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路》2015,(12)
通过沥青胶浆和钢纤维沥青胶浆温度裂缝形态的对比,研究了钢纤维对沥青胶浆裂缝开展的控制作用,通过不同温度下不同钢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凝土试件经弯曲断裂后裂缝自愈能力的系列试验,研究了温度、钢纤维掺量和自愈期长度对沥青混凝土自愈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纤维可改善温度裂缝的开展形态,由少缝开裂变为多缝开裂;温度对沥青混凝土的自愈能力具有决定作用,钢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裂缝的自愈能力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钢纤维对沥青混凝土自愈能力的改善效果来自对抗裂能力的提高;自愈期长度也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自愈能力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呈线性关系。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温度及钢纤维影响的裂缝自愈能力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
王宝春  钟超  安庆会 《公路》2012,(10):72-77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过去修建于各地城镇和各级公路上的桥梁,因钢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因素、钢筋混凝土结构自身存在的微裂缝因素及桥梁所处的外界环境因素、养护因素等,已出现混凝土开裂、破损、脱落等病害,严重影响了桥梁结构的结构安全,急需维修、加固。结合上海至西安国家高速公路江都至六合段旧桥裂缝维修与加固的施工设计,阐述了旧桥裂缝维修加固主要采取的混凝土结构灌缝、封缝处理,混凝土修补,粘贴碳纤维等几种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广西桂柳高速公路五里大桥的加固实践,总结出横向联系较弱和拱肋箱壁薄是混凝土箱肋式拱桥上部结构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在拱上立柱间增设横向钢斜撑,加强拱肋和拱上建筑的横向联系,提高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同时,采用粘贴钢板法来提高拱肋和拱上建筑等混凝土构件的抗弯或抗剪承载力。空间有限元分析和理论计算表明,加固后关键截面的弯矩值降幅在10%以上;粘贴钢板对构件承栽力有大幅提高。从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结果来看,加固后结构在竖向刚度、横向分布、基频和冲击系数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表明本加固方法能大幅提高箱肋式拱桥的受力性能和横向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缝胶是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的常见材料.我国尚无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的性能评价方法,只能采用沥青三大指标来评价灌缝胶性能,而国外已有完整的灌缝胶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对国内外灌缝胶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钢管混凝土拱桥核心受力部位主拱肋病害(钢管中混凝土发生空洞,脱粘等)的评估及加固方法,以某既有钢管混凝土拱桥(上承式有推力无铰拱桥,净跨160 m)为背景,通过敲击法和超声法相结合对钢管拱混凝土密实度进行检测,通过动、静载试验对桥梁整体结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基于实测结构受力行为,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主拱肋钢管混凝土不同状态下的应力进行分析,以此为参照,对主拱肋病害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主拱肋的主要病害为钢管混凝土的脱粘而产生的混凝土局部受力截面削弱,主拱肋跨中截面应力校验系数的异常偏大仅为结构局部病害.基于评估结果提出以压浆的方式进行拱肋加固,加固后的结构整体受力能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10)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修补材料水泥-乳化沥青-环氧乳液复合胶浆(CAE)的收缩性能、抗渗性能和抗化学侵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FTIR(红外光谱)和SEM对CAE复合胶浆的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水泥砂浆,CAE干缩率明显降低,抗渗性由普通1.3 MPa发生渗透提高到1.5 MPa,并且CAE抗酸侵蚀质量损失率较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降低了34%,乳化沥青和环氧乳液固化后形成相互交织的互穿网络,很好地改善了CAE复合胶浆材料的孔隙结构,提高了CAE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粘贴纤维布加固RC梁的受弯裂缝计算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目前关于粘贴纤维布(FRP)限制钢筋混凝土(RC)梁裂缝开裂的作用缺乏理论探讨和定量分析的问题,根据混凝土裂缝开裂机理建立了粘贴纤维布加固梁的裂缝开裂全过程表达式,在5片粘贴纤维布加固的RC简支T型梁试验中定量研究了不同受力阶段下的裂缝宽度和裂缝间距,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都考虑了初始荷载对裂缝开裂的影响。分析表明:纤维布粘结应力是裂缝间距和宽度减小的主要原因,粘贴纤维布加固后梁的裂缝开裂分为两个阶段。最后,提出了粘贴纤维布加固RC梁的受弯裂缝宽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预制板造价低、施工简便,在住宅等民用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作为楼盖或屋盖的承重构件。板缝间大多没有配置钢筋,只灌以混凝土,把分散布置的单向板联为一体。而这种结构体系通常会造成预制板间混凝土灌缝的开裂,不仅影响楼面结构的整体性,还会造成渗漏等问题。开裂的形式有三种:端头横肋竖向开裂;支座处沿预应力主筋方向纵向开裂;支座部分内外八字形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多项工程的实践和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导致开裂情况的出现,并提出防治开裂问题的浅见。一、结构设计不合理1.在施工中常会遇到这样情况的,就是预制…  相似文献   

9.
