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通车目标、后期营运目标实现的最重要一环。为了定量分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履约风险的大小,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并结合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实际构建了含材料设备供货风险、施工安装作业风险、项目环境协调风险三大风险因素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级因素的指标权重,建立了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履约风险模糊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广州市某新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进行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型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履约风险评价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企业提前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模糊FMECA法通过对水库大坝隐患出现的频率、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通过赋予权重及模糊综合评判对大坝进行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实用性,但仍存在无法体现大坝隐患因子的随机性及无法准确反应专家主观偏好关系的缺陷。基于此,提出了云模型-模糊FMECA法的水库大坝安全性分析方法,将模糊FMECA法中的评判矩阵、权重矩阵、对应的评语集进行逆向计算,得出了云模型数字特征值,通过模糊评判得到水库大坝风险评判结果的云模型;根据约束条件确定相应评语集的云模型的数字特征值,将大坝风险评判结果的云模型及各评语集云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化,以此实现对水库大坝的安全性评价;将该方法运用到云南省某大坝中,得到了该大坝的内部安全评估等级为A,与现场专家组评判结果一致。证明了基于云模型-模糊FMECA法的水库大坝安全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弥补现有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不足,采用了三角模糊理论从风险指标对地铁运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程度两方面确定指标权重.考虑到该指标体系具有层次结构复杂、指标属性多样等特性,提出选用可变模糊集方法对地铁运营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北京地铁某线路为例进行说明.实例分析表明:以三角模糊理论作为数学背景可以解决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而以相对差异函数为基础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可以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确定单因素对各等级的隶属度,明确各分系统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4.
为了弥补现有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不足,采用了三角模糊理论从风险指标对地铁运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程度两方面确定指标权重.考虑到该指标体系具有层次结构复杂、指标属性多样等特性,提出选用可变模糊集方法对地铁运营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北京地铁某线路为例进行说明.实例分析表明:以三角模糊理论作为数学背景可以解决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而以相对差异函数为基础的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可以通过变化模型及其参数确定单因素对各等级的隶属度,明确各分系统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风井开挖中静力爆破施工安全风险等级,首先识别到影响静力爆破施工安全的6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云理论,构建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云模型;最后应用在福州南站小里程风井开挖中静力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并确定风险等级偏向4级,所以应当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以及对周边环境沉降等变形的预警系统,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相符,因此为静力爆破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黄河库区船舶安全状况,提出使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的多级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有效地解决了专家赋分主观性较强判断矩阵难以一致性的问题,利用多级综合评价合理解决了风险源繁多大量单因素信息被淹没的问题,并对模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科学合理地评估船舶安全风险,为船舶管理公司和海事局改进管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ANN的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针对各风险因素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和各风险因素相对于供应链风险的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运用人工神经元网络(ANN)与专家系统(E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综合评估模型.模型中评价因素集和评价权重集综合考虑了影响供应链稳定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所占的权重,并可在评判过程中通过变换各个指标的权重来进行敏感性分析.实际数据检验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评价精度较高,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辨识地铁施工过程中影响环境建筑物安全的因素及建筑物本身抵抗变形的因素,结合力学与风险两方面指标,对地铁施工引起的环境建筑物的风险进行评价。采用相邻指标相对重要性模糊标度值方法确定不同指标权重,进而通过模糊识别模型判断建筑物在地铁施工环境中的风险度。为施工前期,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城市道路改造项目的主要风险类别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广场道路改造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得出该城市道路改造项目一级风险中施工风险与外在风险为主要高风险因素,总体风险程度为中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项目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菲尔德法对永吉高速公路隧道风险事件进行了等级评估,建立隧道施工风险层次模型,得出1标隧道总体施工的风险等级,为实际工程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云理论与物元方法相结合的云物元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包括道路网络基础设施、政府监管以及路网服务水平3个方面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脆弱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观赋权(专家打分法)与客观赋权(熵权法)相结合融合的方法确定综合权重,结果更具有效性。通过青岛市的统计数据,对其路网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青岛市道路交通网络脆弱性评价等级为IV级,脆弱性等级相对偏高,与现实情况相符,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研究了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列车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建立了合理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指标的权重;考虑列车通信网络评估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模糊熵的二维评估模型;建立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大容量和高可靠性列车通信网络仿真平台,获取各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二维评估模型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依据模糊理论最大隶属度法则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通信网络状态良好时,60%评估样本的网络性能等级为Ⅰ、Ⅱ级,在网络丢包率和误码率较大时,40%评估样本的评估等级为Ⅲ、Ⅳ级,表明二维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列车通信网络状态;与仅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两者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二维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模糊综合评价法不能消除评估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缺乏精确度,因此,提出的方法更适合于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3.
