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GSM-R网络在中国铁路应用的需要,网络覆盖得到广泛的重视,针对中国铁路和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GSM-R网络技术,主要介绍GSM-R双冗余网络及隧道覆盖,并结合其特点简单讨论网络优化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目前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铁路发展GSM-R存在的主要瓶颈,针对铁路未来发展对铁路车地宽带通信的需求,探讨铁路移动通信的发展及演进方向,从业务及平台演进两方面提出了GSM-R向LTE-R演进的技术方案.研究表明,未来铁路GSM-R网络向LTE-RR的方向演进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1概述GSM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分析GSM网络状况,进行设备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通过网络调整,如站址调整、覆盖调整、参数调整,以及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1]。由于GSM-R系统的特殊性,其网络优化与GSM有所不同。从多条铁路和枢纽的GSM-R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随着我国铁路GSM-R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新建铁路基本覆盖了GSM-R网络,既有铁路GSM-R网络覆盖的改造正在有序实施。我国铁路装备现代化水平也在同步提高,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相似文献   

5.
如何进行铁路枢纽内GSM-R系统网络优化是GSM-R系统建设中的难题和关键点。以南京枢纽内GSM-R网络现状为例,提出几种可供选择的网络优化方案,并详细探讨了实施网络优化方案的技术措施,最后对铁路枢纽内GSM-R网络优化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GSM-R网络质量指标及其仿真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欧洲铁路无线通讯增强集成网(EIRENE)是国际铁路联盟(UIC)制定GSM-R通信标准的标准化组织.在GSM-R网络应用前期,需要测试其网络质量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EIRENE的功能要求规范和系统要求规范.讨论EIRENE规范对GSM-R系统网络质量提出的新的指标,提出测试这些指标的参数和方法.最后给出一个仿真测试系统,可以在现场应用中评估GSM-R网络的无线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7.
赵新红  赵洪军 《中国铁路》2005,(12):22-24,28
国际铁路联盟(UIC)在欧洲推广应用GSM-R技术,以满足常规铁路和高速铁路专用调度通信的要求,并决定采用基于GSM-R技术标准作为欧洲新一代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我国于2004年10月与UIC签署了选择GSM-R技术标准备忘录,根据我国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施了以下关键技术,如功能寻址、基于位置寻址、组呼及广播呼叫业务、增强多优先级与强拆、多司机间的通信等;提出我国铁路GSM-R网络发展应坚持"统一规划、全路组网、分步实施、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8.
铁路枢纽地段地形复杂,客货运大小车站相连,且线路较为密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客货混跑铁路纵横交错,因此GSM-R移动通信系统除了在前期设计阶段中进行相应规划外,在后期GSM-R网络编号方案中需要对既有线路进行分析,同时对本线数据进行合理编制。结合郑州铁路枢纽的实际情况以及相邻线路GSM-R网络编号方案,对郑机城际铁路GSM-R网络编号方案当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相应分析,最终形成郑机城际铁路GSM-R的网络数据报表。通过报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合理的GSM-R网络编号方案,可以充分利用GSM-R系统的既有资源,同时可以为铁路运输提供更好、更准确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谢宏 《中国铁路》2006,(2):39-40
欧洲铁路联盟确定GSM-R为欧洲铁路无线通信的标准制式,该制式为列车控制系统提供了信息传输平台,使欧洲跨国列车可以畅通运行。我国铁路技术政策也规定GSM-R作为我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并在青藏线、大秦线和胶济线进行GSM-R典型工程试点,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GSM-R网络建设积累经验。建议GSM-R核心网建设应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采用智能网解决GSM-R网络的互联互通,客运专线按照预留双网条件建设,初期按无线列车控制系统的覆盖要求建设单层网络,重点解决场强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10.
