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勇 《汽车情报》2006,(33):11-13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与国际尖端技术接轨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INTEC柴油发动机在广州车展闪亮登场;奇瑞自丰研发的ACTECOL6L系列发动机也在广州车展正式上市。至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掀起一股“造心”运动,中国汽车的产业链正在从缺失走向完整,自主品牌汽车将进一步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那么,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自主品牌汽车的“造心”运动呢?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2.
(一)前一阵,在闻名于世的博鳌亚洲论坛会的汽车夜话现场上,龙永图先生再次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问题发出奇特系列言谈,引发了汽车界广泛重视。他说:“今后能不能不要提自主品牌的汽车?”“在电视里服装行业很少提自主品牌,只有汽车天天喊自主品牌,最后连汽车老板都不知道什么叫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3.
“是汽车产品引领汽车文化,还是汽车文化引领汽车产品?”这是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中国车企目前都在研发产品和销售产品。但是没有引领汽车文化的发展潮流,汽车文化建设必然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2013年1月作者走进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4.
马亮 《时代汽车》2007,(10):62-64
将自主品牌的汽车联合到一起,在中国东南部地区进行一次万里巡游展示,其目的就是要扩大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和展示自主创新的成就。一路上,这些车的表现怎么样?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评价如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6.
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关于“轿车自主品牌”的大讨论, 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不起来”、“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和“如何发展自主品牌”的问题。这场讨论对于认清如何发展我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的实质和有  相似文献   

7.
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载货车、客车和轿车品牌355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国外品牌占31%。但是在10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7个。作为世界汽车消费大国,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如何才能走出国门为世界认可?为此,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与新浪汽车频道联合进行了一项热点调查“自主品牌如何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8.
唐洋 《时代汽车》2006,(3):40-41
2005年,哈飞汽车生产、销售整车23万辆,同时整车出口量突破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年产量、出口量均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名列前茅。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哈飞近年来成绩喜人。那么进入2006年,也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这个极具活力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有哪些计划呢?他们将如何持续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近日对哈飞董事长刘涛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王旬 《时代汽车》2007,(1):52-55
“中国汽车人要耐住寂寞二十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在四年前的一句话,让中国汽车人记忆犹新。当一汽相继把“红旗”,“夏利”,“奔腾”等几大自主品牌展示在国人面前,一些人对将要“寂寞二十年”的一气,突然在低,中,高档自主品牌轿车上全面爆发感到不可思议,并提出疑问:像这样发展,中国汽车用得着寂寞二十年吗?最近该集团一位高层负责人在中国汽车生产行业联席会上强调,一汽仍然处在自主创新的初级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桂荣 《时代汽车》2006,(11):40-41
作为未来中国车市产品战,技术战、品牌战的一次预演,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展,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国际巨头多款重量级概念车高调亮相。面对“多国部队”的大军压境,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名片”的奇瑞汽车在家门口打响了“反击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戍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早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毅 《汽车杂志》2007,(7):64-64
张国宝副主任长期负责汽车行业的政府管理工作。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十分熟悉,在中国进入WFO后过渡期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工业应当如何健康发展,自主品牌汽车还存在哪些差距,张国宝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汽车杂志》的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启示录     
蓝河 《车时代》2011,(12):20-21
在曾经显得发展迅速的自主品牌比亚迪遭受重创的同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这样的问题,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发展自主品牌?中国发展自主品牌还需要什么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如何实现自主开发和创建自主品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入世”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产销量以数倍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攀升,从而使汽车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亮点。与此同时,中国如何实现汽车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问题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业界对此问题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其分歧主要在于怎样理解自主开发和自主品牌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以何种途径及谋略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两家全球知名的外国汽车公司的CEO,在一个会议上突然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发问:“中国乘用车现在有了自主品牌,并且开始出口国际市场,你作为中国大型汽车集团负责人对此有何想法?”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于外方来说却是含意深刻。  相似文献   

16.
坦白     
刘健 《汽车杂志》2008,(1):322-322
坦白说每次与朋友提到“自主品牌”的话题。都有种鸡肋的感觉。首先大家都绝对希望“自主品牌”能快速发展,毕竟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啊,有谁不希望以后对外面的人说哪、哪个汽车名牌是中国造。但,就像中国国家足球队一样,咱们这些被惯坏了的“自主品牌”稍微有点起色,就急着告诉所有人我成功了,殊不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人家世界名车保时捷911当初面世的时候也没这么搞吧?!说一句逆耳之言别学国家足球队,除了踢球不在行,其他都在行,那样让人厌。  相似文献   

17.
姜海程 《车时代》2012,(1):228-229
当谈:汽车传入中国,就不可不谈到,时至今日,仍静静伫立在北京颐和园内,供游人观赏、历经百年沧桑的那辆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而谈:这辆足可称为“中国头号汽车文物”的慈禧皇太后御用汽车时,又不得不谈到这辆汽车究竟是什么品牌?何时来到中国?因为研究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中国第一车”的桂冠究竟应该加冕给哪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18.
观点     
《时代汽车》2005,(7):62-63
自主品牌出国热能热多久?“十一五”规划应体现自主发展战略;中国应提高购置及消费税;人民币升值将打击自主的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9.
马欣 《汽车导购》2006,(7):46-47
在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中,自主品牌究竟处在什么样的地位,不用多说。大家都很明白,那么接下来,这些真正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汽车品牌究竟应该怎样走,才是一条真正的振兴之路呢?作为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主力,奇瑞多年的苦心经营似乎正转化成现实,接下来多款全新车型的面市就会印证这一点,而先期上市的A520,可以被看作奇瑞枝繁时茂前“葫动期”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工业应该怎么发展?无论合资、合作、引进还是发展自主品牌,重要的是看其能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民从产业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事实证明,只有自主品牌有所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作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