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信息动态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9年我国将近1亿人拥有私人小汽车截至2006年底,中国私人拥有的各类汽车超过2000万辆。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私人小汽车,到2003年其社会拥有量达到1219万辆,私人小汽车突破千万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万辆仅用了3年时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拥有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1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10578.77万辆,驾驶人23562.34万人,分别是1991年的17倍和13倍。根据预测,到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将达到8650万辆,届时中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中国将全面进入汽车社会。但是,汽车社会也存在着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增长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保证机动车辆的运行安全已成为公安与交通运输等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3.
1开发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机动车辆拥有量大幅增加,据公安部统计:截止2001年末全国机动车辆保有量达到685.18万辆,其中民用汽车为184.45万辆,拖拉机191.34万台,摩托车434.21万辆.特别是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民用汽车私人拥有量由1990年的81.62万辆增加到2000年的625.73万辆,平均每年增长22.6%,形成了家庭自用、非营业用、营业用三大客户群体.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拥有量为1528亿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上升0.4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5356万辆.摩托车8355万辆.挂车80万辆.上路拖拉机1488万辆,其它机动车2万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15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亿人。汽车、摩托车拥有量共占全国机动车拥有量的87.2%。  相似文献   

5.
《时代汽车》2006,(1):29-29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608.91万辆,其中客车为85373万辆。2004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增加到269371万辆,客车增加到1735.91万辆。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配件》2013,(9):8-8
北京市2012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520万辆,比上年末增加21.7万辆。民用汽车49517万辆,增加22.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07.5万辆,私人汽车中轿车2982万辆,分别增加17.8万辆和12万辆”。这是北京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日前发布的《2012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外商看好中国汽车市场潜能无限。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到1992年达到100万辆产量时经过了近40年;从1992年到2000年用了8年时间则完成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的增长;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汽车工业用了2年时间就实现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增长;而2003年汽车产销量达到了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位居  相似文献   

8.
(1)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维修需求增幅明显。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尤其是私人汽车所占比例迅速提高。2003年底,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242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3%;高级客车达到10.6万辆,占所有营运客车149万辆的7.1%,比200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专用载货汽车增加到18万辆,  相似文献   

9.
8月初,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张景利宣布,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2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28万辆。这位局长还说,原来有关专家预测,北京机动车突破200万辆的时间是2010年,没想到提前7年实现了200万辆。 北京的路修得越来越多,车也是越来越多,车越来越堵。在我国其它一些大中城市亦有类似情况。自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限制汽车、尤其是限制私人汽车的声音又不绝于耳。但是目前发展私人小汽车、轿车进入家庭的舆论环境,没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清洁汽车行动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秉刚 《汽车工程》2005,27(6):643-647
1中国清洁汽车行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我国汽车年产量达到507.4万辆,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200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742万辆,比2003年增长了13%。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比例已从“九五”末不到40%提高到近60%。摩托车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1700万辆和7900万辆。农用运输车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200万辆和2500万辆。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总需求量将接近2000万辆,总保有量有可能突破1.5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更显严重,国家环保中心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将可能占空气总污染源的64%。  相似文献   

11.
《天津汽车》2008,(3):7
据国家统计局近同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至2007年末,我国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1522万辆,比2006年增长32.5%。 国家统计局的公报指出,至200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69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68万辆),比2006年末增长14.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534万辆,增长20.8%。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1522万辆。  相似文献   

12.
庄文静 《时代汽车》2012,(11):46-49
如果说整车销售是汽车市场的前沿阵地,那么维修保养、配件供应、汽车美容和汽车改装等服务则属于车市的"后市场"。由于各厂商争相降价,使得整车销售利润一再压缩,汽车经销商将眼光逐渐转向这块尚未完全成熟的处女地。据统计,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8650万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摩托车工业经过20多年的飞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3年以367.49万辆的产量首次超过摩托车王国——日本;1997年则突破1000万辆大关;1999年增至创纪录的1127万辆;2000年则再创新高,达到1153万辆。截至2000年底,我国摩托车社会保有量已逾5000万辆,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4.
朱杰  仇春灵 《城市车辆》2008,(12):50-5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增长势头。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6571万辆。其中汽车约6122万辆,与2007年相比增加约425万辆,增长7.47%。在全国汽车保有量中,私人机动车增长迅速,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高达12566万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5.83%,其中私人汽车3885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63.46%。  相似文献   

15.
汽车营销:质变正在悄然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20日,随着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集团下线,中国从此迈入千万辆级汽车大国。而到年底,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将毫无悬念,这意味着将一举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从1953年的第1辆解放汽车下线到1992年的第100万辆下线,用了39年,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2001年),用了8年,而从200万辆到1300万辆,同样仅用了8年!  相似文献   

16.
10月20日,随着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集团下线,中国从此迈入千万辆级汽车大国。而到年底,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将毫无悬念,这意味着将一举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从1953年的第1辆解放汽车下线到1992年的第100万辆下线,用了39年,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2001年),用了8年,而从200万辆到1300万辆,同样仅用了8年!  相似文献   

17.
据国家近期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共生产轿车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销售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私人汽车开始进入高速增长的消费阶段。私人购车已经成为汽车购买的主体,私人汽车拥有量已经接近50%。尽管汽车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国内的汽车产销量继续沿着高速增长的趋势发展.前10个月的总产销量就达到350万辆.到年底.汽车销量预计突破420万辆.总销量将超过德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专家预测.未来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如果保持7%以上的增长,汽车的年产销量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汽车产业将成为拉动经济增  相似文献   

19.
信息集萃     
俄罗斯2002年私人轿车新增120万辆据俄罗斯交通部汽车局消息,2002年,俄罗斯私人轿车拥有量增加了120万辆,到2003年1月,俄罗斯小汽车的总数已达2200万辆。据俄交通部汽车局的统计,目前,俄私人小汽车占全俄汽车总量的85%,2002年,俄罗斯国产车的销售量下降了5%,外国进口新车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谢飞 《中华汽摩配》2009,(10):79-84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汽车年销量从2002年的324.8万辆增长到2008年的938万辆,年均增长率约20%。而今年仅前7月我国汽车销售量就已经突破了700万辆的大关,达到718.4万辆(如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