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现有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仅能发现设备故障、不能自动隔离故障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站域保护控制的故障设备自动隔离方案,完善了变电所无人值守技术.该方案基于现有的牵引变电广域保护测控系统与辅助监控系统,将站域保护控制装置设为故障设备隔离主装置,利用过程层通道实现主装置与其他装置或辅助监控系统的信息交互,通过建立...  相似文献   

2.
通信电源是构成各种通信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电源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通信系统的故障.近年来,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向集中监控管理方式发展.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可将各通信中心、通信站的电源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并对电源设备进行必要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客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TVDS)设备特点和监控实施应用需求,针对铁路客车管理特点,结合现有软/硬件及网络条件,设计高效的联网应用方案,对各站点TVDS设备进行集中联网,实现TVDS综合联网监控,以期为铁路客车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铁路集中监测系统无法满足室内外轨道设备故障诊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室内外综合监测平台的高铁轨道电路隐患分析系统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对高铁室外轨道电路电气特性及特征值的采集,汇总到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信息平台中,并通过智能分析功能对轨道电路设备进行诊断和预警。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90年代,随着通信和工业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源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技术日趋完善并得到大力推广,通过集中监控,铁路沿线车站、中间站、基站、直放站的电源设备运行情况和机房环境信息都能时时传送到位于枢纽节点的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在监控中心值守,能及时发现各监控站的告警信息,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故障处理。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维护人员现场巡视工作,缩短了故障发现和处理时间,成为机房和供电安全的有力保障。截至2012年底,全路共有环境监控系统约  相似文献   

6.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各子系统均建有独立网络管理系统,不同子系统的网络管理存在不一致性.因此,设置一个集中告警系统有利于维护管理人员及时地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介绍了一种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集中告警方案,并基于C++语言和ORACLE数据库来实现,可达到故障检测和快速定位,以及集中管理、集中监控、统一告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电务维护人员运用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监测并记录信号设备的主要运行状态,为掌握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和进行事故分析提供科学依据,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已成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设备。呼铁局包惠线包头至惠农各站为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陆续对信号监测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降低了故障发生率。然而一些未能完成升级改造的利旧设备,如利用原有的站机监测网络设备实现站机网络通信,直流道岔曲线采集等,时常会发生故障,本文针对2种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动车组高级修统计,轴承系统故障问题主要集中在锈蚀和剥离。目前高速动车组轴承故障监测系统有车载轴温监测系统和TADS轨边声学诊断系统2种,对于故障轴承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针对车载轴温监测系统和TADS轨边声学诊断系统均未检测到的某动车组轴承剥离异音问题,借助该动车组既有车载传动系统监控装置进行振动检测,同时在客室内利用便携式设备进行噪声检测,利用FFT,STFT等技术手段对故障频率进行甄别,找到故障激扰源,这是对轴承故障诊断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仪器的移频信号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铁路移频自动闭塞设备,现有的轨道电路检测、监控系统,在模拟量测试、信息记录、诊断判断以及报警等方面并不完善。因此,从完善功能,提高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出发,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移频信号现场检测与监控系统,实现对移频信号检测与监控,及对突发故障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铁路供电设备缺陷管理系统》是针对铁路供电段进行供用电设备缺陷管理而开发的专用计算机程序。利用现有计算机网络,使基层工区发现的设备缺陷和处理情况能立即通过工区的电脑终端输入并采集到供电段的服务器数据库中,使车间、技术科、调度所等各职能部门可随时从服务器上获得缺陷信息和处理情况,并对各条信息进行查阅和批复,通过服务器及时反馈到基层工区。主管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也可随时从服务器获得全段的设备缺陷状况。  相似文献   

11.
介绍NFC技术在地铁票务中的典型应用。NFC技术在天然保密性、双向鉴权和对原AFC系统改动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同时在通信、设备、软件和所在环境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分析NFC在内部传输、软硬件及环境方面的安全威胁,提出手机端软件技术改进方法和后台使用数据风险监控三级预警方法,采用双重安全机制以规避安全威胁,确保NFC技术在地铁应用中的收益安全,尽可能地避免收益漏洞。  相似文献   