在通航环境系统风险评价的实践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使得风险评价工 作的开展面临一定的困难。为充分利用不确定性信息并克服其不利影响,将云模型和蒙特卡洛方 法引入船舶通航环境系统风险评价,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蒙特卡洛思想的通航环境系统风险 综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实现方案。模型中,以正态云模型为工具实现风险评价过程中定性描述 和定量表示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基于云模型的通航环境系统各因素的风险评价;采用蒙特卡 洛方法得到通航环境系统风险云模型的三个关键参数。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航环境风险综合评价 为例,对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作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 实现通航环境系统风险综合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评估方法无法同时评估风险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因此,利用云理论能够把模糊性和随机性有效地集成在一起的优点,将云理论中的云重心评价法引入到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价中。给出该方法的具体评估过程,构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价的云模型,实现定性概念向定量表示的合理转换,进而分析其整体风险水平。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云理论的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客观实际相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浅埋隧道受地质、地形、环境的影响,在施工中容易发生边坡坍塌、塌方(冒顶)、山体开裂、变形失稳等风险,结合宁安城际铁路隧道分析了浅埋隧道施工安全、工期、环境风险。介绍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改进模糊综合法进行浅埋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建立了浅埋隧道施工风险层次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模糊数构建风险发生可能性判断矩阵。最后通过风险系数确定了宁安城际铁路钟鸣一号浅埋隧道施工风险等级,结合隧道施工特点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典型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铁路施工组织方案比选这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建立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包括铁路施工组织方案评价因素层次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生成和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适应铁路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方案比选,且优于现阶段设计单位传统的方案比选方法.利用该评价模型对某铁路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铁路施工组织方案比选的实际情况,可为铁路施工组织方案的评价及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高速铁路施工维修水平,减少列车运行延误,对施工计划的具体内容进行效果评价,能找出检修内容的薄弱环节,从而保证高铁设施设备质量状态及列车安全稳定的运行.以实际施工计划数据为基础,对现场施工计划进行影响因子提取,建立基于供电、控制设备、车站及线路及信号及通信设备等重点检修项目内容的评价体系;引入三角模糊数和模糊评价模型,建立施工项目内容的重要度判别矩阵,判断各因子在天窗施工计划中受到重视的程度;分析实际列车延误数据,提取合并与设备故障相关的延误致因,并证明了合并后因子间的独立性;以施工计划实施后仍产生的各类型设备故障及其导致的延误列车数为指标,评价施工计划项目实施效果;最后,以某铁路局实际天窗施工计划内容、列车延误数据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施工维修项目重视度与设备故障导致的列车运行延误数量、晚点程度成反比;对控制设备和供电设备的检修较为薄弱,这类设备的故障是列车运行延误和晚点多发源.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客运专线上运行的动车组时速已达350km/h,这对动车组的安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作为动车安全、可靠运营的前提,动车检修基地有着重要意义.对动车检修基地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动车检修基地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水平.本文通过对动车检修基地实地调查并结合系统工程学理论建立了动车检修基地安全风险层次结构.提出用三角模糊数来表征专家判断信息,并构造出各层次的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针对影响因素的模糊性,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ikelihood exposure consequence,LEC)-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对地铁车站深基坑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多个深基坑塌方资料,总结影响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结合太原地铁2号线H车站,遴选主要因素作为模糊层次评估方法的影响因子,统计分析得到各个因子对深基坑施工安全影响的概率。根据深基坑风险的传播性、模糊性、动态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风险因素排序及事故等级,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等问题,运用集对分析理论定量描述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间隶属关系的确定和不确定性。构造基于三角模糊数的集对差异度系数,确定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模型,结合专家经验和熵权法构造各评价指标权重,将该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并与《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将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耦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