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一眨眼,《中国港口》30岁了。三十而立,意味着"有所成"。一本《中国港口》,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30年中国港口史册,我们是记录者;我们的"所成"在于,永远保持前瞻性,率先报道、探讨港口界重大议题,我们是瞭望者;我们的"所成"在于,尽责为港口事业呐喊,倾心为港口工作者发声,我们是参与者。这30年,我们几代《中国港口》人始终秉持一种信念: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新闻事业的推动。1986年,原交通部副部长、时任中国港口协会理事长李维中带领着"港口新闻人"创办《中国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能抵御对未知时间的美好怀想. 我们相信,在新的时间涌来之前,我们曾经的境遇将不复再现,时间的彩笔将绘出崭新的画卷. 我们相信未来,是因为我们心中有梦.而梦想让我们激情澎湃,活力迸发. 我们跟随这个国家走进2013.我们相信,在时间的深处,将有一个"美丽中国"敞开宽大的怀抱.我们相信这个国家一定拥有一个繁花盛开的未来. 我们跟随这个行业走进2013.我们相信"机遇"大于"挑战",相信在这个国家建成小康的路上,水路运输的潜能将被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3.
徐华 《中国船检》2012,(8):32-34,114,115
到底是我们海洋意识低到了泥土中,还是我们的"航海日"曲高和寡?七月流火,第八个"航海日"在南京悄然落下帷幕。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天来电光火石般的感动渐渐淡去,就像600年前,郑和船队的辉煌,刹那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媒体上频频曝光的东海、南海争端,以及网络上"恨铁不成钢"式的激烈言论,与民众对"航海日"这一关乎海洋的节日漠不关心的态度形成了强烈反差。到底是我们海洋意识深入到了泥土中,还是我们的"航海日"曲高和寡?如此纠结的局面又将如何解开?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满怀豪情跨入崭新的21世纪之际,我国已进入了"十五"新的重要发展时期.此刻,回顾南通港"九五"发展历程,展望"十五"规划建设,我们倍感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青年之思     
<正>2019年注定是珠航局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是珠江航道事权改革元年,也是珠江水运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年和珠航局机构改革的巩固年,大量切切实实的工作和任务亟待我们去攻坚,这就需要我们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需要我们强固"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更需要我们笃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融危机以来持续存在的异常情况似乎可能即将结束,但是,要找到关于"新常态"准确的定义比想象的要困难。实质上,"常态"是可以让我们去计划未来且已经建立好的一种形势。它可能是一个增长或下降的形势,但它是用来定义"常态"的一种期望,而不是这种形势本身。同时,"常态"是"烫平"波动性的"熨斗",它应该成为我们对于可以构建光明未来的期待。尽管"新常态"这个词看上去不错,但我们对于它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航运金融很美,但再美也不是航运经济的全部,否则"华尔街也不会被攻陷"。中国航运经济牵扯的门类很多,这远非"金融"两字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肯定不能指望行业经济因为金融手段的介入,就全部一蹴而就,靓丽升级。无论航运金融怎么改变我们的航运服务,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仍然是"行业经济如何为保增长贡献力量"。在考虑金融工具成为低迷期航运经济发展的第一阵营的同时,我们还得考虑实体经济与金融  相似文献   

8.
雷海 《航海》2013,(3):7-8
今年是"泰坦尼克"号触碰冰山沉没一百周年,又是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货轮"跃进"号触礁沉没五十周年。两艘巨轮的海难是我们现代航运人的历史遗产。将航运大国建设成为航运强国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这一代  相似文献   

9.
黄健 《珠江水运》2007,(9):46-46
劳动光荣,劳模精神伟大。当今时代,劳模精神是我们劳动者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不朽的精神资源。在我们身边就有全国交通行业先进团队广东海事局"海巡31"轮、海测大队制图  相似文献   

