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车用能源的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较一般仅对能源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更为系统和全面,但是在进行车用替代燃料比较研究中,由于机动车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等量污染物排放在不同阶段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差异悬殊,传统的LCA 方法无法准确评价不同车用替代能源的环境效应. 为此,论文在总结车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边际环境损害成本计算分阶段权重系数,进而对车用燃料LCA 评价做出改进,使其适用于不同车用替代燃料之间环境影响的对比分析,并选择燃料电池车与汽油车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主要是通过汽车燃料(汽油、柴油)的主要性能,来分析车用燃料品质对汽车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甲醇汽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加剧了石油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社会问题,尤其是汽车的有害排放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清洁燃料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客观选择,其中甲醇燃料汽车就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燃料汽车。本文对甲醇燃料的来源和主要特性以及甲醇内燃机的有关技术问题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运行车辆燃料消耗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少运行车辆燃料消耗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我国运行车辆燃料消耗的现状,分析影响燃料消耗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提出减少燃料消耗的措施,并对我国常用节油产品的节油率进行分析,对于道路运输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天然气汽车燃料喷射器的结构特点,对其工作性能和控制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可为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排放物、保护城市环境以及寻求清洁燃料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对汽车运行燃料定额的制定、修订和执行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刻地分析 ,并提出了燃料消耗的考核措施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当今世界上现有氢燃料动力船舶类型,总结了氢燃料动力船舶的特点,分析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标准规范、动力源、氢制取、氢储存与氢安全;结合船舶的航行环境、结构与运行工况等,提出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各关键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球氢燃料动力船舶数量有限,多为内河湖泊小型客船,以氢燃料电池为主要动力来源,主要采用35 MPa高压气瓶存储氢燃料;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相关标准规范仍处于制定阶段,可参照氢燃料电池汽车建造、测试和使用方面的标准规范要求;氢燃料电池主要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应用最为广泛,催化剂、双极板、膜电极以及密封材料等均对PEMFC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燃料电池对船舶的适用性,建议发展大功率燃料电池模块,并开展燃料电池在湿热、盐雾、倾斜、摇摆状态下的环境适应性研究;中国的制氢产业目前仍以煤炭制氢为主,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短期内,高压气态储氢是最可行的船上储氢方式,应研究轻质、耐压、高储氢密度的新型储罐,提高储氢密度和安全性;为保证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安全性,应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明确风险场景,对氢泄漏、扩散、燃烧与爆炸的发展规律与后果进行仿真分析与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安装"甲醇/汽油燃料灵活转换装置(甲醇ECU)"的桑塔纳轿车上分别使用93号国标汽油及M100甲醇燃料进行整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环保性及道路可靠性试验。通过对甲醇燃料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试验数据及道路可靠性试验典型故障的分析研究,希望为山西省甲醇燃料汽车的推广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着重分析讨论了在汽油燃料爆震特性测定中,如何来考虑影响测量体系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汽油质量规格里,这些影响因素涉及到燃料敏感性抗爆能力的检测、大气压力与温度的调整、气体的生成能对化学安定性的制约、以及挥发性的气压蒸馏法的测量,其中燃料爆震性能是一个首先要考虑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应用CB—566燃烧分析仪测录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用不同燃料时的燃烧特性,研究了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对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并与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用汽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的燃烧过程与汽油相比,火焰发展角和明显燃烧期长,最高爆发压力高,燃烧变化过程基本相同。试验结果表明二甲醚高辛烷值、高热值调和剂可以显著提高二甲醚混合燃料的抗爆性和热值,使火花点火发动机可以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基础上燃用二甲醚混合燃料。  相似文献   

11.
汽车动力传动系的优选匹配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的万有特性实验数据是汽车经济性计算的重要参数,利用发动机的万有特性实验数据,得到发动机的最低燃油消耗率、平均燃油消耗率、燃油消耗率均差,建立了发动机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标准;通过处理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得到了优选匹配快速计算方法;实例计算验证了优选匹配快速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在我国开征燃油税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然而自1994年首次提出开征燃油税至今已有13年,燃油税仍然没有开征,其中有着众多深刻的原因,分析燃油税开征面临哪些障碍,其开征将会对汽车工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并对开征燃油税提出一些建议,有助于我国税制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燃气客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计算的数学模型,对于某款空调客车,用Matlab软件编制了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各评价指标的计算程序,获得了燃气客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结果,同时与实际所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灵敏度计算分析了各参数对相应性能的影响程度,对于新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车辆道路试验方法,利用VBOX、尾气采集系统与陀螺仪对车辆行驶状况进行数据采集; 基于投影寻踪动态聚类的方法,结合带有精英控制策略的NSGA-Ⅱ对不同参数指标进行处理; 定量研究了参数指标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程度,分析了特定工况下不同参数指标影响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行驶工况中,加速度对车辆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权重为65.52%,对车辆比功率(VSP)特性的影响权重为35.03%,其中转弯半径对车辆VSP特性的影响权重为37.86%;在车速小于10 km·h-1时,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影响最大的是转弯半径,影响权重为80.74%,对车辆VSP特性影响最大的是加速度,影响权重为82.82%;车速为10~40 km·h-1时,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和VSP特性影响最大的是加速度,影响权重分别为34.01%和48.59%;当车速大于40 km·h-1时,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影响最大的是坡度,影响权重为75.59%,对车辆VSP特性影响最大的是速度,影响权重为80.17%;当车辆处于下坡工况时,坡度对车辆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权重为69.84%,车速对车辆VSP特性的影响权重为56.37%;当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时,加速度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和VSP特性的影响权重分别为54.62%和94.24%。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和VSP特性影响权重,不仅为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和改善车辆VSP特性提供实践支撑,同时也为智能车辆控制算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别建立整车的动力性目标函数和经济性目标函数,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目标函数赋予不同的加权因子,然后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以汽车传动比为优化变量的目标函数。利用基于微粒间互相学习搜索最优区域的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计算,获得最优的传动比参数。以此建立某一乘用车的Cruise整车仿真模型,制定Cycle Run、Climbing Performance以及Full Load Acceleration计算任务,对比仿真分析优化前后整车的油耗、爬坡性及全负荷加速性。仿真结果表明:汽车的整车动力和经济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元武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为背景,论述了全液压自动行走衬砌台车工作原理、台车结构、制造工艺。该设备采用液压油缸脱立模、电驱动行走或油缸步进行走,施工中不仅能省力、省工、节约材料,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保证了砼的质量。特别是该台车具有良好的双调功能,在曲线地段和直曲连接处能完成较好的过渡,保证了墙拱的外形顺接自然、美观。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汽车业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进入汽车消费的旺盛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人才市场的现状入手,指出汽车人才需求空间大,但人才供给不足且流失严重。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改善汽车人才现状的对策建议,指出汽车人才的开发培养需政府、企业、高校协调一致,合理高效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主动式空气悬架作为汽车悬架的一门新技术,其应用越来越为广泛。从空气悬架的发展历史入手.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的功能和控制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引用目标状态及状态基准,提出基于反应式的状态映射控制方法,可为今后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生物柴油特性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生物柴油含氧而基本不含硫和芳香烃,具有良好的燃料品质和环境友好性.从能源战略角度分析,生物柴油是最为重要的代用燃料之一,柴油机不需改动即可使用生物柴油.柴油机使用生物柴油不仅利于改善燃料结构,而且可以降低有害物排放.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氧传感器诊断电控发动机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氧传感器基本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 ,提出了用氧传感器波形诊断带有三元催化反应器的发动机故障的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诊断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