以高寒干旱的北方某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涵裂缝修补工程为依托,探讨了桥涵的裂缝修补及裂缝化学灌浆修补的关键技术。通过聚氨酯预聚体和环氧丙烯酸酯反应,制备了一种性能良好且可在低温(-15℃)下固化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灌浆材料,用于高寒环境下混凝土裂缝修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Ⅰ型裂缝的断裂判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桥面铺装的裂缝特点及断裂力学理论,引入应力强度因子K和J积分对环氧沥青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试验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和初始缝高比对其断裂特性的影响。根据不同断裂特性,计算得到了环氧沥青混凝土断裂韧性KIC和J积分临界值JIC;并研究了初始缝高比对断裂参数的影响,建立了环氧沥青混凝土K-J双参数联合断裂判据。结果表明:环氧沥青混凝土在-15℃~5℃时发生脆性断裂;在5℃~25℃时发生弹塑性断裂;所建立的断裂判据可为桥面铺装的抗裂设计提供依据,并为铺装结构的裂缝修补时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发现该混凝土桥面铺装存在混凝土桥面开裂与破损、薄层环氧罩面剥落等病害。全面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中修设计方案,采用加铺极薄罩面、抛丸、环氧修补砂浆、清灌缝等处治方法,修补原桥面铺装病害。以期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特大型桥梁钢桥面环氧沥青铺装病害问题越来越困扰着大桥管养单位,出现的病害主要有裂缝、鼓包、坑槽等。以闵浦大桥为例,介绍了大桥经过近5年的运营后,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局部暴露出的表面裂缝、网裂、施工缝开裂等缺陷。针对传统的压浆手段维修效果不好、返修率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开槽、抛丸、粘结层涂设、双层环氧碎石维修的方案。该施工工艺在闵浦大桥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以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对象,利用桥梁专用有限元程序Midas Civil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分自重、自重+活载两种工况,计算对比了三种不同拱肋截面参数下结构的静力性能、动力性能和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横哑铃型拱肋(缀板填混凝土)结构与横哑铃型拱肋(缀板不填混凝土)结构在吊杆受力方面区别较小,相同工况下的横哑铃型拱肋(缀板不填混凝土)所受轴力以及正挠度均小于前者;四肢桁架拱的位移与前两者相差较大,其负挠度过大;在动力方面,横哑铃型拱肋(缀板填混凝土)与横哑铃型拱肋(缀板不填混凝土)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相似,后者基频更高;四肢桁架拱的刚度较低,其自振频率下降较大;在稳定性方面,横哑铃型拱肋(缀板填混凝土)的特征值略高于横哑铃型拱肋(缀板不填混凝土),四肢桁架拱的特征值过小。  相似文献   

14.
