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交通与旅游的演进及融合历程,提出交通与旅游融合的三个阶段。在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及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第三阶段的背景下,提出了以完善游客出行链为重点,构建"两网两体系"的旅游交通规划研究框架,并在呼伦贝尔-阿尔山综合交通规划中进行了应用。文章最后从规划理念、规划思路、规划方法、规划重点、规划内容等五个方面对新阶段的旅游交通规划应对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综合交通体系五年发展规划是指导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十三五"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理念背景下,综合交通规划编制需要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以《广州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实例,总结了其规划编制工作过程及成果经验,梳理了方法及规划编制过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对有关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汕潮揭地区综合交通规划研究为依托,基于同城化发展趋势分析了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发展的要求,结合其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定义了规划原则与发展战略,梳理出交通网络布局研究的"二维演绎"技术思路,以"一张网"理念系统地谋划、整合和完善了地区交通网络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4.
交通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引导作用。传统交通规划方法强调需求对于规划方案的决定关系,容易导致不同运输方式的自发发展,对综合交通系统顶层引导作用不足。本文在探讨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交通规划方法的一般流程和生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胜跃 《综合运输》2011,(11):41-45
本文从分析京津冀城镇群经济社会与交通发展的基本特征入手,着重研究了综合交通与城镇发展、产业布局的联系,剖析区域交通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把握区域综合交通的发展趋势,最后给出具体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和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客流预测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客流预测的目标、要点、年限和内容,建立了包含出行生成预测、出行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预测和交通分配预测的四阶段法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四种方案进行了客流预测,得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规划方法设计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广东省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研究为背景,总结了传统"理性规划"方法在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适应性,基于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内涵的要求,提出了规划预测模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模型的应用范畴、功能设计和技术要点展望了广东省综合交通预测模型的开发愿景。  相似文献   

8.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具有很大影响,由于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因素比较复杂,如何采集数据、并进行量化评价,是城市规划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以交通中区为分析单位,利用兴趣点(POI)数据、路径规划数据,基于因子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城市建成环境的量化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一般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交通设施分布等三个公共因子描述建成环境,。研究表明:公共因子得分能够有效反映不同区域建成环境的差异;城市建成环境综合因子得分较大程度上受到各类基础设施的空间密度影响;通过分析因子得分结果与人口普查数据对比分析,识别出了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的区域。研究结果为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建成环境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以及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了快速路平曲线半径与交通特征参数对车速和交通排放的影响。根据合肥市四条典型快速路平曲线路段实测数据,建立了断面车速预测模型,并选择COPERT Ⅳ排放模型对合肥市轻型机动车排放因子进行测算。基于模型模拟数据,分析了行驶速度与平曲线半径对排放因子的影响,拟合了污染物CO排放因子与速度的函数关系。最后基于断面车速预测模型,建立了合肥市平曲线路段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模型,并进行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动态交通状态预测的准确性,对基于交通大数据的动态交通状态预测及全局路径规划进行研究。以交通大数据为基础,获取指定路段的属性信息与采集信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得到该路段的试验数据。在具体的预测和分析阶段,构建基于交通大数据的预测模型,实现对动态交通状态的可靠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时间特征值对交通流量的影响较大,某一时间段的交通状态数据可为全局路径规划提供数据源,有利于相关人员作出科学决策,可更好地满足当前智慧交通管理新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