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飞行汽车作为面向城市空中交通和未来出行的新型交通工具,正日益受到汽车和航空领域的重视,成为汽车和航空技术与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发展趋势。该文介绍了飞行汽车的内涵及城市空中交通(UAM)概念的兴起,阐述了飞行汽车早期梦想的探索历程、面向城市空中交通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将在全新智慧出行交通体系下实现大众化汽车“飞”起来的发展趋势;论述了飞行汽车发展的高功率密度电动推进、高升阻比轻质车体和低空飞行智能驾驶等主要性能瓶颈和关键技术;提出了中国飞行汽车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和构建汽车与航空跨界融合技术创新体系,以及重点推动城市空中交通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示范应用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应对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信息技术正在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传统的汽车行业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进行快速融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细分应用,在智慧运输、智能交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天行健车联网系统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对车辆销售、车辆研发、物流行业等产生的影响,为车辆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汽车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智慧运输、智能交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车联网用户行为数据的采集,是用户行为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埋点"是数据采集(尤其是用户行为数据采集)的常用方法.埋点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车企对用户行为数据收集的准确率,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车联网的...  相似文献   

5.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势,通过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技术,以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为核心,应用深度学习、边缘计算以及领先水平的车路感知融合、车路云控协同等方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全出行链场景,实现无人驾驶在智慧道路、智慧停车、智慧园区的综合应用,为后续工程建设、产业化落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昕  王黎  郑轶丽  张梦洁  唐卉 《公路》2023,(5):229-233
成都市于2021年12月入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场景,智慧道路将是“双智”试点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有助于助力“智慧蓉城”的建设。通过分析成都市智慧道路的建设现状,以指导智慧道路建设落地为目标,探索适合于成都市智慧道路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汽车芯片作为未来汽车的中枢大脑,是推进新型汽车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聚力推进全球芯片产业和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当其时。2023年12月5-6日,以“共享中国机遇共谋创新发展共赢产业未来”为主题的2023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芯片大会”)在无锡滨湖隆重举行。本次芯片大会旨在为全球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搭建高端务实的专业交流平台,分享创新成果,打造产业生态,构建标准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双碳”战略目标加速落地和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氢能具有低碳高效、可长期存储、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可广泛在交通、工业、建筑和储能等领域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是氢能应用的先行领域和产业发展突破口。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而由中汽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8)》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市场前景诱人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共完成融资额超过400亿元。车联网领域在2016~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2.9%,将是物联网领域中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7,(3)
正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传统领域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随着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和分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被城市拥堵揠苗助长,一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交通"在新时期迎来发展新思路。以整合资源、开放共享为重点,以泛互联、智慧感知、便捷交互为目标,"互联网+交通"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交通"在顶层设计、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网络安全、应用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这场起于"堵"字的智慧之  相似文献   

11.
正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发展特色,聚焦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联动,并就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展开了讨论。大会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发来致贺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工信部副部长辛国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由中汽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8)》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市场前景诱人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共完成融资额超过400亿元。车联网领域在2016-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2.9%,将是物联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已经高度重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车联网作为智能汽车连接车、人、路、云的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州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要布局在黄埔、南沙、白云等6个行政区,广州市政府正积极推进车联网国家先导区建设工作.针对广州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对广州市车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政企事业单位、搭建"一城一网一平台"、扩大车联网产业生态圈、探索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展望,为下一步实现自动驾驶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钱七虎 《隧道建设》2019,39(11):1737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绿色发展理念更是指导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建设城市地下空间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治理“城市病”并建设绿色城市的主要着力点。首先,说明绿色建筑与绿色城市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重点从节约土地、利用地热能、节水、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绿色客运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未来城市货运交通,绿色城市污水、雨洪蓄排系统,绿色城市垃圾集运和处理系统,智慧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智慧行车系统)等方面,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利用地下空间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的理念、方法、构想。最后,结合实例强调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科学的重要性、开发与规划中的问题及规划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进行得如火如荼,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快速进入产业化与市场部署阶段,成为汽车行业技术变革的重要突破口。武汉作为国内第一批发展车路协同与智慧城市的“双智”试点城市之一,正在大力促进智能网联车及配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依托武汉光谷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工程实例,构建光谷完整的“车路智行的生态系统”,着重研究车路智行一体化的智能网联体系,归纳总结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段的建设,为推动自动驾驶、V2X等技术的研发应用进程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完善光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第2届中国(太原)现代物流暨智慧交通产业展览会在山西省展览馆举办。本届展会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重点突出展示山西省现代物流与"一带一路"建设及装备制造业融合;智慧物流云平台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搬运、仓储、包装等新设备和新技术;新能源运输工具;智慧交通关联产业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引入车联网概念开始,分析产业经济环境下车联网典型应用,以及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分析了车联网构建的各技术领域以及车联网产业链的构架,重新定位汽车电子产业;从而分析研究高职高专汽车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重新构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4月16日,中国重汽集团与浪潮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重汽科技大厦举行。双方将积极发挥各自在产业链的作用,促进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及商用部署,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推进云基础设施落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共同打造"车联网"及商用车大数据平台,加快云计算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产业的  相似文献   

19.
正近来发生的一个个热点事件,无不警示着我们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而为实现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目标,保障车联网网络安全是必要条件。日前,由苏州金龙联合苏州创元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等多家单位及企业开展的5G车联网城市级应用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项目名单。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智能化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智能汽车已成为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并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梳理汽车产业经历的4次技术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智能化技术革命的内涵和外延,即汽车的智能化不仅是汽车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智能化操控行驶水平的提升,还包括以汽车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智能化发展甚至跃升,在更大范围内还逐步向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渗透,三者共同构成了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和横、纵体系。我国前期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与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已经为发展智能汽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正面临引领全球汽车智能化的巨大机遇。在积极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应充分发挥制度和体制优势,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布局,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和智能交通甚至智能城市协同发展,加快占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