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A型电机匝间耐压检测仪是一种匝间耐压检测装置,主要适用于检测直流电机电枢线圈的匝间耐压性能和短路故障,尤其对检测阻抗值相当低的单匝电枢线圈的匝间绝缘状态,不需要用示波器来观察波形,检测时对电机绝缘无损伤,使用起来安全可靠。因此在铁路机务段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该检测仪自身不带电源,比较笨重(约12kg),现场班组环境条件较差,使用又比较频繁,来回搬动容易造成磕磕碰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而影响工作,加上该仪器电路构造比较复杂,增加了检修的难度。但也并非不能修复,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逐渐摸索出了…  相似文献   

2.
ZD102A型牵引电机电枢绕组结构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ZD102,ZD102A型两种牵引电机发生的电枢接地,绕组匝间短路等故障,提出了改进电枢绕组结构的方案,并对改进前后电枢的结构特点,工艺特点,牵引电机的电枢反应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据我国各地机务段反映,内燃、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因匝间短路而损坏电机的几率很高,普遍要求提高牵引电机电枢匝间试验电压。目前铁道部所属的电机制造厂,均沿用中频机作为匝间耐压试验设备,因其输出电压太低,不易暴露电枢匝间影响电机正常运行的各种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风型内燃机车牵引电机的故障趋势,主极绕组、换向极绕组的接地和断线等定子故障正在逐年减少,而电枢绕组匝间短路或接地、均压线短路和断线、换向器接地和断片、铁心端板断裂、后支架断裂等电枢故障却逐年增多。就以我段为例,1984年须进行大修的牵引电机电枢达64台,加之随机车入厂大修及段内进行的单项大修的牵引电机,总计达130多台,约占全段配属机车牵引电机的三分  相似文献   

5.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是影响永磁牵引电机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故障之一,受运行工况、供电与电机本体不平衡的影响,现有方法难以实现永磁牵引电机匝间短路在线精准评估,这成为永磁电机推广应用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深度高斯过程永磁牵引电机匝间短路分级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建立永磁牵引电机匝间短路故障模型,提取电流不平衡、电流三次谐波与dq电流的二次谐波特征;然后采用一种双随机变分推断深度高斯过程(Doubly Stochastic Deep Gaussian Processes,DSDGP)方法对提取特征进行融合训练建模,实现永磁牵引电机匝间短路劣化状态在线分级评估;最后通过永磁电机匝间短路试验与现场案例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法在多特征融合条件下的评估准确率达到95%以上,相较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BPN)等分类方法,具有准确率高,适用于变工况、小样本的工程实际应用环境等优点,解决了永磁牵引电机匝间短路早期故障检测及故障严重程度评估的行业难...  相似文献   

6.
ZQDR—204型电机是东风_2型内燃机车的牵引电动机。目前,该牵引电机换向器升高片和电枢绕组端头的连接,全部采用锡焊。由于制造和修理中的工艺问题,电机在运用中因焊接不良而引起的故障较多。轻者电枢绕组缩头,换向器过热变色、换向恶化和开焊甩锡。重者升高片顶部或绕组匝间短路击穿、电枢接地,绑扎钢丝或无纬带崩裂,电枢绕组甩出以致刮坏定子绕组等等。这些事故直接威胁运用安全,影响运输任务的完成。实际上,焊接不良所引起的故障率是较高的,据我段74年统计,全年临修中落修牵引电机80台,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 牵引电机是机车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机车功率的发挥.牵引电机的运用工况较为恶劣,在机车运行中,它不仅要承受强烈的机械振动,还要承受大幅度的电流变化及机车负载的变化.因此,牵引电机容易发生电机环火故障.环火发生时,电机发出巨大的响声和飞弧,轻则烧坏换向器的刷握,使换向器升高片和电枢绕组连接处的焊锡熔化,造成甩锡和电枢绕组匝间短路;重则将电枢绕组烧断、甩出,造成电机"扫膛"和换向器表面烧损等事故,其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8.
东风型内燃机车的ZQDR—204型牵引电动机通过科研、制造和运用部门十几年的努力,使得运用初期的一些惯性故障,如主极绕组、换向极绕组的接地断线和换向器升高片开焊甩锡等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是,电枢故障,如电枢接地、匝间短路和后支架断裂等,不但没有减少,而且逐年增多。由于牵引电动机电枢故障如匝间短路等会使机车产生机破事故,致使机车不能正常运行,经济损失大,修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对牵引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早期故障的可靠诊断,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阶跃激励稳态响应电流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根据牵引电机三相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模型,对定子绕组任意两相施加阶跃激励,推导出3种情况下的响应电流表达式,并依据响应电流稳态值的变化特征提出新的故障特征分量;然后,搭建故障电机仿真模型,分析短路电阻和短路故障严重程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研究故障特征分量对早期匝间短路故障诊断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最后搭建试验平台,分析当电机固有不对称时,匝间短路故障对故障特征分量的影响。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故障特征分量可以表示早期的匝间短路故障及其严重程度,并且能滤除电机固有不对称的影响。基于阶跃激励稳态响应电流的诊断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可靠性高,对保护牵引系统的安全具有极大意义,且具备极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牵引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电机健康状态、不同相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及不同故障严重程度下的定子电流进行三层小波分解,得到小波分解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求取小波分解系数的二范数,作为电机电流的特征;设计并训练1D-CNN,将训练好的1D-CNN作为分类器,实现牵引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端到端”的智能诊断。设计并搭建异步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有效诊断出轻微的匝间短路故障。在闭环控制下,电机发生1匝短路故障时,诊断正确率达到90.5%,并能够有效区分故障相。  相似文献   

