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05,(21):7-7
5月17日下午,中国汽车经济研究院(筹)、中国汽车工程学院(筹)揭牌仪式在浙江台州的路桥吉利汽车城隆重举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两院”揭牌仪式,将是台州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和重要支撑点,“两院”将为台州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为中国汽车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05,(37):9-9
日前.在广州市花都举行的第二届花都汽车论坛上.就中国与韩国汽车人才的本土化发展路径.以及中国汽车人才该如何借鉴韩国经验等一系列问题.韩国自动车产业学会会长李斗焕指出.人才在各国汽车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容置疑。若参照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支撑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要靠本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中国汽车特有的“两个国内汽车市场”,并就今后如何发展中国汽车汽车工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站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高度,指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方向:“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采购体系”。《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虽然没有“国产化”、“地产化”等名词,但是通篇都体现了强化自主开发的精神。应该说,其含义比“国产化”、“地产化”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更加符合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战略性。  相似文献   

7.
饶斌作为建设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代表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与创新”,这是老一辈汽车人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饶斌的年代,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充满艰难、曲折、拼搏的探索史。他领导和组织了创建一汽、开发“红旗”轿车,自主建设二汽、筹划三汽和发展重型汽车事业、组织汽车工业战略转移、推进轿车工业的兴起、安排零部件国产化重大方针的实施……这都是充分体现出饶斌“追求和创新”的思索和实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像泉水一样喷涌而起,但历史长河,前后相继,我们仍要把握住中国汽车工业历史涌动着的潜流,发掘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规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的路子。那么,21世界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更加辉煌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29):11-13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1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汽车零部件工业仍是个软肋。探其原因是,我们在一再强调整车制造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以致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一直上不去。因此,我们今天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上汽集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今年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天命之年,中阳汽车业备受关注,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刊发的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按销售收入排名汽车制造业首次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羊年过半,汽车市场在中国共同遭遇“非典”疫情的背景下.行业特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刘勤 《汽车与配件》2000,(28):34-35
在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本刊向读者推出“中国汽车工业佳话”长篇系列连载。通过“佳话”将与大家一起回忆上一世纪的中国汽车历史,既解老一辈中国汽车开拓者的怀旧情结,又让新人了解过去,在“入世”的历史转折时刻,树立信心。 “佳话”将分中国汽车掌故、中国汽车工业初创、中国人的红旗轿车、20世纪中叶中国领导人视察汽车厂轶事轶事。中国汽车向多品种发展.为备战而加速建立越野车生产基她、在风狼中建设二汽.80年代中国汽车的大论战、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开放等部分刊出,作者是我国汽车行业资深专家。由于是历史,因此年代久远,刊出内容如有出入,欢迎广大读者随时来信来电提出意见,并欢迎在‘准 话”中补充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多年、市场竞争日趋充分的现在,汽车工业该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并保持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值得人们思索。我国汽车工业以往的发展都是以“做大做全”、“扩大产能”为指针和蓝图的。但是,现实变了,管理思路也要变。去年,中国汽车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而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能力和企业的竞争力令人赧颜的现实表明:惟有做强,才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3.
蒋雷 《时代汽车》2006,(12):10-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同时,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农村汽车需求的增长和汽车市场的形成,为汽车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汽车杂志》2003,(12):130-130
清华大学汽车爱好者协会(简称AFA).成立于1994年10月7日。8年多来.清华车协本着“普及汽车知识,弘扬汽车文化,树立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志向”这一宗旨,为发展校园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中国汽车工业创造年产千万辆的业绩奠定了我们世界汽车大国的地位.使我们可以站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去实现新的腾飞:但进入“千万辆”这个级别之后.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了汽车强国.当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调整转折的关键时期.蔓延全球的金融海啸给我们带来危机和机遇.这是我们加速实现由汽车制造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16.
刘勤 《汽车与配件》2000,(40):24-25
在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本刊向读者推出“中国汽车工业佳话”长篇系列连载。通过“佳话”将与大家一起回忆上一世纪的中国汽车历史,既解老一辈中国汽车开拓者的怀旧情结,又让新人了解过去,在“入世”的历史转折时刻,树立信心。 “佳话”将分中国汽车掌故、中国汽车工业初创、中国人的红旗轿车、20世纪中叶中国领导人视察汽车厂轶事、中国汽车向多品种发展、为备战而加速建立越野车生产基地、在风浪中建设二汽、80年代中国汽车的大论战、中国汽车工业对外开放等部分刊出,作者是我国汽车行业资深专家。 由于是历史,因此年代久远,刊出内容如有出入,欢迎广大读者随时来信来电提出意见,并欢迎在“佳话”中补充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走技术创新与工程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新观点。论述了技术创新和工业工程的概念、特点及效益。指出前者是解决汽车工业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后者是解决发展战术问题,实施二者相结合,即坚持两条腿走路,形成“引进-创新-再引进-再创新”的良性循环,防止陷于“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之中,汽车工业企业才能腾飞。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10,(3):138-138
1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2009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历史跨越.位居全球首位。从2008年8月汽车销量的负增长.到2009年在全球车市“一骑绝尘”.中国汽车工业足以自傲。但也有专家提醒.高峰之后的中国汽车业未来忧患不少。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工业具有市场需求大、带动作用强、涉及效应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世界发达国家都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培植。我国汽车工业经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散、小、弱、低”等问题,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更加明显。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分析家都会认同的一件事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一系列在全球汽车工业中史无先例的增长及变化。然而.一些分析家并不十分赞同的是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