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缓解医院停车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依托智能停车系统归类分析停车区块泊位,按需求分区处理医院停车场,建立基于个体需求特性的泊位分配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考虑分区停车管理难度、停车管理成本和系统中个体逗留时间,引入停车管理指数判别停车泊位优化方案的可行价值;下层模型以泊位时变状态为基础,基于同类需求个体的停车紧迫程度和时空需求相似,引入停车方式、停车缴费方式、停车位数量、是否与周边共享的停车场外部特征变量对SEM-Logit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改进,实现各类需求下个体效用最大化的停车泊位配置.设计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算例模型,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运用Matlab软件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医院全天停车需求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削弱早晚高峰峰值,进入医院车辆数分别下降9.8%和10.3%,全天最大排队长度减少38.5%.案例分区密集程度指标为2时,泊位分配模型实现停车场使用效率最佳(0.66),社会效益最优(0.96).考虑个体停车需求的泊位分配方式,按需求条理化的停车需求管理显著改善车辆停放秩序,提高医院停车利用效率,为有效缓解医院停车问题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美国是一个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此话不假。2005年,我在美国访学的半年时间里,在纽约、华盛顿市、费城、大西洋城以及几所大学等,第一感受就是无论在商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街道、教堂、住宅区、棒球场、篮球馆、海边、游泳池,几乎所有公共场所都会修建和划留大片的柏油路面停车位。你会感到外面的车比人多,街上跑的,路边停的都是一片一片,一排一排世界各国生产的各式各样汽车,公路上很少看到人在步行。比如美国的乔治亚州,注册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当地的人口数量。2005-07—29,遭受“卡物尼娜”飓风袭击的新奥尔良,除了人们逃生带走的汽车外,光停在新奥尔良灾区被洪水浸坏的汽车就达35万辆之多(该地还有部分不富的黑人家庭不拥有私家车)。汽车成为美国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美国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汽车,离开汽车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3.
辅助停车入位系统的出现使停车变得越来越轻松,它的发展也是由简单的辅助到综合的全自动泊车,可以帮助你在拥挤的停车场轻松入位记得十几年前奔驰W140底盘的S级轿车在倒车时会从两侧后翼子板尾部伸出金属标志杆,靠这标志杆可给驾驶员的泊车帮了大忙,而且这在当时也是十分稀罕的玩意儿,也正是它唤起了人们对泊车辅助系统的渴望;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标志杆风光没几年就让位给了倒车雷达,没想到倒车雷达以迅猛之势渗透到了各个品牌轿车,这下手潮的驾驶者  相似文献   

4.
为摆脱基于地理位置划分和建筑物分类标准来确定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的局限,切实改善建筑物停车配建容易出现的不适应状态,增强停车配建的内稳性,采用本体论的理念,从停车配建的内在特征入手,对泊位功能进行划分,并结合区位条件属性的分析来修正已有停车配建标准,建立基于泊位功能划分和区位条件的停车配建方法,最后用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泊位功能划分和区位条件的停车配建方法更能反映建筑物的具体环境条件,符合区域规划战略的实际要求,适应交通环境的较大变化范围,可获得比较有效的配建指标,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上涨,"停车难"成为城市通病,停车位供需关系紧张,公共停车场的投资建设已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确定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规模,通过研究分析影响公共停车场停车需求的因素,建立一个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通过实地调查,对模型进行修正,为公共停车场投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晓才 《驾驶园》2007,(6):107
在欧洲看老外停车,感触颇多. 去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法国的里昂,德国的慕尼黑,大都是走马观花.总的印象是城市老,建筑物不高,但很整洁、漂亮.街道马路比较狭窄,市中心多数是单行道,很窄的路面一侧甚至两侧专用于停车.中间的行车道仅能通过一辆车.一次在戛纳,一个女孩在路边停车,车身出来一点点,后面的车子就无法通过了.  相似文献   