1 我国GSM-R系统现状近年来,GSM-R系统在铁路系统中发展迅速,在列车控制、高原铁路、货运重载成套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中,GSM-R系统促进了高速移动通信技术进步和GSM-R产业的稳定发展.随着青藏铁路、大秦铁路和胶济线的开通运营和客运专线建设,加强无线网络优化、搞好运营维护是提高GSM-R网络质量的关键.2005年5月,青藏铁路西藏境内GSM-R铁路移动通信工程正式开T.GSM-R铁路移动通信工程由干线通信系统、区段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组成,需要修建100多座无线基站.青藏铁路是亚洲第一条完全基于GSM-R通信系统的线路,是亚洲第一条采用GSM-R系统传输列车控制安全数据的试验铁路,并采用双重覆盖方案增强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GSM-R系统双层网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GSM—R系统小区重选和越区切换的几个网络参数,根据GSM—R双层网的特点和测试数据分析了GSM—R双层网网络参数设置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双层网优先级的看法和网络参数设置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GSM-R网络双网主备分担方式下,切换容限参数的合理设置有助于移动台进行越区切换。分析切换容限参数设置对越区切换的影响,并通过切换测试验证参数的设置,为以后GSM-R网络的双网设计和优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伪基站系统的构成、工作流程,详细说明伪基站如何获取IMEI、MSISDN等用户信息;重点分析伪基站对铁路GSM-R网络带来的影响及GSM-R运营维护中如何确认和定位伪基站;通过分析GSM-R网络构成及覆盖方式,提出设置GSM-R网络双BA降低伪基站对铁路通信影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GSM-R网络规模的扩大和核心网的逐步建成,MSC、BSS容灾和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要。分析GSM-R MSC及BSS的设备及连接故障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容灾备份措施,研究"双归属"和"MSC pool"等方式MSC冗余备份方案,讨论基于电路割接、无线覆盖冗余等方式的MSC及BSS备份,可供GSM-R网络冗余设计和实施参考。  相似文献   

15.
GSM-R场强覆盖测试采样间距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电波传播的统计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GSM-R移动通信场强测试的采样间距进行了分析,在既有GSM-R线路上对国外应用的不同采样间距进行了对比测试,认为GSM-R移动通信系统的场强测试采样间距在小于Lee氏定律的情况下都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GSM-R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及查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GSM-R通信系统干扰分类,简要分析了干扰原因。结合GSM-R网络维护实际情况,介绍干扰分析查找步骤及方法,为解决GSM-R网络干扰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GSM-R网络的数据规划和分析中,MSC上的GT号码数据分析是GSM-R网络号码分析的重要内容.从全路汇接MSC/STP和普通MSC节点的角度,就GSM-R网络中的GT号码分析数据制作及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制作建议,供GSM-R网络维护人员在GT号码分析和路由组织等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8.
GSM-R作为专门为铁路设计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既传输铁路话音和数据业务,又作为CTCS-3级列控系统的传输平台,因此要求其必须具有很高的可用度。为此,分析高速铁路GSM-R网络可用度,并运用模型分析京石武客运专线GSM-R系统的可用度。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车载双天线的GSM-R冗余网络无缝切换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铁路现代化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逐渐增加,由此导致列车在穿越GSM-R网络小区的过程中需要频繁地执行越区切换操作。由于GSM-R网络先断后连的硬切换方式必然造成切换过程中存在通信中断等问题,对行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切换优化方法仅针对单层网络中移动台越区切换过程进行改进,忽视了GSM-R系统现有的冗余网络配置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将GSM-R双层冗余网络中的不同基站组成一个为列车服务的虚拟小区,并采用车载双天线与虚拟小区进行协作通信的方案,以充分利用冗余网络配置特点,从而实现列车穿越小区过程中完成无缝切换操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使切换中断率明显降低,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GSM-R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国内外GSM—R网络应用现状和最新发展成果,分析国外GSM—R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进展情况,针对我国铁路GSM—R网络的发展目标,结合国内青藏线、大秦线和京津城际等GSM—R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国内GSM—R网络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提出中国铁路GSM-R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