水性环氧树脂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荣辉  陈楚洲 《公路》2006,(1):183-185
介绍了水性环氧树脂特点及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详细探讨利用水性环氧树脂配制水性环氧树脂砂浆、水泥水环氧灌缝浆、水性环氧水泥混凝土、钢板粘结胶及其在多项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带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抗裂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带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开裂弯矩较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得多,当裂缝出现后结构能更有效地抑制裂缝发展;带肋肋板区混凝土在钢板与箍筋的共同约束下可比拟为共同受力体,极限拉应变较钢筋混凝土高。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病害形式之一,不仅会成为路表雨水进入基层的通道,使基层直接受到冲刷、浸泡,影响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还会对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造成危害.路面灌缝胶作为修补裂缝的主要材料,已被各地道路养护部门大量使用;但由于中国路面灌缝胶的标准规范较少,现有的标准规范不能准确评价灌缝胶的路用性能,造成市场上的灌缝胶路用性能参差不齐.冬季,在路面车辆荷载作用下,很多灌缝胶与裂缝壁界面处开裂,失去防水的效果.低温拉伸试验的结果是对灌缝胶材料分类的依据,是灌缝胶材料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展开灌缝胶材料的低温拉伸性能研究,对于保证灌缝胶在冬季的路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陈牧 《公路》2000,(6):11-12
双曲拱桥病害较多,可采用环氧砂浆粘贴钢筋的方法对拱肋进行加固,以延长其使用年限,可获得较好效果。本文就此问题简介环氧砂浆的组成、钢筋布置、施工工艺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布裂缝模型计算钢筋混凝土衬砌及素混凝土衬砌的裂缝开展过程,得到了在不同弹性抗力及松散土压、塑性地压、偏压三种受力模式下的裂缝开展过程及荷载(所有荷载施加范围为90°,下同)。松散土压下,拱顶首先开裂,最终破坏时衬砌裂缝主要分布于拱顶内侧及拱腰外侧;塑性地压下拱脚首先开裂,最终破坏时裂缝主要分布于拱脚外侧及边墙内侧;偏压作用下拱腰首先开裂,最终破坏时裂缝主要分布于拱腰内侧及拱顶外侧;各受力模式下,第一条裂缝产生时的荷载约为极限的荷载的6%~15%,第二条裂缝的开裂荷载约为极限荷载的15%~30%。并且随着弹性抗力的增加,衬砌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9.
裂缝的全局动态识别对揭示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十分重要。为解决传统单点位移及应变测试手段难以实现全局裂缝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对混凝土结构裂缝开展全局识别与重构的方法。通过设置裂缝识别阈值,在DIC位移场中按水平方向逐行逐点识别表征开裂位置的位移突变点,随后对开裂位置两侧位移向量作差得到裂缝水平缝宽,再通过局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裂缝开展走向,根据水平缝宽与裂缝走向关系得到开裂处实际宽度。对位移场内所有目标点执行上述操作即可实现对裂缝形态的全局识别与动态重构。针对图像噪声问题,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位移场降噪的必要性;采用均方根误差、信噪比与平滑度指标量化分析了不同降噪方法的去噪效果。针对实际工程中最优裂缝识别阈值的选取问题,引入信息熵与相关系数,基于缝宽分布熵值曲线与识别损失相关系数曲线提出了最优阈值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混凝土梁加载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混凝土结构裂缝开展过程的自动测量与可视化展示,与裂缝观测仪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缝宽测量误差在0.01 mm以内,满足工程要求。该研究为...  相似文献   

20.
黄小洛 《公路》1989,(4):16-22
十、用化学补强方法加固桥梁用高分子化学材料(环氧树脂类、甲凝材料等)灌浆修补裂缝,或以环氧树脂粘贴补强层(玻璃布、钢板、钢筋)加固桥梁承重构件是一种国内外常用且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桥梁加固方法。兹分述如下: (一)用高分子化学材料修补裂缝与水泥灌浆相比,由于环氧树脂浆液硬化后的强度较高,通过压力进入裂缝周围受损或疏松的混凝土内,使其恢复整体性,达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