11.
在变频电机绝缘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动车组变频牵引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缆和定子绕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研究电机端过电压以及匝间电压分布特性;研制一套基于高压方波脉冲的绝缘老化试验系统,进行牵引电机绕组的绝缘寿命实验,依据介质损耗、局部放电等参量的变化,分析绝缘材料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2.
1977年7月15日,我段东风_3 0067号机车1D电机在运行中突然“放炮”,造成主极、电枢严重轧伤、电枢迭片扭斜移位的事故。回段分析检查,大家认为是由电枢匝间短路引起的。当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时,就会有较大的短路电流。它发出的热量会把无纬带烧断,甚至会使升高片处焊锡熔化,此时若机车仍  相似文献   

13.
东风型内燃机车在“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运行已经九年了。运行实践反映出该车的ZQDR—204型牵引电动机质量问题较多。虽然通过机务段、制造厂及科研部门的努力,制订了一些相应的技术措施,解决一部分问题,如主附极加装弹簧垫片和连线改软线,我段采用后使主附极接地和断线故障大减(见表),但机务段力所能及的只是在定子方面修修改改,对于电枢问题则是无能为力的了。然而,随着机车运用年数的增长,发生电枢绝缘故障(接地或匝间短路)的电机数量却与日俱增。大量的机破和临修,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的增多,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和减小运用、检修成本意义重大。动车组牵引电机作为动车组机电能力转换装置,对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直接决定了动车组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检修成本,牵引电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成因和在线技术分析是有效诊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实现直流牵引电动机电枢旋转烘焙的方法,将电枢由直立静置烘焙改为架式旋转烘焙,省去了现行工艺流程中的第二次浸漆和烘焙工序。并开展了相关验证工作,结果表明:电枢外观得到了极大改善,且电机绝缘电阻、对地耐压、匝间耐压及温升均符合要求。在保证浸漆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6.
BOMBARDIER 220 kW牵引电机已应用于国内多条地铁线路,自引进投入使用以来,广州地铁已出现了5台次的牵引电机扫膛烧损故障.为修复电机,节约成本,现提出了定子绕组主绝缘与匝间绝缘替代方案以及定子铁芯的修复方案,并对整体修复方案进行了地面空载与负载试验;同时结合列车DCU term调试软件,对修复后的牵引电机实际装车运行性能进行了监控,地面试验与装车试验表明,修复方案效果良好,满足列车实际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目的我厂生产的ZQDR—410牵引电动机,其电枢线圈直线部分的绝缘结构如图1所示。从制造和运用角度看这样的结构,匝间绝缘比较薄弱。对地绝缘虽然采用0.05毫米的聚酰亚胺薄膜带半迭包三层,在电强度方面是足够的,但由于在嵌线过程中,因嵌线间隙小,往往容易损伤绝缘,以致经常发生对地击穿现象。线圈击穿后经过反复拆修,常导至匝间短路,  相似文献   

18.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电抗器发生匝间短路时,其电感值的变化将导致感抗比(电抗器的感抗与电容器容抗的比值)变化,利用该电气量的变化,提出并补装置基于感抗比的新匝间短路保护。基于PSCAD的仿真表明利用感抗比的匝间短路保护能够对匝间短路故障作出快速正确的判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电力机车中修、大修电机以及主变的匝间绝缘耐压试验,是修制质量保障的重要试验手段。对此研制出了电力机车电机/主变匝间耐压绝缘检测装置,让电力机车上的感性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段,判断出不同时期的品质因素差异,提前对绝缘不良的设备进行处理,防止了设备在线烧损。  相似文献   

20.
七十年代初期由法国引进的6G型电力机车于1973年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五年的运用(走行50~60万公里),该型机车所用的TAO649C_1型牵引电动机(简称C_1电机)首先在电枢部分陆续发生接地故障。根据1977~1979三年的统计,出现接地及匝间短路的电枢计有119台,其中匝间短路28台。除了在运用中出现接地损坏的以外,还有在架修耐压试验时击穿的,三年合计50台。因此,三年来损坏的电枢有169台。如果再计及1977年以前零星损坏的和1980年头八个月接地损坏的。则电枢损坏的总数将近240台,占全部电枢台数(包括备品)的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