7.
停车诱导信息板泊位状况显示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停车诱导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停车诱导信息板在路网中所处位置、道路交通状况和停车泊位的变化趋势等影响因素,以进入诱导区域内所有停放车辆到达停车场的车公里数(vehicle kilometers of travel,VKT)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停车诱导信息板泊位状况显示优化模型。该模型可以确定某一显示时间间隔内,诱导区域内所有停车诱导信息板泊位状况显示结果的最优组合。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且随着停车诱导率的增加,VKT随之下降,诱导效果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路内外停车设施合理分布,减小停车成本,满足城市停车需求,保证城市动、静态交通的整体效率,从路内外停车设施的关系出发,比较路内外停车设施的车辆停放特性及泊车者的停车行为特性,得出路内停车行为发生的特点;并且通过分析路内停车设施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建立了离散和连续的延误评价分析模型。假设停车需求与路外停车场已知,在综合考虑路内停车设施对动态交通的影响、绕行距离、步行距离及泊位供应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层次、多目标优化模型。用遗传算法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与路外停车场协调设置路内停车带,不仅能满足停车需求,而且能使平均绕行距离和平均步行距离分别减少80%和65.5%。  相似文献   

9.
基于MapObjects的组件式GIS停车信息系统的建立,为解决由乱停车带来的道路混乱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结合GIS的特点,设计了路网数据的数据存储结构表,实现了实时查询停车场信息以及通过最优停车场查找的方法获得最优停车场及其相关信息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在大城市中心城区提倡实施停车共享策略的背景下,着重考虑多种停车共享措施组合实施因素,在区域层面提出停车泊位需求分析方法。构建停车规划平衡区,依据地块间的步行距离和动态停车需求互补性,将区内各地块间的共享拓扑关系抽象为两地块共享结构和链式结构、环式结构、混合结构等多地块共享结构。针对各类结构的特点提出共享条件下总泊位需求的分析流程,并重点面向链式结构和环式结构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兼顾泊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均衡性。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南京市中心城区典型区域内,发现考虑多种停车共享措施组合实施的泊位总需求比不实施停车共享措施时减少20%~25%。该方法适用于估算各地块在实施停车共享措施条件下的静态泊位需求,为已建成区域拟定共享措施和调整停车配建标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汽车与配件》2008,(22):51
驻车辅助系统由镶嵌在保险杠的超声波传感器组成.每一个传感器的直径约为15mm,并可根据车辆颜色进行喷漆,不会影响车辆的整体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13.
停车泊位预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停车泊位预定是停车诱导系统的一项特色功能,系统除了提供停车场位置及使用状况、停车路线引导等功能,还需要提供停车场内的泊位引导、停车泊位预定等方便用户的功能。文章就停车泊位预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国外在停车预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停车预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研究了停车泊位预定的类型,论述了两种预定类型的特点,分析了停车预定模型及其求解算法;最后,对停车预定的实现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手机的停车预定技术的实现框架和方案。  相似文献   

14.
停车设施规划方案的多指标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分析城市停车设施评价指标出发,深入研究各评价指标的内容及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决策矩阵的标准化以及综合的多指标决策评价方法,不仅可用于评价城市现状停车设施总体状况,而且为决策人员进行规划年停车方案的比选提供良好的辅助工具,算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停车场的规划与评价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夏浩峰  宛岩 《时代汽车》2021,(7):194-196
本文通过介绍宁波市鄞州区的停车现状,分析了其停车发展的"瓶颈"和原因,结合智慧停车管理模式和"万达片区"智慧停车试点项目,提出了该区域实施智慧停车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某车型样车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并计算在低温环境下,该样车驻车加热时的电平衡情况。详细分析低温环境下蓄电池的工作特性,并对发动机、起动机在低温环境下的工作状态进行研究,对电平衡进行了理论的分析计算,以及对计算结果进行模拟试验验证,给出了蓄电池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汽车保有量大幅提升,加剧了我国各大中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停 车难问题有其历史原因,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淡化将停车场作为公共配套设施的旧观念,而将其转变为按需购置 的私人财产,作为一个全新产业发展。而这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社会投资,依靠完整的配套政策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18.
19.
一种新型的半挂车驻车制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的半挂车驻车制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驻车制动系统的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了该制动原理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停车设施与传统平面停车设施相比,能够高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是未来城市停车发展的方向。文中旨在通过对立体停车设施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推广立体停车设施的建设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对立体停车设施的发展必然性、分类和特点进行梳理,提出城市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发展中的对策和建设形式,以及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