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甜甜  武平  杨东  买媛媛 《综合运输》2023,(3):80-85+132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也是开展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在我国人口出现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的背景下,需要加快推动开展适应人口变化的交通规划工作。本文结合美国、日本与英国在人口总量、年龄结构、空间分布与城乡人口流动的发展变动特点,分析归纳了国外在规划机制方法、设施建设养护、城市群交通、城乡交通一体化等方面的规划经验,重点从拓展人口参数应用、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优化城市群快速运输通道、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完善无障碍出行环境等方面,研究提出我国交通规划发展的启示与建议。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我国交通规划与人口变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对现存的交通系统和传统的交通规划、设计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老龄人口的出行行为,为我国未来老龄化背景下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管理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老龄人口出行的文献,对老龄人口的出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出行对老龄人口的意义以及相应的交通对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应当结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实际特点开展关于老龄人口的意愿出行需求分析与预测的方法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伴随着全国道路网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间人口的流动频率逐渐加快。流动人口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一些流动人口量较大的旅游城市,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研究目的:准确地把握西安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在节假日期间为西安市旅游景点制定管理策略及应对流动人口交通出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基于西安市2015年居民出行调查,在对景点与酒店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来西安流动人口的目的、交通方式、停留时间的交通出行特性,采用修正旅游局提供数据来建立流动人口总量预估模型。通过调查数据计算与实际数据对比得出模型的准确性。结论:提出的基于旅游出行特征的西安市流动人口总量预估模型具有准确性。研究成果可为为城市交通运营管理和景点管理部门应对节假日高流率人口流动制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充分依托和有关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发展与带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科学技术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系统,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也在推动着全球区域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于包括高速铁路相关产业在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产业链全球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和总结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高速铁路新的发展机遇。从国际化经营、高铁产能释放、工程技术柔性提升、全球产业融合等方面,研究"一带一路"对中国高铁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国家实施城市化战略的背景,分析了城际高速铁路建设时机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国外城际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的人口和经济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城际高速铁路规划建设的具体时机。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旅客出行具有明显的时段特征,确定列车始发时间域时应充分考虑旅客出行的时段偏好。本文将一日时长按照固定间隔划分为若干时间区段,通过大量问卷调查,获取不同旅行时长旅客对到发时段的偏好及方便度系数。以高速铁路车站一日内始发旅客列车作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运行时长的列车始发时刻和终到时刻对于旅客出行的影响,以各列车"始发-终到"旅客方便程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域分布的优化模型,并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模拟退火算法。以北京西站一日内始发高速铁路旅客列车作为研究目标,利用该模型对其始发时间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列车始发时间域能够较好地匹配列车"始发-终到"旅客的出行时段特征。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空间出行流动塑造了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客观反映了城市间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本文借助手机信令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从出行分布、出行频次、出行走廊、跨市通勤视角出发,多维度定量测度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不同空间组织形态的城际出行需求特征。研究表明,上海都市圈依旧是长三角城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跨城出行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平衡性,城际高频出行联系逐渐呈现的“圈层+飞地”形态特征。本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出行特征识别方法,以期用大数据手段助力提高城市群规划和管理的综合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与旅客出行需求相适应的旅客出行体系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我国旅客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判断影响旅客出行因素变化趋势是建设旅客出行体系的基础。本文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居民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新技术新模式发展应用、国家战略、人口规模及老龄化、绿色可持续发展、GDP规模、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等影响旅客出行的主要因素,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相关要求,判断了未来影响旅客出行主要因素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型的高铁出行智能票模型,将高速铁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结合起来,为乘客提供"一条龙"的快捷出行服务,智能选择最优出行路线。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需求与背景分析 (一)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与城市未来社会经济总需求相适应。至2005年深圳市社会经济总规模及交通运输总需求可以简述为: 1.常住人口达到450~500万人;人均GDP达到6000~8000美元;户籍人口为常住人口的1/3~1/2,表现为人口经常性、季节性流动量大。人均收入的增长使运价对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的影响弱化;人们出行更注重方便、快捷、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