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光学显微镜,硬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淬火加热温度,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问对60Si2Mn 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和亚结构的影响;对60Si2Mn 钢制六角螺母冲头进行了寿命试验;采用模拟理想冷却曲线设计的方便易行、节能省时的强韧化热处理,可显著提高冲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淬火、回火温度、冷却介质对锰硼白口铁机械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硬度随淬火温度提高出现峰值,峰值位置随淬火冷却速度增加向温度低的方向移动;回火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在250℃出现峰值,回火温度高于480℃后硬度显著降低;残留奥氏体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减少,430℃回火残留奥氏体基本消失,转变产物为贝氏体;淬火回火提高强韧性。  相似文献   

3.
30CrMnTi合金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30CrMnTi合金钢进行了相应的淬火和回火工艺试验研究,通过系列实验比较了不同浓度的AQ251淬火液和回火温度对30CrMnTi合金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Q251淬火液在高温阶段600℃和低温阶段350℃有较大冷却速度;随着淬火介质浓度的减小,30CrMnTi合金钢淬火硬度呈上升趋势;在350℃以下回火,回火温度对硬度影响不明显,超过350℃回火,硬度随温度增加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ZG30GrNiNo钢热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找出了采有该钢制造大型热轨机轴承座的强韧化热处理工艺方法。扩散退火-高温奥氐体化淬火-高温回火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发现ZG30GrNiMo钢与同成分材质锻钢相比,具有明显的回火脆性倾向。  相似文献   

5.
冷作模具钢65Nb的渗碳复合强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冷作模具钢65Nb经高温固体渗碳后采用淬火加多次回火,及不同时间等温淬火后的组织分布及硬度分布,同时对65Nb钢550℃低温渗碳后的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5Nb钢经渗扩碳复合强韧化后,由表面至心部存在硬度梯度,并于一定深度出现峰值,对于提高模具钢的耐磨性和抗脆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低温渗碳可实现无形变地达到表面强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低合金耐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并介绍了用其生产研制捣固车用1469耐磨板的过程。对奥氏体化温度分别为820℃、850℃、880℃和910℃时对材料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分析,850℃淬火+250℃回火处理后,材料获得较好的硬度和冲击韧性。使用该耐磨铸钢生产的1469耐磨板的使用寿命提高约44%,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的回火工艺对经真空淬火、深冷处理后的K110冷作模具钢进行回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钢进行组织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利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K110冷作模具钢经真空淬火、深冷处理、高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大块一次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基体中的粒状碳化物;回火索氏体;隐针、针状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提高回火温度后,组织中一次碳化物尺寸无明显变化,弥散分布的粒状碳化物含量增加,部分粒状碳化物尺寸变大,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降低,硬度降低.与K110、SLD相比,Cr_(12)Mo_1V_1冷作模具钢中的一次碳化物粗大且呈网状,组织较差.  相似文献   

8.
用马氏体回火后经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可以变黑的方法,测定了在马氏体MS以下不同温度淬火+回火,最后水淬处理的试样中,黑色马氏体含量百分率及形状参数.根据上述测定数据,利用定量金相方法,找到了淬火温度与马氏体转变百分率f,体积V以及个数N之间关系.应用计算机以立体图像方式演示了变温马氏体相变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热轧态15 MnMoVNRe 钢经α+γ相区加热淬火,相变产生α+M 两相组织,最后在620℃左右回火可获得这种钢的最佳性能。为了控制该钢的强韧性配合,控制铁素体的体积百分数(V_F%)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指出:V_F%控制在15%左右是合适的,并在600~650℃温度区间内回火,最后运用复相钢混合定律对该钢回火后的硬度进行了叠加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的分析钢板弹簧上的应力分布,本文首先利用Hypermesh软件对钢板弹簧组件进行网格划分,对钢板弹簧与前、后支架之间的连接进行了独特的处理,并用Abaqus软件对钢板弹簧进行了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工况下,钢板弹簧组件可以满足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金属电弧增材制造过程热循环在线控制困难,导致成形组织不均、力学性能低下的问题,以辙叉用贝氏体钢为成形材料,研究了不同整体后热处理工艺对其电弧增材制造试样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去应力退火后的电弧增材制造试样力学性能较差,且存在各向异性,经290 ℃等温淬火与280 ℃回火处理后,试样微观组织由回火索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抗拉强度提升39%,屈服强度提升61%,断后延伸率提升29%,冲击韧性提升17%,硬度提升20%,且各向异性特征大大缓解,材料组织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金属部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以盘形工件淬火热处理为例,采用实时测温技术准确监控淬火热处理过程中工件的加热和冷却的温度-时间历程,并结合随炉试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科学制定出热处理工艺规范,控制热处理工艺过程,稳定热处理质量,使工件性能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鱼尾板断裂及其材料性能和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鱼尾板断裂的分析,表明鱼尾板断裂为微动磨损疲劳机制。金相分析发现国产鱼尾板表面脱碳严重,易引起微动磨损疲劳裂纹萌生;它的基体为珠光体加少量网状铁素体组织,晶粒粗大,冲击值低,冷脆转变温度高,易低温脆断,与鱼尾板易在低温下断裂一致。通过对国产鱼尾板淬火回火处理,改善了组织和性能,可较大幅度提高疲劳寿命。文中还对各种鱼尾板材料及实物的拉伸、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esir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necting bar after quenching and tempering, and reduce the cracking tendency and distortion, a program of controllable quenching was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a computer-aided quenching (CAQ) system was developed. The applications show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对脱碳层深度和弹簧钢件热处理前后尺寸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所得关系提出一种对弹簧钢脱碳层深度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从微观组织变化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通过弹簧钢试样的热处理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脱碳层深度和弹簧钢件热处理前后尺寸存在关系,脱碳层深度从0.1 mm增加到0.4 mm的过程中,弹簧钢试样直径增加了0.0545 mm.因此,由弹簧钢直径变化的数值能够间接地检测弹簧钢脱碳层深度,并运用该方法对60Si2MnA弹簧钢脱碳层深度进行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中温等温时间对 Cr7Mo3V2Si 钢经中温转变后的硬度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钢的硬度不断增加,下贝氏体晶粒急剧长大,随中温等温时间的延长,下贝氏体量增多,钢的硬度下降,超细化多要强韧化热处坤使 Cr7Mo3V2Si 钢的冲击韧性显著升高,使 Cr7Mo3V2Si 钢制 M12六角螺母冲头的使用寿命超过1万件.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Thequenchingandtemperingistheprimaryprocessinheattreating.HoweveY,itismoredifficulttoensurethecomprehensivemechanicalpropertiesofpartsfortheseveraleffectivefactorsinquenching,whichforexamplearechemicalcompositionofsteel,thecross-sectionofpan,quenchant,quenchseveritydeterminedbythecirculationrateandtemperatureofquenchant.Therefore,thecontrollablequenchingbecomesakeytechnique.S.WHan,etc[l1developedaimmersion-hmequenchingsystemtogetthecontrollableagitation,whichprovidesmaximumcoo1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