10.
徐华 《中国船检》2010,(10):23-26,100
我们一直在寻找,寻找一个通往成功的捷径,然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桎梏,却每每使我们陷于"井底之蛙"的烦恼之中。试着跳出来,站在另外一片天空之下,回望自己,也许答案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1.
在2011新年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水运工程》2008—2009优秀论文评选"揭晓和优秀论文特辑出版。编委会和杂志社邀请我们三位老同志给活动谈点感受,提点建议,我们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12.
<正>"4.28"胶济铁路重特大事故引发了我们从事港口铁路员工众多的思考,它使我们认识到:确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安全管理理念,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实施科学认真的管理模式是确保港口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正"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件,我们要做一下登记。"初次登上"西昌海"轮,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人眼前一亮。"西昌轮"轮政委向记者介绍,每次回国休整期间,海事部门都会定期对登轮情况进行检查,严防偷渡现象发生。与20年前相比,"西昌轮"轮所属的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公司)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也规范了很多,要求上船必须登记,核实完身份信息会发放登船证,只有佩戴登船证件的人才可以在船上走动。办完登船证件之后,在政委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西昌轮"轮中的工作区域,刚一进机舱,船员们统一的米色制服便映入眼帘。"记得刚上船工作那阵,我们还没有工作制服这一概念,日常工作时什么舒服穿什么,夏天酷暑难耐,有时我们就穿着短裤、拖鞋  相似文献   

14.
五月的天空蔚蓝清澈,五月的鲜花娇艳芬芳,面对火红的五月,我们迎来了"我与消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面对"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活动主题,我们又一次清醒地认识到消  相似文献   

15.
<正>汕头海事人用几载烈日下流干的汗水,几千个日夜的惦念,几十万海里巡航里程的守护,保这一方水域平安。五载春秋拂过鮀城,回眸汕头海事"十二五",我们改变了许多,也坚持了许多;我们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更多;我们在保安全、谋发展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我们离"人民满意的汕头海事"越  相似文献   

16.
邮轮之行     
《航海》2017,(5)
正每年暑假,妈妈都会带我出去旅游,还美其名曰:"知识在书外。"今年的行程安排在暑假的第二天,我们参加了航海学会举办的诺唯真"喜悦"号五天四晚的首航之行,目的地是日本福冈。7月2日下午,我们的大巴停在了吴淞口码头,远远望去,我们的诺唯真"喜悦"号静静地停泊在岸边,第一感觉:巨大;第二感觉:雄伟;等进入船舱后的第三感觉就是奢华,从走廊的装饰,楼梯过道的布置无不透着高贵典雅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正"这个高级船员证书是我们多年努力换来的,如今变成一张纸,听说以后还可能无纸化,我心里有点接受不了。"采访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的过程中,钱船长对船员证书无纸化有自己的看法。"无纸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像钱船长的担忧,我们以后会有所考虑。但提升船员的社会地位,让他们活得更  相似文献   

18.
正"同一片蓝天下,我们追逐同一个梦想,同一片沃土上,我们播种光荣和希望……"9月8日,第十三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十三运")圆满落下帷幕。"十三运"帆船帆板项目是天津海事局辖区首次举办大型水上赛事活动,赛事海事安全监管尚属空白。天津海事局依法履职、主动沟通、积极协调,营造了安全、祥和的水上环境,实现了全运会周边水域"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的"三零"管控目标,为全运会摘下一枚特殊的"平安金牌"。  相似文献   

19.
罗斌 《航海》2010,(3):13-15
在救捞系统"世博"应急保障海空立体演习现场,和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及世博局有关领导聊了几句,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强烈使命感的"老革命"是孙富民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当场,风尘仆仆、气度厚重的他用中英文郑重宣誓:"我们准备好了,我们时刻准备着,我们竭尽全力!"在中央电视台及其他媒体的采访间隙,记者和这位在救捞系统一干就是33年的资深船长、管理者谈了几个问题,涉及东海救助局的实力、转变发展方式、编制"十二五"规划思路、世博海空救助保障机制等。这位在战风斗浪中屡见传奇、曾在部救捞局副局长任上担任"大舜"轮打捞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的东海救助"掌舵人",辛苦劳碌的神态中透着兴奋。  相似文献   

20.
提到"消防"二字,我们必定联想到"火灾"。常言道,"水火无情人有情",水是生命之源,而火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世界万物都离不开它们,可是物极必反,水多了就成了洪水,火不慎就变为火灾,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轻则财物受损,重则危及生命。那燃烧数月的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却因为一支小小的烟头而引起;成都公交车大火是因为没有配备逃生锤而让数十条生命嘎然停止在上班的途中;深圳龙岗"舞王"俱乐部火灾只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