对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结合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的特征,对射频识别技术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9.
吕洪燕  曾广业  倪卓敏 《公路》2006,(Z1):264-266
对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结合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的特征,对射频识别技术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公路收费服务水平,提出基于现代网络支付技术的新型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架构设计。该系统主要依托于现已成熟的现代网络支付技术、车牌识别技术及车道控制技术,通过用户终端在线完成信息注册与登录、线路选择与确定、订单生成与预支付、发票打印与获取等通行费的支付操作与服务,车牌识别装置和车道控制装置可通过高速公路收费服务器对车辆与支付信息进行接收与反馈,实现车辆的简单快捷不停车付费过程。该系统符合人们当代网络消费的观念,便于推广应用且利于加快全国联网收费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高速公路典型场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以山东临滕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开展集多场景为一体的全路域光伏廊道建设应用研究,分析光伏廊道的技术方案、建设投资、营运成本及收益情况,论证其技术经济可行性,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高速公路光伏廊道建设模式推广提供技术指导,促进交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圈的扩大、平均出行距离不断延长,人民生活对高速公路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早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新兴ETC收费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渐渐显露了不足。缓解高速公路收费压力,改善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现存ETC收费系统进行研究,总结其缺点,结合移动支付理念提出一种更加方便、准确、灵活的高速公路收费方式。  相似文献   

13.
卢毅  宋家辛  张华 《公路》2021,(3):242-245
传统的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对提升交通安全、交通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潜力逐步挖掘殆尽。引入新技术、新产品,打造数字高速公路、智慧高速公路,以求突破瓶颈,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和管理水平,已成为业内共识。边缘计算技术作为云计算技术的重要分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均有紧密联系。在高速公路“新基建”过程中,边缘计算必将成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边缘计算技术的特点、发展水平、应用场景,提出了高速公路边缘计算的实现方案。有助于实现交通运输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同步,有助于避免建设期受限于现有标准规范,运营期应用系统与基础设施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内有较多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路段,其靠近中分带的内侧第一车道停车视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对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曲线路段视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前车尾灯距路面高度为物高计算横净距的方法,使得停车视距可以得到较大改善,并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验证,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和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高速公路收费模式,即高速公路智能通行预收费系统(Expressway Internet Payment System),以下简称EIPS系统.该系统基于移动互联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帮助用户实现出行路径的提前规划、收费路径的提前在线计费、支付;结合车牌识别、GPS/北斗路径追踪定位等技术,帮助用户实现在高速公路收费口的通行费预支付验证、不停车通行.该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的创新模式,可减少车辆在高速公路收费口的排队等待时间,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的通行效率,改善高速公路整体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20,(2):F0003-F0003
王春雷,1971年生,满族。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内蒙古自治区收费公路监督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结算管理服中心)总队长。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提高了公路通行效率,促进了节能减排,方便了群众出行;ETC在智慧停车、加油等多场景的融合应用。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控在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上海市高速公路收费移动支付系统主要功能及目标,搭建了总体架构,研究了现场终端层、基础环境层、数据资源层、支撑层、应用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提出了对收费移动支付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以及运营服务评价、后续产品迭代发展的策略,以实现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多元化服务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传统移动模架的主要结构形式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传统移动模架施工法的优缺点。通过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第三合同段成功研制并运用的新型移动模架,对传统移动模架的技术难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所提出的难题在新型移动模架中提出了解决措施。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运用,说明此新型移动模架的发明和创造对于实际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全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案的出台,部省两级视频云平台将建立"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的高速公路运行监测体系。有效利用高速公路视频数字化技术(AI视频分析、大数据分析等多领域关键技术)可实现车辆精准定位和跟踪、车型和车牌识别、高速路异常事件检测、交通标识识别等道路场景应用。本文对数字化平台的数字来源、智能AI学习(像素级视频结构化、多元特征提取)、应用场景进行深入探讨,充分体现了高速公路视频数字化技术在高速公路实际应用的现实意义与广泛前景,为建设"智能交通"、实现"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停车技术通过"以静制动"的方式来调控交通需求,减缓交通供需矛盾激化的速度。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为主要目标,从城市停车问题出发,总结出4项停车技术,分别为区域不均衡停车供给技术、差别化停车收费技术、停车换乘技术和停车诱导技术,并对每项技术的基本思想、实施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