12.
信号维护支持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铁信号核心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诊断故障并显示报警信息,辅助故障处置,实现对地铁信号系统设备的集中监测和综合管理。伴随着北京地铁的飞速发展,研发一套信号维护支持系统解决信号设备在在线监测、故障诊断、告警、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从北京地铁信号系统设备维护工作的现状分析出发,重点论述了北京地铁对信号维护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以及这一需求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先进、可靠的安检设备是地铁安检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从寿命状态条件、健康状态条件以及技术性能条件3个方面,归纳总结现有的安检设备更新改造标准,并针对北京地铁2008年投入使用的安检设备的实际运用情况,分析该批安检设备的更新改造需求。根据相关行业安检设备使用寿命标准,该批安检设备的使用时间已到更新改造年限。通过分析该批安检设备的平均故障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停工时间等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该批安检设备的可靠性显著降低,其健康状态已难以满足地铁安检的高要求。此外,为满足北京市相关标准对安检设备的性能要求,该批安检设备亦存在技术升级改造需求。因此建议:北京地铁相关管理部门应在近期对该批安检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确保北京市轨道交通安检工作质量,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4.
闭路电视系统是提高行车指挥透明度和防灾抢险的辅助通信工具,同时也可当遭遇突发事件时为公安部门提供有力证据。为此,对既有地铁八通线专用闭路电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现有专用闭路电视系统和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全部前端接入新的专用、公安合建闭路电视系统,共用一个通信传输网络,建立一套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闭路电视系统。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地铁运营隧道结构病害检查与地铁安全保护区隧道设施保护管理各自独立,洞内结构病害信息与外部巡检信息无法进行实时的交互与分析。基于Web Service技术和Java编程语言,以某地铁某安全保护区运营隧道为实例,通过研究隧道结构设施内外关联技术,研制了Web端管理系统及手持巡检终端,实现了隧道结构洞内外信息的实时关联与获取,进而为运营期的隧道整体结构安全与控制提供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ZigBee技术的地铁隧道火灾监测报警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网络结构、传感器节点电路,以及火灾参数处理算法和控制流程。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稳定可靠、抗干扰、能耗低,而且检测精度和灵敏度高,是一种地铁隧道火灾监测报警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轨道交通安全的特点后,提出建立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该系统以建立综合指挥调度中心为前提,阐述了安全保障系统的结构和信息传输等关键技术,给出实现安全保障系统的软件构成.采用地铁行车安全保障信息系统能有效提高地铁系统的防灾减灾能力,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10号线综合监控系统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放的、模块化的、可扩展的分布式控制系统,集成和互联了多个子系统.介绍了北京地铁10号线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成.北京地铁10号线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部分包括供电监控、环境与设备监控、站台屏蔽门、有线广播、闭路电视等子系统;互联部分包括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火灾自动报警、列车自动监控、传输、时钟、无线通信、自动售检票、乘客信息、通信专业集中告警设备等子系统.详细介绍了各子系统的具体功能.综合监控系统将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快速响应能力,实现高性价比,减少重复投资和后期维护成本.综合监控系统为地铁运营管理提供了信息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19.
讨论空调系统中能耗最大的冷水机组系统,指出该系统的高效节能是空调系统节能的关键。论述北京地铁某线冷水机组群控系统的方案和控制策略,说明采用群控是实现冷水机组节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实践表明,群控系统可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监控和管理空调系统,使空调系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和保持最少的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杂散电流腐蚀的监测及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地铁杂散电流腐蚀在线监测的原理,并对地铁杂散电流监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初步设计。同时对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措施提出看法。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实际情况及标准规定的杂散电流腐蚀危险性判定指标,选择埋地金属结构的极化电位作为监测的参数,采用具有电压稳定、不易极化、内阻低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Cu/CuSO4作为参比电极; 测控系统硬件的核心是基于ARM7微处理器,其高速的性能、丰富的接口资源,很容易实现测控功能。研究结果:该研究总结出了可用于预测金属结构在杂散的腐蚀轻度和腐蚀趋势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结论:尽管地铁杂散电流的腐蚀性大,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设计合理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 有效地降低杂散电流腐蚀的损失,确保地铁长期运行使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