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地铁车站站台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地铁车站站台规模的优化问题。根据世界地铁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影响规 模的各种因素值的最优范围,并提出合理规模的确定方法,供实际设计地铁车站使 用。   相似文献   

2.
朝鲜平壤地铁是在中国给予大力帮助下,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平壤地铁是世界上埋置深度最大的地下铁道。该条地铁的全部线路和车站,均设置在地面以下60米,个别地段甚至接近100米。据说,这样的设计与朝鲜多年的备战有关。据有关人士透露,一旦战争爆发,平壤可以在3个小时内将整座城市的人员都疏散到地铁里。地铁是最好的人防工事,可以达到防原子武器的级别。然而,最特殊的是平壤地铁车站的命名。该线共17座车站的站名与  相似文献   

3.
1863年英国伦敦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现在世界上有地铁的城市已有120多个,地铁线路长度达5200km.每天有5万辆左右的客车穿行往返于3000余个地铁车站间,运送旅客近60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4.
为使地铁车站在运营开通后能够较好地完成运输乘客的工作,发挥地铁大运量的优势,车站必须预先做好客运组织的研究工作,指导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所谓地铁车站客运组织,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以及车站周边环境的分析,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下车、出站的疏导、指引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太民 《北方交通》2012,(3):122-124
地铁车站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与线路、行车、信号、通风空调等专业紧密相关,各个专业之间的优化组合对于降低地铁车站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地铁车站的平面布局设计,合理的车站布局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地铁的工程建设费用。  相似文献   

6.
正莫斯科地铁堪称是世界上最古老、效率最高的地铁之一。它于1932年开始兴建,由10余条主干线组成,运营里程325.5公里,是世界第6大、年客流量为全球第四繁忙的地铁系统。在莫斯科地铁的近200个车站中有44个列入俄罗斯国家文化遗产,成为俄罗斯人的骄傲。特别令人注目的是  相似文献   

7.
为使地铁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应重视地铁车站的规范性建设,特别是地铁车站建筑的防火设计。文章对地铁车站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进行分析,旨在保护地铁站的安全性,营造一个安全规范的地铁乘坐环境,从而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一五"的高速发展,上海地铁5年间新建成投运的线路6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306公里,新增车站201座,目前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已达到11条、路网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25公里,建成车站282座,运营规模位居世界各大城市的前列,网络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9.
对车站换乘走行时间的估计是分析成网条件下地铁线路间列车合理衔接,减少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的前提.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对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规律的抽样调查方法,同时采用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对地铁车站换乘走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以重庆地铁两路口换乘站为例,对所提出方法的实际可行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交通技术》2012,9(4):90-90
吉林省长春地铁1号线控制性工程——解放大路车站于日前全面开工,这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正在建设的最大规模的地铁暗挖换乘车站。长春地铁1号线是吉林省第1条地铁,全长约37km,分2期建设,1期工程设16座地下车站,总投资约107亿元,计划于2015年建成通车。解放大路地铁车站深入地下31m,分为上下2层,总建筑面积3.29万多m2,全部采用地下暗挖施工新技术,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正在建设的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为有效解决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问题,繁忙路口地铁车站自然首选暗挖法施工。暗挖中洞法是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针对首次应用暗挖中洞法施工的磁器口车站,着重介绍了三拱两柱地铁车站暗挖中洞法的施工原理、施工步序、施工方法及钢管柱施工要领。  相似文献   

12.
刘松涛 《北方交通》2012,(6):198-200
地铁车站空间狭小、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数目庞大。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地铁车站机电设备综合接地系统在满足强电、弱电专业及其他非电气金属管道全部接地的同时,降低地铁车站内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设备的对地电压,防止过电压、静电以及电磁感应的影响。针对地铁车站设备接地要求,对地铁车站接地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建筑交通中的地铁车站建筑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对地铁车站的空间构成、形式和环境特点进行概述,并简要分析了当代地铁车站建筑空间设计产生的几个特性需求,指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和百姓意愿的地铁车站建筑的空间设计方法,最后阐述了地铁交通建筑的空间设计创作值得探索和深化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地铁车站设计中,客流是众多车站部位规模和能力核算的重要参数。本文从地铁运营管理和功能疏散的角度,深化研究,提出超高峰客流量、最高聚集人数、紧急疏散人数三个参数指标.为地铁车站设计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建地铁车站采用暗挖法零距离下穿既有短桩地铁车站施工时,由于既有短桩地铁车站预留桩长不足,其设计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以南京地铁5号线上海路站为例,采用MIDA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零距离下穿既有短桩地铁车站的关键技术,即采用多台阶分部开挖和车站结构逆做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多台阶开挖和支撑解决既有车站短桩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对预留短桩采用墙包柱的处理方案,确保下穿既有车站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地铁运营中常常面临着高峰期大客流压力。为了保证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效率和站内乘客安全,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地铁车站客流动态监测与管控决策系统。客流监测部分考虑地铁车站客流的流线特点,在重要客流流线衔接点采取红外感应、视频识别和RFID等客流监测技术,并结合闸机客流数据,实现了动态监测车站客流的流向、流量和流速。管控决策部分基于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三级控制原理,建立了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车站客流动态管控决策模型。此外,设计并实现了信息发布功能模块,实现对客流的实时信息诱导。系统应用将实现地铁车站客流监测智能化、管控决策科学化、信息发布人性化,能够有效提高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效率和运营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地铁车站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地铁一号线和环线各车站夏季依靠机械通风排热降温的方式已不能满足车站环境控制的要求.尤其是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客流密度与列车密度的增加使夏季站内发热量加大,不采用空调降温,已不能达到地铁车站内基本的舒适要求.  相似文献   

18.
自1863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后,全世界已有100多座城市开通了300多条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6000公里。富有特色的地铁及壮丽雄伟的车站建筑,使各国引为自豪。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新建地铁区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主要分析了新建区间施工对既有地铁车站变形的影响,对既有车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及道床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新建区间施工安全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站作为城市地面交通和地下交通的枢纽和客流集散点,人流密集、功能性突出,其结构安全稳定性是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以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安全性、地域性和复杂性为出发点,多层次、多角度的解析地铁结构设计的特点,并提出地铁车站结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